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6075000000052

第52章 局长

南台

幽谷拾光

仗着身有官衔,到处转转,名曰考察,实为游玩。

有呼前拥后的一帮喽啰相伴,有各种各样的地方特产,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反正花的不是咱的钱!

蛟龙出海

局长是坐一辆高级小轿车来的,什么牌子,小段说不上,反正他们这个穷地区没见过。局长端的杯子也很高级,好像是不锈钢的,里面什么构造他也不知道,反正高级,比他见过的科长、县长们端的杯子都高级。局长的官比县长还大!这使他这个县报小记者有点怵。他不是怕官,而是因为刚到报社,业务还不很熟,不知道采访大官应该怎么采访。

而且,报社的头儿又都不在,请示也没处请示去,是县长把他抓来的,只让他跟着记,他便心慌意乱地跟来了。

他先是跟着县长转,叫县长训了一顿,让他跟着局长,他便跟着局长。但他插不进话去。局长只和县长们说话。他便注意听,看他们说什么。钢笔拔开久了,墨水都干了,却没记上一个字。他们先谈道路的难行,说颇得腰痛;再谈彼此的熟人,问现在的官多大;后谈本县的风景点,说哪儿好玩;再后来又介绍本地特产;特产没介绍完就入席了。他是没资格去坐席的,只得在院子里等。等和不坐席都没什么,让他焦急的是到现在他还没搞清这个局长是什么单位干什么工作的,这个报道可怎么写?

好不容易吃完了,县长陪着在街上遛遛。这是为了消食,那么多大鱼大肉,塞进肚子里不是好玩的,不遛一遛胃受不了。他也便跟着遛。他肚子里有点酸,知道是空的缘故;心里有点苦,却没想清为什么,他不能胡思乱想,他得集中精力采写。但走了一路,他们仍只谈风土人情,于是他便猜,可能是文联或文化局的头,但又一想,不对,如果是文联或文化局的头,县长就不会这么毕恭毕敬。

好不容易有了个空子,他悄悄问了一句,问这个局长是干什么的。局长喝多了酒,话也多了,便主动提供情况,说:“你是记者吧?我是……局的,叫……知道吗?秦始皇的……,繁荣昌盛的……

不知是他太紧张还是局长喝多了酒口齿不清或是他的外地口音听不懂,关键的字他一个都没听清。这可要命了!他头上的汗便下来了。他还想问,局长的兴趣却突然转了,指着一家歌厅惊叹:“你们这里也有歌厅了?不错不错!比我想像的进步多了!走,进去看看!”

局长的歌唱得不错,唱了一个又一个……

好不容易唱够了,回到招待所,县长说不要打扰局长,让局长好好休息,你明天再来。

他拿着空荡荡的采写本出来了。突然,他眼睛一亮,看到那辆高级小轿车的司机正关车门。他飞跑过去,拿出本本问开了:“请问你们是哪个局的?”

司机腋下夹着本厚厚的《说岳全传》,书皮儿都卷了,歪脑袋看看小段,没好气地说:“你问这干啥呢?你是不是记者?又想在报上替他吹牛是吧?”

“……我是县报的记者?我们县长让我来采写的。”

“哦,那你就写——旅游局局长秦昌到此一游!”

小段抬头看一眼司机,赶紧在本本上记上“旅游局”几个字,又问:“秦昌——是秦始皇的‘秦’,繁荣昌盛的‘昌’。”

“不是!是秦桧的‘秦’,张邦昌的‘昌’。”

司机甩了一句,夹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第二天,小段才找了个机会采写,他问局长:“秦局长,请您谈谈关于旅游事业设想好不好?”

一句未完,便被县长暴喝一声,把他骂了出来。他正莫名其妙,随后跟出来的张秘书用指头点着他的脑袋说:“你个冷棒,咋尽闯祸!‘旅游局长’是秦的绰号,他最忌讳这个,你还偏偏提这个!”

“那……他是什么局的?”

诗文并茂

检查团写真

检查团来了怎么办?先住宾馆后管饭。

管饭以后怎么办?坐着小车看一看。

看完以后怎么办?换个地方再吃饭。

吃饭以后怎么办?歌舞厅里转一转。

转完以后怎么办?拿着礼品说再见。

再见以后怎么办?当地领导算一算。

算完以后怎么办?老老实实公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