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69

第969章 海盗行径

张翀是去年九月二十四日离开的日旦港,要比沈云卿提早两日离开。

沈云卿算过航程,从苏伊士到马达加斯加,按常规航速,单程至少需要两个月,如果沿岸停靠,就要三个月。

所以张翀怎么也得今年三月初才会返航靠港苏伊士,现在提前了近两月,显然不合常理。在补给完全足够,沿途可以补给的情况下,不应该草草返回。

“张翀,南下途中到底发生了何事?”

“来人,把地图取来。”

张翀命人拿来地图,摊开后,可见地图探索的最南端才到坦桑尼亚南部,莫桑比克岛以北,在这里发生了中断。

“属下率领船队抵达此处时,本计划继续沿岸航行,但是不料从南方来了二十五艘船,当时只以为是乌兹曼的商船,因此未必在意。

但之后这些船只却朝着我船而来,并且越来越近,靠近我船后突然推出大炮,向我船开火,我船反应不急,当即被重创两艘。”

“没有任何示警和威胁,靠近后直接就开火,连招呼不打!”

“是的。”

“然后呢?”

据张翀描述,他们在抵达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后,准备沿着海岸线探索航行,这个时候从南面海域驶来一支舰队,期初以为可能是乌兹曼的舰队。

因为乌兹曼的商船沿着东非海岸活动和贸易,最南端一直抵达肯尼亚,张翀误认为这是乌兹曼的商船队,一路上见多了,所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就在张翀率船队继续南下之际,这支舰队却向着张翀迎面驶来。

由于海上的盐雾和盐腐蚀会对铁器、火器造成严重腐蚀,所以长途航行时,火炮其实都缩在船舱内,同时关闭炮窗,防止海浪打入船舱。

双方船只都关闭了炮窗,张翀只看到来船甲板上的火炮,并没有看见下层甲板的火炮,所以误以为是乌兹曼的半武装商船。

而岐军甲板火炮在不使用时,都会披上沥青防水炮衣,所以来船其实也没看见岐军甲板上的火炮,误认为岐军是乌兹曼的商船。

于是在双方都出现严重误判的情况下,未能引起张翀足够的警惕,待等敌方将距离拉近至两里地时,对方突然从下层甲板推出全部火炮,对岐军舰船实施全火力覆盖,第一时间重创一艘三千石船,一艘五千石船。

这个时候双方距离已经拉近至一里多,等到岐军开始还击,岐军火炮已经丧失了先发制人的射程优势,双方都在绝对杀伤距离之内相互开炮。

岐军突然开火一样让敌船措手不及,尤其是张翀旗舰,单侧一侧推出五十门大炮,一轮齐射就干掉他们两艘大船,重创一艘。

待等距离接近至两百米,敌船水手使用火枪射击,双方进入步枪射程。

张翀此行南下是去探索,枪支携带并不多,新款活门步枪五百支,旧款活门步枪一千支,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各一百支,此外还有一些弓和弩,单兵火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射速上有绝对压倒性优势。

同时岐军火炮装备有爆杀弹,近距离击中船体后迅速爆炸,杀了试图靠近登船和接舷的敌舰措手不及,不等到靠近接舷,就被岐军爆杀弹击中,并引爆敌船内的火药。

而敌船只有实心弹、葡萄弹和链球弹,杀伤效果相对有限,在张翀反击之下迅速扭转战局。

这一战岐军出动战船五艘,一艘七千石旗舰,一艘七千石半武装补给舰,一艘五千石战舰,两艘三千石战舰,十艘半武装船。

被击沉一艘五千石战舰,重创一艘三千石战舰,重创两艘半武装船,其他船只各有受损,阵亡和失踪三百九十五人,伤八百三十一人。

击沉敌船十二艘,俘获六艘,带伤逃走七艘,俘敌一千两百二十七人,缴获各种火器两千七百多支。

“郡王且看,这是缴获他们的旗帜,与乌兹曼完全不同。”

张翀展开缴获的敌船军旗,细看后不难发现,是西欧风格的旗帜,但无法辨别是哪国的旗帜。

“知道袭击我军的战船隶属于哪一国。”

“期初并不知情,他们船上也没有乌兹曼语翻译,或是已经被击毙,或是逃走。属下将他们押回日旦港后,就地找了乌兹曼人辨别,最后得知是来自西秦诸国中的洛伦萨,他们把我军误认为了乌兹曼的商船,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大捞一笔,但没想到我军火器威力巨大,被我军反败为胜。”

“也就是说,他们是隶属洛伦萨海军,但是干的却是海盗的勾当。”

“正是。而且据俘人交代,是国王给了他们圣旨,允许他们劫掠乌兹曼的商船。简直岂有此理,天下岂有国王允许自己的军队劫掠良民船只的道理。”张翀义愤填膺,无法想象政府会公然干强盗生意。

