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让拖延症害了孩子
60868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最近,网上流行一篇帖子,大意是女人一旦遇上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瞬间亲妈变后妈,温柔妈变“梅超风”。不得不说,孩子如今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心所在,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这么大,导致父母也非常焦虑,甚至把不安转嫁到孩子身上,这就使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受到广泛的关注。

无论哪一位妈妈都想不明白:为何从小懂事乖巧的孩子,不知不觉间变得这么让人着急、头疼、焦虑,甚至恨不得狠狠地抽他们一顿。尤其是看到孩子一提起写作业,不是要喝水就是要撒尿,不是要吃饭就是头晕、恶心、胃疼等情况出现时,亲妈也忍不住要狠狠骂孩子一顿,甚至想或者已经动手打了孩子。有时孩子不但脸皮厚,还屁股硬,打完了也绝不悔改,该拖延还是无限地拖延下去,根本不管不顾有个心脏加速跳动、头痛欲裂、无限懊悔自己为什么不是丁克的妈妈在旁边。

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但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还有一定的痕迹,大多数家庭里还是男人以工作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各有侧重。可想而知,在家里带孩子的女人在面对让人抓耳挠腮、无从下手的孩子时,内心该是多么无奈和焦灼啊!尤其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收拾好的家瞬间变得凌乱,却没有人愿意为此负责或者收拾残局;再看到孩子写了整整两个小时早该完成的作业才写了不到一半,当妈的真是连跳楼的心都有了。假如孩子不是这么拖延,也许情况会大为改观吧!妈妈们梦想着孩子都成为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乖孩子,依照妈妈的指令行事,然而这只是个梦,而且还是白日梦。

归根结底,要想改变孩子的拖延行为,一味梦想或者幻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有些孩子的拖延是性格导致的,有些孩子的拖延是需要父母改变教育方式的,有些孩子的拖延只是因为逃避现实……总而言之,唯有洞察原因,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然而,不管孩子的拖延是因何而起,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绝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要认识到孩子的拖延问题实际上是与父母密切相关的。曾经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刺猬在一起取暖,离得太近了,容易相互扎到;离得太远了,又感受不到彼此的温暖。其实,亲子关系何尝不是普通人际关系的一种呢?尽管亲子关系理应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无间、坚如磐石的关系,但是作为父母,依然要找到最好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才能彼此和谐融洽。

曾经有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家庭中,一旦存在压力、怀疑、强制、依赖和疏离这些现象,那么孩子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容易导致拖延。实际上,我们不可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只付出爱是远远不够的。爱有很多种,不同的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又该是怎样的呢?父母既是孩子的守护者,也是孩子的领路人,要在孩子小时候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给予孩子安全感,在孩子渐渐长大成人之后,适时对孩子放手,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学会自立。父母既要帮助孩子度过人生中的重重难关,又要撤掉自己曾经撑开在孩子头顶、为孩子遮风挡雨的伞。父母既要对孩子宽容,原谅孩子的错误,避免孩子因为害怕犯错而拖延,又要在孩子犯错之后,坚持执行惩罚孩子的措施,而无视孩子含泪、失望的眼。没错,父母的工作就是这么难做,很多时候我们哪怕以此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也难免被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气得想哭,又被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折磨得心力交瘁,恨不得自己从未活过……面对拖延的孩子,父母就算百感交集,也要控制自己,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爱孩子,在现象中洞悉背后的根源,开启、唤醒、赋能孩子,令孩子能够活出应有的风采。

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时候,哪怕作为父母,我们也无权打乱孩子内心的节奏。世界嘈杂,请让我们以平静淡然为孩子撑起一片“慢生活”的天地,等待孩子慢慢地长大,孩子的成长如同花开一样,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夏天开,有的花秋天开……父母们带着爱,等待孩子自己心中的花开,等待孩子长成他们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