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陛下的CEO
60541100000988

第988章 伊州

林毅贤现在就打算收韭菜,捡现成的便宜。

岐帝国现在的版图已经超过了历代王朝的疆域,而且照目前的这个趋势,非但不会丢失,还会得到巩固,并且继续不断扩张。

但是,这么大的摊子和疆域,需要有人去经营,稍有不慎就可能动摇国本,甚至面临外敌入侵,国破家亡。

所以这个烫手山芋最好先让别人去接,把江山给理顺了,基础打好了,然后周晟捡现成便宜,最后政绩功劳都算在周晟的头上,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且林毅贤这些年也发现,周启的三个儿子确实有能力和性格上的缺陷,日后时间越久,越暴露出政治能力上的缺陷,而且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继续影响他们的孩子。

而周晟的孩子都是沈云卿一手调教,专门开了小灶,能力出众,而且各方面均衡,远比周启的三个儿子有出息。

如果女帝能活到九十岁,周启一直辅政,让他们把该朝廷的问题都解决了,然后发现子孙不给力,甚至周启因为过度劳累早亡,这个现成的便宜自然只会落到周晟的头上,这岂不更好。

之后几日,朝廷掀起一股风暴,女帝公开了沈云卿、楚砚杰公文的部分内容,敏感内容和外交协议依然保密,迅速引发文武百官大讨论,消息不久传到市井,原本平静祥和的天子脚下如丢王炸,一石激起千层浪。

十月初,沈云卿抵达天山都护,胡班于四十多日前先行抵达天山都护,此时已到陇右,即将进入关中,最快十一月可到神都。

天山都护的形势总体要比西域乐观,当地的岐民人口相对较多,民族关系融洽,朝廷大量建设旅栈,边禁解除后,贸易走货的增加,给当地带来了大量货物和资金,经济迅速繁荣。

同时岐军在当地的屯田和收割车使用,大量增加了小麦收入,成为稳定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

唯一的劣势还是水的问题,当地情况不比中东好多少,水资源较为匮乏,而且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水库,同时也没发现有坎儿井,非常不利于水源的蓄积和保存,难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农业化,不能规模化农业生产,当然也就无法支撑人口和经济发展。

有鉴于此,沈云卿打算日后在当地修坎儿井,但不是土法坎儿井,等打通铁路,直接明挖暗渠,用石方修暗渠,把水资源从地下积蓄起来循环利用。

十月十七,使团抵达伊州城,沈云卿前往长孙家宅,去见长孙父子。

“哎呀呀,真没想到,海郡王大驾光临,快请快请……”

“呵呵呵,久违了长孙家主,两年不见,别来无恙。”

“托郡王的洪福,生意兴隆,家中皆好,快请进。”

“好,长孙家主请。”

略作寒暄客套,一行人等前往中庭前堂。待等坐定,不见长孙悠然,沈云卿遂即问道:

“长孙家主,令郎呢。”

“犬子今年进京赶考,中得三甲进士及第,因精通乌兹曼与波兹津话,先已入轩禾东院授业,前程可期呀。”

“瞧我这记性,出使在外都给忘了,今年是泰德二年,应该有一科科举,令郎进士及第,那是恭喜恭喜啊。”

“欸,都是托海郡王您的洪福,若非海郡王任人唯贤,开办书院广纳贤才,我儿恐怕难有用武之地。”

长孙家地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伊州,也就是今天的哈密附近,往来的外国商人极多,长孙家需要和外商打交道,时长日久,家族中人掌握了一些外语。

长孙悠然是长孙奉的长子,长孙诺姌是次女,二人都会一口流利的乌兹曼语和波兹津语,不仅能说,还能写,绝对是稀有型人才。

这次能中进士,稀有技能也很重要。

朝廷教育改革后,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可以无条件前往轩禾书院面试,甚至可以直接要求沈云卿当面面试。

如是参加科举,有一技之长的,而且技能特别重要,文采答题只要不是太离谱,可以破例增加进士名额。

长孙悠然掌握两种语言技能,无疑是绝对稀有人才,赴京参加科举,长孙诺姌常在女帝身边,女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进士是钦点进士,无论考的怎样,除非答题太离谱,否则非进士莫属。

长孙悠然及第后,直接保送轩禾东院深造语言技能。

“长孙家主,令爱在神都可还习惯?”

