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02

第902章 尘封的往事

“走,去伐木的地方看看。”

“是。”

沈云卿遂即前往伐木地点,现场勘察树林情况。

来到砍伐地点时,七八颗黄花梨根部已经被砍了一圈,但就是没砍去多少,而且是五个人围着一颗直径八十厘米左右的“小树”围着砍,愣是也没能砍动多少,可见木材何其坚硬。

整片整片的林子都是原始森林,被这种黄花梨大量覆盖,还有一些小苗和金丝柚木。

“都是好东西啊……”沈云卿难免感慨,他想到的都是钱。

“郡王,这些木材难道都值钱?”

“嗯,只要合理开采砍伐,控制数量,这一颗就能赚好几十贯钱的利润。不过砍树还得种树,明天让人把这些地上树苗都连根给我起出来,然后种在木桶里带回去,当心树根,尽量别弄断,另外多让人放哨,别被猛兽给偷袭。”

“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沈云卿打算把这些地上的树苗给起出来,种在木桶里,弄去腊婆南方的瓦瓯半岛上,那里的气候和这里相近,也许能给移栽成功,一百年两百年后,就能大片长成木材。

当晚休整一夜,翌日开始搬运财宝,由于廊洞宽度有限,宗诺差把财宝搬进去是几十年间一点一点的搬,每次不多,一年搬几次,积少成多倒也没什么问题。现在要一口气全都搬出来,就很费力。

最后商量了一个办法,在战船的船首固定一根绳索,一直拉到瀑布后,一个不到一人高的隐蔽通孔,然后使用滑轮,利用瀑布和战船高低落差产生的斜度,把财宝装在麻袋内给传输出来。

麻袋一次还不能装的太多,麻袋虽然很大,但是贵金属的密度很大,麻袋承受不了太多的重量,组织纤维会断裂,掉水里就得不偿失了。

宝藏运了整整两天,装满了两甲板,除了黄金白银、玉料、宝石、天然水晶、玻璃珠,还发现了一些带帽,完整的大型砗磲壳,苏合香、乳香。

苏合香、乳香其实都是膏状物、胶状物或者块状物,保存周期几乎无限,都是当下较为名贵的香料,但不是食用的辛香料,而是一种熏香,能长期保存,基本上只要保存得当,都是千年不朽,万年不腐的东西。

苏合香原产在印度、伊朗和中东地区,东南亚没有,但是海上贸易商船会带着这些东西,而乳香是东南亚特产,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两者价格虽然没有檀香、沉香、龙涎高,但基本也是以白银交易,所以在商品中的价值利较高。

而檀香、沉香都不易保存,尤其是这两种不是膏质、油质、胶质,容易腐败。龙涎是鲸鱼的肠胃分泌物,其实就是一种结实,数量太少,不容易弄到,所以极少有商船能运输贩卖这种东西。

此外还在玻璃珠和天然水晶中发现了不少毛钻原石,也在有色宝石中发现了尖晶石、有色水晶、石榴石等一些近现代没有一太多价值的晶体。

当下由于认知浅,以及海盗没有太多珠宝经验,他们对宝石的区分能力很差,只要抢到晶体类透明石头,都觉得是高级珠宝,其实不是。

其实区分是不是晶体类宝石,近现代主要的办法就两个,一是物以稀为贵,产量越少,基本上就是高级宝石,产量越多,都是垃圾级的装饰品。

二是看硬度,硬度越高,都是高级宝石,硬度越低,基本上都是垃圾级的石头。

甭看都有透明有颜色,但未必都是好宝石。

起出全部财宝,对溶洞进行了最后一次清理,不要还有什么漏网之鱼。

果然,军卒在溶洞的一个水潭里,捞到一枚得有两寸见方的大金印,而且是国产货,金印上有龙首钮。

“郡王,这不是皇室的用器吗!”尤文新很是吃惊。

“嗯,确实是中原的器形,像是王爷的印玺,反过来看看。”

一般而言,按岐帝国的制度,一级王册封授予金印,国公册封授予羊脂玉印,功劳巨大的异姓王册封用银章,怀王就是银章,郡王只能用紫铜印,沈云卿家里的都是铜章,再往下的用玉章。

这枚金章形制和周晟的那枚很像,不同的是这枚是龙首章,而周晟那枚是整条盘龙章,而且看形制和雕工,还就是岐王朝的东西,居然落到了宗诺差的手上,很可能是抢劫顺带从别人那里弄来的东西。

翻过印章细看,愣是让沈云卿、尤文新都吓一跳:

“宣王!”

