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27

第827章 远洋部署

君臣四人谈妥了对策,随后便是散去,出了金律园,陆争就问沈云卿:

“海郡王,工部产力调整后,各型枪支月产几何?”

“旧式活门步枪月产四千支,改进型活门步枪月产一千支,栓动步枪月产五百支,快利枪(半自动步枪)月产五百支,转轮手枪月产两百只,子铳月产一千支,合计七千两百支。”

女帝其实对枪的技术和型号没什么太多概念,她要的只是产量和威力。陆争、马文修听后都稍显轻松,马文修说:

“一年就是八万六千余支,照眼下情势来看,拖也能拖上一年两年,届时乌兹曼倾巢出动也不足为虑。”

“但是我朝疆域辽阔,怕是时间上来不及。不过只要顶住第一波进攻,接下来会有利的多。而且我军能在海上取得压倒性胜利,由此带来的收益远比陆地上多得多。

一旦乌兹曼海上失利,我朝陆地上缓过气来,乌兹曼在陆地也难得逞。”

为尽快扩充国防力量,沈云卿和林毅贤、张祥商量之后决定腾挪一些工业产能用于生产枪械,同时恢复旧式盛元二〇二七型活门步枪的生产。

新款改进型活门步枪和旧款活门步枪除了材料上有些进步之外,主要的差别在枪管和活门结构。

旧款活门步枪用的是合缝加工钢管,活门装填纸壳弹药,所以加工工时短。

而新款活门步枪使用钻孔膛线钢管,活门装填金属弹壳弹药,枪管的加工工时长得多。

而旧款活门步枪在技术上就已经比乌兹曼的大火火枪领先很多,因此已经够用,改进升级型的活门步枪技术上绝对领先,但是生产工时较长。

有鉴于此,为了尽快扩充武装力量,恢复工时短,但已经够用的盛元二〇二七型活门步枪无疑是最佳方案。

虽然旧款活门步枪仍然使用合缝钢管,但是合缝钢管的工艺,和内孔加工已经比九年前得到极大改进,尤其是高速钢出现后,拉光孔的工时明显缩短,滑膛管的生产效率迅速增加。

恢复旧款活门步枪生产的同时,改进型活门步枪继续生产,新一代的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手枪、霰弹枪也同时少量生产和装备试用。

装备后还需要观察新一代武器的使用效果,然后才能大批量生产,以免大批量生产后发现各种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外造枪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子弹。恢复旧款活门步枪生产重要的考量之一就是弹药供应为题。

旧款活门步枪用的是纸壳弹药,生产配套十分容易,而且现在弹药的储量很大。而弹壳生产线的制造配套需要时间,一时半会儿产能提不上来。

大量制造定装步枪结果只会是有枪无弹,届时真打起来,那就真成了烧火棍子。

离开金律园,沈云卿即刻出宫去见张翀。结果人不在,问过管家后才知道和老婆孩子去逛街了。

随后又回头去金戋寺总号,召集主要部门负责人,就开设期货一事进行内部指示传达。

“期货”问题其实农业社会已经出现这一现象,如订货价格和最终的交货价格不一样,最终引发购买者和出售者之间的经济纠纷,容易发生扯皮。

为避免这种情况,销售者往往会把未来的风险因素考虑在内,要求购买者先贴水,或者支付订金,等到交割的时候根据当时的价格支付尾款。

但是这种交易模式受到农业体系波动影响,价格浮动很大,往往交割时购买者未必会认账。

所以这种民间的交割行为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农耕体系的脆弱性都来自自然灾害。

这些年随着朝廷控制力增强,技术提升,农业产出增加,这种问题正在淡化,但是淡化不等于消失,仍然需要规范起来。

尤其是趁现在光景好,市场都比较麻痹大意,推动期货的正规化,阻力很小。

首开期货暂时只对部分大宗商品开放交易,粮食、豆粕、油料等暂不开放。

因为期货有一个硬标准,就是得是标准化货物,如石油是一桶,铜锭是一吨。

而粮食这种东西在当下很难标准化,首先水分就不好控制,其次是由于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并不能保证交易的都是应季粮,也许是库存粮。

