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886

第886章 围剿海盗(2)

沈云卿即刻命人发出旗语,要求作战舰船长,与各船海陆师校尉及以上军官前往旗舰开会,同时安排关歆岳、陆云彭二人登岸接见澜珀国国王。

国家不论大小都应以礼相待平等相处,虽然只是一个几万人自封的小岛国,好歹也是一个国家,岐帝国能派人登岛,对他们而言已经是一种天大的恩赐,岐帝国的身段还是很高的,并没有跌份。

相反如果怠慢这些小国,传扬出去并不利于岐帝国的形象。而且澜珀国是一个海上贸易枢纽,来自各国的人很多,一传十十传百,舆论会迅速传到整个南海周边。

因此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对待。

当然,这种平等只是政治态度上的平等,并非远近亲属的平等。

毕竟是我小弟,我自然要多照应一些,其他那些个没什么特别好关系,几十年也不见一次的国家,礼尚往来和和气气就行,没必要特别关照,否则就显得自己跌份了

命令一经发出,战船船长、武官陆续划小船向旗舰靠拢,然后爬绳网登上旗舰。

当下没什么直升机、冲锋舟,船只之间相互跳梆只能靠溜索或者划小船,溜索需要船只靠近跳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召集,因此多数都是划小船前往旗舰开会。

待等召齐了船长、武官已是下午,作战会议一直持续到当晚,岐军将出动两艘主力战舰,二十五艘战舰,三十艘半武装运输舰,南下前往巨亳国剿灭海盗。

五艘战舰、二十艘半武装船继续留守澜珀国,护卫全部商船与官船,等待战舰归队。

除个别翻译之外,全部文职人员、官吏转往其他舰艇,继续在澜珀进行贸易和访问。

翌日,舰队一分为二,沈云卿亲率作战舰队南下巨亳,于三日后夜间停船,实施灯火管制,此时距离疑似海湾以北一百二十里。

“郡王,经纬显示,海湾就在以南一百二十里左右。”

张翀手指地图道,沈云卿用作图圆规量取距离后说:

“通知各船,让人上瞭望塔,用四十倍望远镜于我查看有无火光。”

“是”

理论上一百二十里外用四十倍望远镜,相当于用肉眼在原地看三里地外。考虑到地球弧度和海上水汽散射,要想看清一百二十里外藏在海湾内的灯火,还真不太容易。

待等张翀离去,楚砚杰说道:

“现如今有了海图和经纬还真方便,到了海上还能知道离着陆地和我朝有多远,真是方便。要是没这些,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瞎转悠。”

“这便是学识的力量,要是换做从前,现在一定还在海上到处兜圈找不着北。”

岐军现在已经普遍使用精准海图、经纬定位、六分仪、指南针、望远镜,极个别还有精度更高的经纬仪、机械陀螺仪,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准备,要想在茫茫大海上找到目标和方位,完全都靠星象和经验,那就等于是瞎抓。

“我琢磨着,如果此处海湾有洞府,在内陆附近一定还有出口,做贼不可能只有一个出路,一定会有其他逃生通道。

等明日侦查船返回,确定附近登陆地点,楚将军可率一支人马登陆海滩,向海湾附近集中搜索,以免海盗出逃,日后再兴风作浪。”

“如此一来,需要分散兵力,攻入海湾后,地形并不利于兵力展开,郡王可要小心。”

“此战我自有分寸,不会贸然进兵。”

蛟狐盘踞的这个海湾易守难攻,他们只要躲在里面,外面想要攻进去就只能强推。附近又有暗礁,暂时还不清楚暗礁的分布,不熟悉水道,很容易触礁,因此从海上进攻和登陆攻击溶洞会异常被动。

而且蛟狐和其他海盗不同,有火枪和大炮,一旦战船和兵力涌入狭窄海湾,就可能变成活靶子,即便最终剿灭了蛟狐,岐军也可能付出比蛟狐更多的惨重代价。

因此这场战斗的关键其实在陆上,楚砚杰率领海陆师和禁军登岸,围剿寻找外围进入溶洞的入口。

海盗和盗贼山匪一样,不可能只有一个出入口,一定还有其他进出的通道和秘密逃生通道。

尤其是这海边的溶洞,多数情况下有大量的通道,既通往海中,也通向陆地,这些海盗如果被从海上堵死,一定会从陆地逃生。

此外目前还不清楚蛟狐本人和他们的主力在不在这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后半夜,张翀来报,各船均未发现灯火,如果不是蛟狐巢穴不在此处海湾,就是海湾的入口处的岛屿林子太密,或者有高山,挡住了视野。

翌日天亮后,沈云卿派出一艘三千石战船南下前去侦查,然后继续等待前日派出的两艘侦查船返回。

一直等到下午,东西两侧派出的战船先后返回,却收到意外的消息。

据报,由西向东而来有一支船队正沿着海岸线向东行驶,规模有十艘以上。

由于岐军有望远镜,而海盗没有,岐军能在几十上百里外发现他们的踪迹,而海盗靠肉眼其实根本看不见孤零零一艘的船只,因此岐军发现船队后,却未被对方发现。

“郡王,会不会是蛟狐亲自率船回来了?”