“难道是文宣太子的金印!”尤文新猜测道。

“一定是了。”

文宣太子周儒瑾,是第二任女帝的侄子,一早就被立为太子,由于小姨子秀州公主篡权夺位,被废太子位,圈禁在宣州就藩,后不甘被废,起兵造反,但很快被平定。

文宣太子本人在兵变中失败后下落不明,当时就有传言,文宣太子已经逃走失去踪迹,现在来看,应该是逃出了国。

至于是否在海上遭遇了海盗被劫杀,金印被夺走,但也可能是其本人和部署流落到国外,客死他乡,金银被藏在了这个溶洞内,宗诺差没发现。

因为藏金银的小水潭有一个L型的弯道,需要把手臂伸进去掏出来,肉眼是看不见的。

想到这里,沈云卿说:

“明日天亮,方圆半径五里之内派人搜索,查看有无文宣太子等人墓地。”

“郡王的意思是,文宣太子可能客死在此。”

“很有可能。明日十人为一队搜索,一定要注意安全。”

“是。”

这枚金印不太可能是宗诺差得到的,杜须丹颂也不知这枚金银,因此应该是一早就藏在了这里。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应该是文宣太子在此居住过,或者死在了这里。

翌日,迅速撒出人手搜索半径五里之内,于黄昏在小湖东南七里处,发现一处杂草丛生的平地和野生稻子,有大片已经坍塌腐烂的建筑遗迹,遗迹上还有一些人工烧制的瓦片,沈云卿遂即赶到现场。

建筑其实已经完全腐烂,唯一能辨认的是瓦片,中原形制的瓦片,一定是有人烧窑。

东南亚四季有大雨,当地其实根本不会烧窑,烧窑只能是外来的技术。而且瓦片都是中原形制,只可能是中原人在这里定居。

地上的野生水稻,应该是当年为了生存,随船带的稻谷播撒在这里耕种。

这里的平地目测得有一千多亩,也应该是附近林地密度较小的地区,进行了人为的砍伐和开垦,用来种地和耕种。

“郡王,莫非文宣太子真到过此地。”

“现在看来,应是如此。继续让人找找,看看有无坟冢墓地,让人把这些瓦砾挖开,下面或许还有一些东西。”

“是。”

按杜须丹颂的说法,这里是个无人地区,连土著都没有,十分隐秘。海盗都这么认为,文宣太子一行人发现这里后,应该也会这样认为。

沈云卿让人对瓦片覆盖面积最大区域进行挖掘,因为这里最有可能是文宣太子的居所。

由于时隔近三百年,木质建筑其实已经完全腐烂变成泥土,所以瓦砾下都是杂草和泥土,还有一些碳化的腐殖层,几乎没有太多的收获。

而与此同时,在以东两里处,发现了一处已经长满青苔、杂草、藤蔓的中原样式墓群,其中赫然有文宣太子周儒瑾之墓,还有执金吾中郎将钱世理的墓。

现场共计发现四百五十六处单独坟头,还有一些合葬墓,而且清一色都是男子,没有发现一个女人,或者有女人,没有刻在墓碑上。

周儒瑾的墓最大,应该为自己挖了一个不大的陵寝,以彰显身份地位。

墓碑上刻有薨于正佑三十六年,“正佑”这个年号在秀州公主篡位那年就给废止,因此正佑这个年号只用了四年,之后的三十二年应该是周儒瑾为了纪念和便于纪年继续沿用。

周儒瑾兵变是废除太子后的第五年,按时间推算,是正佑九年,当年周儒瑾三十一岁,之后又活了二十七年,五十八岁死亡,逃到此处躲了将近二十五六年。

其他墓碑上最早的死者是正佑十一年,应该是刚落地不久就死了,而且开始的头五年就死了一百七十多人,应该是水土不服感染疾病。

此外他们当年出逃多少带了一些财宝,加之有船,应该能从附近周边买到一些草药,所以勉强能够活下来。

之后为了躲避追杀,一直隐姓埋名在此,由于缺少女人,所以很难繁殖人口,种群迅速老化和灭绝了。

堂堂一个太子,竟然落魄到这种地步,何其之悲哀。可以想见堂堂天朝太子,最后死去的时候是何等的寂寞、孤独和凄凉。

对瓦砾的挖掘也有进一步的发现,瓦砾之下发现了一个用火烧过的夯土坑,显然是用来防湿和存放物品的地下室。

在地下室内发现了一些财务,大量的陶器,陶器被泥封着,保存相当完好,沈云卿让人打开了一个,发现里面是藏书,而且他们在此定居后,搞了一些技术生产,自己能生产纸张,这些藏书是记录他们在这里的一些生活轨迹。

“郡王,这文宣太子流落到此,真是太惨了。”

“一世的荣华,到头来也不过是一捧黄土,一块清净之地而已。”

“那现在怎么办?”

“把这些东西都搬走,让人给墓地清理一下,上两柱香,备一些贡品,祭扫一下,再拍一些照片回去。”

“是。”

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到头来就是坟前那块巴掌大的地方,太子之位何其高高在上,最后还不是落得个流落国外,客死他乡的下场。

很多时候,出海都是迫不得已,出海一定有自己的难处,因为皇权斗争逃难出海的数不胜数,周儒瑾的结果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相较于那些死于权力斗争的皇室成员来说,周儒瑾至少还是善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