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残欢:帝宠囚后
609800000042

第42章

“哼,要我服软,没门……”我嘴上逞强,其实心里犯着嘀咕,上次的确是我错在先,我是没有想过他会生气,但想起他临走那深深的一眼,我忍不住一个哆嗦,他应该是气得不轻。翡翠说得并无道理,只是要我去讲和,我……做不出来……

“公主,难道你真要和皇上一直冷战下去,我看公主其实很想念皇上,为什么一定要……”

“翡翠,你很吵耶,我……呕……”胃里不知怎地又是一阵翻涌,还来不及吐出嘴里的话,我快速伸手捂住嘴就是一阵大呕。

又来了,我真想破口唉呼。

还是没有呕出什么,凭愣又是一番干呕。

呕的我精疲力尽,旁边递过来一杯清水,我接过,漱了漱口,我无力道:“翡翠,扶我上床躺会。”

下一秒,我却被拦腰抱起,我惊呼一声,抬眼看去,竟是他!

翡翠已不知何时退出了寝室。

“皇叔……”我直觉唤出声,下一秒却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心里却暗斥自己的不争气,我们不是还在冷战吗?

熟悉的龙涎香,我近乎贪婪地允吸着,我将脸埋进他的怀里,再不言语。

“你这个倔强的丫头,身子不适也不差人来告知朕,难道和朕说声对不起就这么困难?还是你根本就不曾想念朕?”他叹一声,却将我抱的更紧。

我没有说话。

“你不想朕,可朕每时每刻都在想你,想得心都疼了……”

我知道他是故意的,故意说这些煽情的话,让我内疚。

“薇儿,你瘦了……”

我再也无法乌龟下去,从他怀里探出头,眼中湿意泛滥:“皇叔,对不起……”

“哎,朕的傻薇儿……”他低头,吻住了我。

温柔而炙热的,阔别一月的纠缠,再次萌芽缱绻。

不需要再多的言语,我们双双倒在了宽大的锦床上,一室的寂静,只剩下衣帛的破碎声,和暧昧的喘息。

春色涟漪。

事后,他亲吻着我颊边汗湿的发丝,双手游离在我敏感的肌肤上,惊起余悸阵阵。

“皇叔,上次的事你很生气吗?”我绞着他如墨一般的发缕,终于开口。

“薇儿觉得呢?”他的唇离开我的发丝,移到我的耳垂傍呵气,反问。

“虽然薇儿觉得皇叔确是有生气的理由,但未免也小题大做了……啊……”我痛呼出声,这个坏蛋,竟然用力咬了我的耳垂。

“薇儿是这般觉得?”他语气的威胁明显。

“呵呵,没……”

“装傻?”他翻身压上我,双手固定在我的两耳旁,四目相对,我看见他眼中火苗四窜。

“我哪有……啊!”他竟然毫无前奏,挺身进入了我,然后便是骤烈的律动。

这是惩罚吗?我几乎要昏厥过去。

他刚要了我三次,又来?他不用休息的吗?男人的yu望啊,果真如洪水猛兽。

从云端上来,他倒在我的身上。

“皇叔,你很重耶……”我撇嘴抗议。

他笑得肆意,抱起我,一个翻身,我们位置颠换,他下我上。这样的转变羞红了我的脸。

“薇儿,以后不要将朕推到别的女人身边去了,朕会很生气。”他抚摸着光滑的背。

原来是他的大男人自尊作祟,我轻声笑了。

“嗯。”难得听话,我点头。再也不会了,我自己也后悔透顶。

不过,转念一想,他不来我珞薇宫的这一个来月,不是也没闲着,在他那些嫔妃处,夜夜笙歌,翻云覆雨的,好不快活,这会他又像受了委屈一般,竟还敢指责我的不是,我心下不平衡起来。

探下头,我狠狠咬住他的肚挤眼,以示发泄。

许是力道过轻,我听见他喉结处闷哼一声,那好不作息的分身攸地傲然挺立在我面前,我脸嗵地一下红到了耳根。

他,真是……如女子一般敏感。

“薇儿,你这是主动诱惑朕吗?难道朕还没有喂饱你……”他眼角微眯,邪魅十分。

我“啊”一声大叫,掀被躲进了床角:“不要,皇叔,薇儿真的累了……”

身后的他许久没动静,我悄悄睨眼看去,却见他正笑视着我,深情款款。

他的视线移到我白皙光嫩的胸前,我以为他又要图谋不轨,却听他道:“薇儿,芙蓉凤玉呢?”

我闻言,恍然:“好好地收在檀木匣子里呢,丢不了。”

“朕不是和薇儿说过,挂在颈上不要取下来嘛。”说罢,他光裸着健硕的身躯下床,找到我说的匣子,从里面拿出凤玉走回床上,“来,朕给薇儿带上。”

我依言。

他在我唇上落下一吻:“乖,以后不要取下来了。”

“哦。”我点头,凤玉背后的深意我多少是明白的,今日他如此慎重,我想,他是准备要做些什么吧。

他搂着我躺下,低沉的嗓音说不出的魅惑:“薇儿,皇后去世前交给你的金牒凤玺可都收置妥当?”

“嗯,那么重要的东西薇儿自不敢随意搁置。”我的心里隐隐感觉到什么,但我不敢问出口。

“皇后去世已有月余,朝中不少大臣向朕谏言当再立皇后。薇儿,收好金牒凤玺,不久,它们的新主人就要与朕一起,接受百官朝贺,共享大嵇江山。”他眉角高挑,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我心止不住咯噔一下,他的暗示是那般明显,然而我真的可以吗?

大嵇祖制云:册国母,需上禀轩辕氏宗庙,得天定者,后宫掌印者授予金牒凤玺,帝君圣意,颁皇榜昭告天下,方能立后。

也就是说,册封皇后,仅凭上禀宗庙和皇帝的一张圣旨是不成立的,还需要上一任的后宫掌印者移交金牒凤玺方是名正言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选后的公理性,不至于让帝王一意孤行下做出遗臭万年的决定;也肯定了后宫掌印者在选册下任皇后一事上拥有的绝对否决权。

当然,皇后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的后位人选自是要斟酌百般,万中挑一才可,大嵇祖制明文规定,必定有它的道理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