张翀猜测道,沈云卿不否认这个猜测。

“极可能,至少也是海盗里的其他重要人物。”

“既然他们自投罗网,我军何不在前去将其歼灭。”

“那你想过没有,他们船上的装的财宝,可能被击沉。”

余松、尤文新之前击沉的四艘船,有两艘装了劫掠的财宝和货物,尤其是那艘三千石船,是海盗的主力舰船,财宝大都放在了大船上,虽说是被岐军给击沉了,但也可惜了那些财宝。

沈云卿琢磨着,这帮子人从西边而来,如果是海盗,多半是来自马六甲海域,一定是干了一大票满载而归。

之前沈云卿还没怎么留意财宝这个问题,沿途停留多国后,海盗财宝这个问题接踵而来。

南海的这些海盗,和加勒比的西方海盗还不太一样。

西方的海盗劫掠主要的目标是黄金、白银,至于得到的货物,全部都变现。所以西方航海时代打击海盗,发现海盗巢穴之后的现金很大。

而亚洲的海盗不一样,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当地经济有个特点,他们没有系统性的货币政策,这些周边的国家虽然知道黄金白银很贵重,但是大都停留在统治阶层,下层的老百姓都靠交换商品得到自己的需求品。

同时东南亚这些地方连农业化都没实现,基本上不存在支撑货币需要的基础物质体系,所以当地对货币的依赖不是很大。

但黄金白银货币的流通在实际上影响着当地,所以贵金属在东南亚又有流通性。

然而却有个现实中存在的悖论,就是贵金属在亚洲价值的波动很大。

原因其实很简单,贵金属作为货币存在,是需要购买商品的,而中原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大的生产力中心,对外输出商品,因此贵金属的购买力,实际上是购买商品的数量。

当岐帝国输出商品多,那么价格就相对便宜,贵金属就相对值钱。

如果岐帝国因为内乱导致商品输出骤减,贵金属的相对价值就会贬值,因为相同的资金,买到的商品就少了。

因此就带来一个问题,贵金属在岐帝国和乌兹曼两国国内的价值是相对保值的,但是在东南亚地区是相对剧烈波动的,所以这些海盗更倾向于囤积耐储藏的值钱货物,以及钱币和贵金属,而不会把货物全部变现。

所以沈云卿在考虑要以最小损失,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如果只是贵金属,把海盗的船只击沉在近海,还可以想把发打捞,或者标记下沉没地点,等待日后技术成熟派船来打捞。

但如果里面全是值钱的货物,一下给击沉浸水了,那就全泡汤了。

而且发现的这支船队不是海盗的全部船只,也不清楚海湾附近暗礁的情况,击沉了这些船只,可能打草惊蛇,还会有其他漏网之鱼,日后发现海湾老巢被掏,可能就此潜伏起来。

考虑许久,沈云卿与张翀说道:

“派一艘半武装船去把柳市聪的船追回来,舰队向东航行五十里停船,静观其变。”

“是!”

吩咐过张翀,楚砚杰问道:

“郡王是想连锅端。”

“海湾被海岛阻挡,我军尚不知海湾之内有多少船只,因此需要派人侦查,不能贸然动手。此外,我已想到绝妙主意,可将他们赶出来。”

“哦,是何妙计。”

“到时候这样……”

如果这些海岛真是盘踞在海边的巨形溶洞之内,无论是从海上,还是陆地强攻,都会付出巨大伤亡。

但躲在溶洞里并非就万事大吉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保险的安全之地,任何的防御设施和地理环境都有利弊,尤其是随着技术进步,曾经的天险也会变成坦途。

旗舰发出一连串旗语后,各船迅速调整方位向东航行。

与此同时派出一艘半武装船,前去追赶今早派出侦查的柳市聪,将其调回舰队,防止暴露位置。

当晚,船队停在海湾入口北偏东一百三十里处,桅杆上使用四十倍望远镜隐约可见那十一艘沿海航行的船只,抵达海湾后,从海湾的东侧航道进入海湾,随后被海湾入口处的大型岛屿所阻挡,不知去向。

舰队遂即分出十艘战舰,列成一字纵队向南航行,由楚砚杰、李骞率领禁军与海陆师各六百人,前往海滩登陆。

舰队继续守在原地静等消息,三日后先遣队返回一艘半武装船,传回成功登陆消息,舰队遂即调整航向,转向西南,直奔海湾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