如交易库存粮,质量不能保证,还得专门开设陈粮期货,而运输成本高企利润低下,也会让粮食期货成为鸡肋,没什么意义。

油料、豆粕也是,存在运输、存储等一系列问题。

在有就是岐帝国的度量衡不是世界标准能通用度量衡,没有公制度量衡,交易会很麻烦。

而丝绸、布匹、皮革、陶瓷、茶叶、药品、香料这些东西都是高附加值和可以标准化的产品,尤其是丝绸,岐帝国有绝对的标准化话语权,也是对外出口的主要项目。

广州开设期货的初衷,面对的客户并不是国内,而是国外,所以期货的品种得要定位准确。

人家不可能开着几百吨的破船,到你这儿来就为了弄回去海上发霉变质的稻谷,人家要的是赚钱。

期货这一问题,沈云卿这些年讲课已经提过多次,也总结和整理了一些理论和当前的社会现象,也多次提过要开设期货,但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这次启动程序,无疑是迈出了实质化的一步。

下午稍晚,张翀回府后得到消息,遂即来到金戋寺总号去见沈云卿。

“郡王找属下有事?”

“嗯,乌兹曼使团你应该听说了吧。”

“知道,就住在万国公馆,最近听说还上街招摇过市。”

“此番叫你过来,是有一事交给你去办。”

“请郡王吩咐。”

“你此番可能要提前出海。”

“任凭郡王差遣,属下无怨无悔。”

“我已让兵部去将两艘七千石新船调回登州,加装火炮补满水手,但是仍然缺乏有经验的水手。你要从你的船队之中抽调一些水手,尤其是船长和船副,尽快熟悉七千石船。”

“郡王要用大船出海?”

“不错,这两艘七千石船数月前就已完成海试,原本是计划暂时用于莱州之辽东半岛海上航运。

现在计划有变,调这两艘船出使乌兹曼,你作为此番出使舰队总督,我会一起跟随出海,前往乌兹曼。”

听到这里,张翀有些吃惊,他说:

“郡王,海外风大浪急瘟疫横行,此去乌兹曼并无海图,尚不知此去多久,若是有个万一,朝廷可少不了郡王。”

“这无需你担心,朝中我自有安排。至于前往乌兹曼的海路,我心中其实有数。

此番出使,你的船队要一起随行,此外还会有一些其他民间商船组队前往,兵部会调三十艘战舰护航。

此番出海出使是其一,其二是扬我国威军威,震慑周邦宵小之徒,顺道剿灭南海海盗,出访各国宣扬我朝王化。

因此此行出海并不简单,你要做好长期出海准备。”

“可如此一来,我朝在南海地区将无整建制武装船队巡防与驻点,会影响朝廷在南海贸易与海上安全。”

“我会让人吕暮然从北方船队分出一半船只,再从海军中抽调十数艘战船临时接替你的工作。

你也从船队中挑一些熟稔南海事务的水手、船副作为想向导,协助吕暮然南下巡防,之后会尽快从新造船只中补充吕暮然。”

“此去乌兹曼路途遥远,耗费将十分惊人,沿途不做些生意,怕是要支出大量钱粮,郡王此行应当带足了钱货才是。”

“这你放心,此行虽然是出使扬威,但也不能吃亏,货物肯定是要带的。”

郑和下西洋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海上贸易局面,但整体明帝国是吃了经济大亏的。

因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去政治活动,经济活动虽然也有,但不足以弥补维持和建造庞大舰队的开销。

而且每次出海归来,都要大封大赏,又是一笔支出,结果就是郑和下西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政治活动。

此番下西洋,虽然仍以政治活动为主,但也得吸取郑和下西洋的教训。

沿途要广结善缘多做生意,同时还要剿灭南海海盗,顺访沿途各国,竖立岐帝国的形象,传播岐王朝的文化,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前面遏制乌兹曼的扩张。

而且此去少说两百多条船,无论吨位还是火炮数量,都比乌兹曼阿拉伯海海军多得多,质量更无法比拟,其若不识像,直接炮轰洗劫红海波斯湾,让他的贸易见鬼去。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搞舰炮外交,我亦可。

之后几日继续冷处理塞耶特,并把消息散了出去,就乌兹曼国恶劣的态度,明里暗里传播给各国驻岐使。

同时增加了万国公馆的禁军数量,从一千人,增加到三千人,而且还拉了十门三十六斤重炮,三十门二十四斤炮,停在乌兹曼使团门口,炮口对准了使团,就是戳你眼睛,让塞耶特跳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