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84

第984章 启程回国

当天下午,赫亚德去见伊萨德,但是没有过多提及谈判内容,只是更多询问了有关“东方神秘大国”的更多信息和内容,随后继续让乌兹曼方面出面调停,然而收效甚微。

翌日,赫亚德让人快马加鞭给国内送信请示。

而与此同时,四月二十二日,沈云卿随同伊萨德离开达马格,前往达马格以东三百多里的泽戈尔河,老伊萨德王陵祭扫拜谒,作为这次出使最后的政治结尾工作。

作为一个庞大帝国,为另一个国家君主家族扫墓,无疑是对其政治上的全面支持。所以只有一切谈判都顺利结束,没有原则性障碍的前提下,沈云卿才会出席祭扫活动。

因此这次祭扫安排在行程最后进行,如果提前进行,无疑是把政治筹码先送给他人,然后再谈问题,这无疑是愚蠢的。

老伊萨德王陵坐落在依山傍水的泽戈尔河西岸,由于中东地区缺水,水在当地的风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当地人身前无法敞开享用清凉的淡水,但死后一定会在下葬后,在墓地上浇上一大桶水,以视对死者的尊重,因此当地都把葬在水源旁视为最高的礼节。

伊萨德一世的陵墓没有想象中的豪华,沿袭了传统的石质风格,地面建筑占地不到一百平米,载满了树木和鲜花,每年的二月到五月,陵寝的地表都长满了鲜花。

和中原王朝一样,陵寝有专门的卫兵负责驻守,虽然伊萨德一世的陪葬不可能有中原王朝那么丰厚,但陵墓中多少也有一些,盗墓贼这个职业不是中国人独有,全世界都很风靡,中东这个地盘上盗贼多如牛毛,干偷盗和盗墓工作的其实不在少数。

祭扫进行了半天,几乎所有能来的部落长老、王室贵族,还有重要官员悉数到场,排场堪称空前,但是要和中原王朝比排场,还是差了两个数量级。

结束祭扫返回达马格已经是四月二十七日,对所有文件最后确认和校对,使团准备启程回国。

伊萨德派遣教长巴塞尔·阿里木,政务次官法鲁格·哲巴尔,从陆路跟随胡班先行启程,出使岐帝国。

巴塞尔·阿里木将作为宗教代表,今后常驻神都,负责监督滞留和居住在岐帝国境内的教民遵守教规,同时履行大使职能,代为协调两国事务。

根据双方协议,乌兹曼不得在岐帝国领土上,与岐帝国藩属国、属国、飞地强行传教,但允许自由传播。

法鲁格·哲巴尔是政务次官,类似于郎中一类的职务,属于政府部门主官下的次要官员,是财政大臣拜克尔的政务次官,负责此行岐帝国的出使任务。

胡班于五月初七返程上路,而与此同时,忽喇使者护国师赫努于四月初抵达神都,就罗哈诺战事向岐帝国通报,并向岐帝国递交忽喇国书,正式建国。

而且忽喇发明了自己的文字,这递交的国书是忽喇、汉语对照,赫努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向岐帝国传达忽喇创立文字的消息。

同时不出意料,提出愿意以重金采购军火请求,由于正值科举期间,女帝以国务繁忙为由,暂时未予正面回应,但是让林毅贤和兵部与赫努接触,就这么一直拖着。

五月十九,沈云卿即将返程前夕,赫亚德再次提出交涉,要求派人前往岐帝国,被沈云卿以意图不明,并未建交为名拒绝。

随后与五月二十一日启程回国,伊萨德、巴西特、阿齐兹、哈力木、拜克尔等数百贵族、官吏、长老出城欢送。

“尊使一路保重,请将我的善意带给天朝的陛下。”

“请陛下放心,本使一定如实转达陛下与圣知大人的善意,也祝陛下健康长寿国泰民安,本使就此告辞,陛下也请留步,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最后拜上一礼,沈云卿翻身上马,使团在伊萨德亲兵卫队骑兵护送下缓缓北行,直到使团彻底消失在肉眼视线中,伊萨德才返回城中。