“不,此事你不知道。在西秦,国家可以授许军舰与本国船只劫掠敌国商船,在他们国家是合法的。”

“这……”张翀震惊。

西方开启大航海,为了垄断海上利益,国家公开允许自己的军舰、商船掠夺敌国的商船,并以发放“私掠证”的形式,将这种非法行为合法化。

这个洛伦萨国,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位于伊比利半岛,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是当年侵略乌兹曼的主力军之一,停战后陆战虽然是不打了,但是海上封锁很严密,乌兹曼舰队被封锁在地中海出不去。

这次的遭遇,显然是洛伦萨误把活动在东非海岸的船只,都当做了乌兹曼的商船,同时双方为了便于航海和武器保养,都把下层大炮藏了起来,岐军更是把上层大炮披上了炮衣。

洛伦萨舰队没发现这是一支军舰,也没留意到岐军的旗帜与乌兹曼旗帜本质不同,只是单纯的认为东非海岸只可能有乌兹曼舰队,抱着看见了就抢的心态,做了战斗准备。

张翀在交战中被木片击中,撞断了胳膊,但他无疑还是幸运的。

此番交战,在看见岐帝国有两艘七千石大船的情况下,洛伦萨舰队还敢于强攻,就是因为他们有三艘五千五百多石的战船,同时其他船只数量上占有优势,看见岐军的大船后认为带了大量财宝,于是见财起意,萌生打劫灭口的罪恶,利用岐军没有防备的弱点,突然袭击。

“此番前来,可带了活口?”

“带了,是他们的一个船长与军官。”

“是否缴获海图?”

“有,属下一并都带了过来。”

此战缴获大量海图,极大拓展了帝国视野。还发现了他们也装备了早期望远镜、简陋指南针。

“郡王且看,他们的海图绘制术虽然不及我朝,但是已经非常详细,而且还有我朝未知的世外大陆。”

“果然是如此……他们也发现了那里。”

“郡王何意?”

“你记得吕默然三年前在极北之海以东发现的那片大陆吗?”

“记得。”

“我朝发现的那片大陆,是洛伦萨国海图在此处标识大陆的西南端,我朝在东北端,两地直线距离超过两万里地,中间是一片超过我朝目前疆域两倍的无主之地。”

张翀缴获的地图大都是西欧沿海地图和非洲西海岸地图,非洲东海岸地图只到肯尼亚、莫桑比克附近,首次从地图上明确了西欧诸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情况。

此外还有两副地图是北美洲沿海地图,和一份加勒比地区地图,从绘制海岸线的长度来看,北美洲沿海探索集中大西洋平原沿海,纵深不深,只有沿海港口标注,没有内陆的情况其他。

从地图上来看,北美东海岸有二十五个标注点,标注有四个不同符号,由此判断,应该分属于不同势力,已经在北美扎下了殖民地据点。

之后让人取来此番缴获的洛伦萨火枪,据张翀反应,缴获火枪中还有少量的火绳枪,其他大多数是转轮打火枪和燧发枪,燧发枪占多数,零星发现了一些后膛装药的火枪,鉴别后确定是漏斗封帽燧发枪。

火枪整体加工工艺要比乌兹曼更成熟,虽然仍然使用的是合缝管,但是要比乌兹曼的实用,成本更低,适合大量生产和装备。

“去把俘人带来,我要亲自审问。”

“是。”

此番交战,抓获洛伦萨船长一人,大副二副五人,军官十二人,押到达马格的有六个人,路上病死一个,只带来了五人。

张翀在日旦和西日开,就地雇佣了当地精通洛伦萨语的乌兹曼人充当翻译,这次一并带了过来。

由于无法直接沟通,需要先由胡班与乌兹曼翻译沟通,再由乌兹曼翻译询问洛伦萨的船长,中间有个二次翻译转述过程,难免出现描述和翻译上的偏差。

据被俘船长、军官交代,他们确实是把岐军舰队当成了乌兹曼的普通商船,发现岐军船队没有武装,而且船只巨大,认为船上装满了财宝和货物,所以就萌生了抢劫灭口的想法。

他们此番越过好望角北上,是奉国王命令,北上探索前往印度的航线,至于目的,船长自称不知道。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欧洲是打算争夺海上贸易霸权。

乌兹曼目前的主要资源都集中在陆军,海军十年前用来恐吓一下岐帝国还行,但和欧洲比起来差多了。

从俘虏口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乌兹曼由于无法制造大型船只,所以海军战力不如欧洲,与欧洲联军比起来差的就更多了。

由此可以推断,洛伦萨确实有打通海上通往岐帝国贸易通道的打算,甚至会不惜与乌兹曼海上一战。

以乌兹曼的海上力量,多半不是洛伦萨和联盟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