“皇宫大内风不吹脸雨不打头,自然要比外世衣食无忧,就是父女实难团聚,如今悠然也去了神都,让我夫妻二人甚是想念。虽然诺姌寄来了相片,但哪有常伴身边来的好啊……”

长孙奉情绪顿显失落,女儿被扣显然是他最大的痛处,但这就是皇权政治,个人永远无法挣脱的枷锁。

“长孙家主既然常返关内,何不常去探望。”

“族中家业尽在伊州,在下虽然常回关内,但也不能久待。听说宫中女子二十六岁之前便可返乡,郡王可否代在下疏通陛下。”

“实不相瞒,既然是陛下钦点,怕是不太容易,而且据本王观察,陛下对令爱颇为中意,恐怕二十六岁非是令爱还乡的年纪。不过本王还朝之后,定会为长孙家主向陛下禀明,让陛下网开一面。”

“那就有劳海郡王,长孙感激不尽。”

理论上宫女是二十六岁之前可以退役出宫,但实际情况很复杂。

像楚惠儿这种贴身宫女,一般都是跟着主子一起陪嫁,直到终老,都可能不退役,甚至终身不嫁,直到老死。

有的从宫女升为女官之后,基本就没什么退休年限了,没有原则性过失,至少干到五六十岁,尤其是技术型女官,从事刺绣、纺织、编制、裁衣的技术型女官,基本上就是在宫里呆一辈子。

此外女帝执政,女官还可能出任行政官吏。

这些年朝廷大举开办新学,选秀女、选宫女也变相变成选“才女”活动。

经过挑选的秀女,先在宫内接受规矩培养和初步教育,裁汰之后送往轩禾书院接受现代教育,成才毕业之后进入六局,负责方方面面的技术管理。

宫女也出现了分水岭,端茶倒水的宫女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子喜欢的,一种就是纯粹端茶送水的半文盲。然后是轩禾书院培养的知识型现代女性,专门从事有技术的工作。

长孙诺姌明显属于皇帝看着顺眼,留在身边使唤的类型,这种情况什么时候退休没谱。同时作为牵制西北豪族的一个筹码,也不可能轻易放手。

纵然长孙奉没有什么问题,但皇帝一旦得了疑心病,要想给治好,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王难得到此,还得小住几日,叨扰了长孙家主,还请多多包涵。”

“哪里哪里,海郡王大驾光临求之不得,略尽地主之谊也是在下的福分。在下这就安排厢房,郡王请稍后。”

“那就有劳了。”

与长孙奉商定住宿安排,沈云卿遂即又与楚砚杰道:

“楚将军,大队暂且在城中休整两日,两日后先由将军率领大队继续上路,本王还要在伊州多待几日,之后本王再去追你。”

“这伊州民彪悍,常有盗贼响马出没,王爷初到此地,若是遇上歹人有个不测,楚某可不好向陛下交代呀。”

“欸,有长孙家族在此,并无大碍,况且说本王随行两百多人禁军持枪护卫足矣,即便有马贼,又有何惧。将军只管启程,无需担忧本王安全。”

“那好,郡王务必保重。”

“嗯。”

伊州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使团回国一定会走这里。沈云卿前来探望长孙奉,一是看看当地豪族的情况,二来是藏羚羊。

当下藏羚羊的分布范围非常广,种群也很大,刚刚进入天山都护,就能看见藏羚羊三五成群在迁徙,一路走来能看见很多小种群,但种群最大的藏羚羊分布在天山都护以南、青海和雪区。

当前生态环境好,人为活动低,加之捕猎工具有限,藏羚羊速度极快,要想捕获藏羚羊并不容易,沈云卿此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藏羚羊。

藏羚羊皮毛最为世界上顶级皮毛之一,拥有轻薄柔软,保暖性极强的优良性能,而且价格比丝绸还贵。

沈云卿琢磨着,随着日后经济发展,藏羚羊皮打出知名度,当地早晚要开始大规模捕猎,到时候等有了经济利益,再想禁捕和维持种群就很困难了。

所以必须趁着现在藏羚羊种群巨大,就开始着手控制捕猎,控制每年猎捕的数量,进行保护性开发。

尽管藏羚羊在近现代因为偷猎极度病危,但是别以为藏羚羊这家伙就是什么善男信女。

新疆、青海荒滩隔壁,这位被保护的朋友贡献了很大一部分。

早年时期的新疆和青海都是一片绿地,人类活动纵然对当地自然有破坏,但是早期的人类活动非常有限,相反藏羚羊动则几百万,上千万的种群的迁徙,需要消耗大量牧草和水源。

然后就可以想见,西北和蒙古的沙漠是怎么恶化的,就是过度放牧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藏羚羊这位兄弟也是贡献者之一。

纵然偷猎分子该死,但是藏羚羊也不是善茬。

近现代为什么那么多声音反对人工繁殖藏羚羊,根本的问题就是藏羚羊只能生长在雪区、新疆和青海一代。

如果大量在青海、新疆、雪区人工繁育放牧藏羚羊,对整个地区都是巨大的生态灾难,所以只能让藏羚羊自己恢复种群,这样便于控制生态进一步的恶化。

当前天山、呼延都护的生态环境要比后世好得多,单纯依靠生物链,让狼群、雪豹食肉动物去解决,效果可能未必更好,因为狼群和雪豹要比藏羚羊更容易捕获,人类打狼、打豹子的积极性比捕藏羚羊更高。

而任由藏羚羊群种群扩张,不加以限制,不用多久,当地生态就会恶化,非常不利于人口生存。而且当地也大量放牧,牧群和藏羚羊群争夺牧场资源,又会进一步恶化生态,加剧朝廷向当地迁徙人口的难度。

当然,不可否认沈云卿也看上了它们那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