数日后抵达妥孜,会见了古达麦、赵辰颂。休息一日后,由赵辰颂率部带路返回岐国境内,借由达尔翰地,穿越罗哈诺回国。

穿越边境第一站先去达尔翰王城布达诺,代表朝廷会见当地贵族、长老、教会成员,进行安抚和政策传达。

这些个地方贵族、长老和教会头目,平日服服帖帖,暗地里进行秘密活动,勾结沃尔萨森,煽动教徒和老百姓进行破坏和敌对活动。

沈云卿非常清楚,无论进行怎样的安抚都没用,本质仍然是人口成分问题。要长期统治当地,就必须往当地迁徙人口。

此外还有语言问题,岐军严重缺乏语言人才,缺乏对当地风俗民情了解,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占领区的稳定,光靠波兹津的翻译根本不靠谱,还是得尽快培养自己的翻译。

穿越布达诺短暂停留三天,使团继续上路。

达尔翰地的面积得有三十四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方,高加索地区人口相对少得多,因为高加索地区的农业不发达,气候环境比南方恶劣的多,离开达尔翰进入北高加索的铁律国,已经是六月十五。

穿越达尔翰期间,沈云卿顺道将达尔翰去年三月至今出产的黄金、白银、宝石、钻石全部带回,初步冶炼后的黄金纯度不高,成色只有百分之九十二左右,总计一万三千多两,白银六万一千多两,还有宝石、钻石等等。

这就不难怪沃尔萨森和乌兹曼要打达尔翰地的注意,就是因为当地产黄金白银。而且眼下的产能还在恢复当中,没有达到战前水平,如果恢复到战前水平,当地贵金属的产能还要增加百分之四十左右。

罗哈诺能走上军事扩张道路,与高加索地区的贵金属矿藏有一定关系,贵金属支撑了罗哈诺国内的货币经济。

岐军占领当地之后,薛刚、周枢离开达尔翰时带走了一批冶炼的贵金属,之后去年年初又运走一批,沈云卿运走的这批最多,日后还会更多。

当地已经发现的金矿、银矿开采难度较低,大都是浅层金矿,甚至还有露天矿藏,日后如果条件成熟,进行大量工业化开采和冶炼未尝不可。

此外岐军长期控制了当地贵金属产区,难免有中饱私囊,沈云卿心知肚明,但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还是得过且过。

人家毕竟抛家舍业为国家流血牺牲,常年风餐露宿戍守边疆,要稳定士气人心,这种情况在所难免,没必要揪着不放。

沈云卿沿黑海沿岸一直抵达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眺望海峡对岸的克里米亚半岛。

克里米亚目前理论上属于索拉斯国的势力范围,但他们在当地没什么人口,海峡对面的刻赤根本没人,既然没人,不占白不占,岐军已于去年六月,派人渡过海峡占了刻赤以西八十多里,并设立了界桩,定期派人上岸巡逻。

离开刻赤,使团掉头东行,横穿罗哈诺全境,期间途径铁律城、坎达卢、落日、叙兰等地,一如既往召集贵族、长老和头目传达朝廷的政策,进行安抚。

罗哈诺的情况要比达尔翰好得多,达尔翰虽然以传播宗教和联姻的名义与罗哈诺达成联盟,并入罗哈诺,但是基督教在罗哈诺族内传播很慢,效果非常不明显,因为罗哈诺历代国王都不是存心接受基督教,没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国民无法在短时内迅速转变。

同时忽喇在北罗哈诺大开杀戒,大量难民南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岐帝国在当地实行宽仁政策,也没有烧杀抢掠老百姓,一旦有了对比,人总是会选择更好的一面去适应生存。

赵辰颂率部送到王城坎达卢,便不在继续护送,改由卢桩继续护送使团东去,九月初才算离开罗哈诺,进入西域都护。

九月十二抵达西域治所远翰,会见都护将军宋泽。

都护主将通常为“将军”,战时和局势吃紧时派遣大将军,或由将军升任大将军。

远翰城是西域都护岐帝国唯一的城池,规模仅相当于县城,岐民人口聊聊数万,驻军目前只有一万八千人,本有三万人,一万两千人抽去了罗哈诺,目前只有一万八千人。

这一万八千人却要管辖北到哈萨克斯坦,南到阿富汗,西到伊朗的巨大面积,当地的游牧、土民、部落人口超过七百万,理论上都是岐帝国的疆域和公民,实际上很难实现实质性的行政管辖,当地的人口也从来没有统计在全国人口中,七百多万只是毛估的数据,没有可考性。

得益于金戋寺的经济战略,岐军和岐民在当地的屯田和放牧规模比二十年前翻了好几倍,尤其是马匹驱动的收割车大量使用,不仅解决了驻军和岐民的吃饭问题,还能大量储备和对外出售给西域的部落,稳定本地的民情。

离开远翰继续赶路,进入天山都护已是十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