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酒文化
6102600000018

第18章 千奇百怪的酒具赏析

各色各样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酒具的制造和使用上标新立异,形成了造型怪诞、不拘常规的奇特酒具。

在中国酒文化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铜冰鉴、窦绾合卺铜杯等酒器。

漆布小卮

所谓“漆布”指在麻布胎上刷漆制器,汉代把布胎称做夹料胎。漆布小卮的把和盖钮上均有鎏金铜环,器内红漆,器表黑漆,在盖面和卮壁上针刻云气纹,云气间隐约显露两个怪兽。

蓬莱盏、舞仙盏

这是唐代诗人李适之所珍爱的酒盏。蓬莱盏酒具有海上三仙山的造型,斟酒时以淹没三山为限度,之后饮酒时,随着盏内酒液的减少,三仙山便显露了出来,别有一番韵味。而舞仙盏又是另一番别致,酒盏上设有机关,当斟酒时,便会有仙人在酒盏上曼舞,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山樽

这是一种剜削奇木根而成的颇受文人青睐的酒具。山樽依自然形态为造型,以返朴归真的理念为装扮,呈现奇异怪诞的壮美。当人们举起山樽,便油然而生优雅之趣。通读李白的山樽歌咏之诗,便可领悟其美妙之韵:蟠木不雕饰,且将斤斧疏。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余。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惭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

荷叶盏

碧绿阔大的荷叶,在绿水的滋养中鲜嫩清香,放达的文人墨客便摘来荷叶制成荷叶盏饮酒。每当酒液滴入荷叶盏时,便似粒粒珍珠跳跃翻滚。

觚是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饮酒器。造型为圆形细长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细腰,圈足外撇。抓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靡棱作为装饰。这一时期的觚胎体厚重,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商周时觚非一般饮器,有一句成语为“不能操觚自为”,即指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铜冰鉴

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冰酒器,其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像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鹦鹉杯

鹦鹉杯由南海所产鹦鹉螺壳所制。它的壳外有暗紫色或青绿色的花斑,壳内光莹如云母。其壳雕琢精致,镶金嵌银,杯腔蜿曲,饮酒时不易一倾而尽,故称为“九曲螺杯”,这种酒杯不仅是权贵们的爱物,而且也是祭祀的礼器,深为人们所珍爱。

“君幸酒”漆耳杯

“君幸酒”漆耳杯,木胎研制,杯内髹红漆,杯外黑漆。杯内,口沿和双耳上有纹饰。总共为一套40件,中号杯内红漆地上绘黑漆卷云纹,中心书“君幸酒”三字,杯口及双耳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形纹,耳背朱书“一升”二字。器形线条圆柔,花纹流畅优美。另一种耳杯共20件。大号杯无花纹,仅有“君幸酒”三字,耳背朱书“四升”。小号杯10件,两耳及口沿朱绘几何纹。

窦绾合卺铜杯

这种青铜酒器造型生动活泼,结构对称平衡,装饰华美瑰丽,是一件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通高11.2厘米。以错金、嵌绿松石为主要装饰方式,双杯内外饰错金柿蒂纹,足饰卷云纹。杯外壁及高足上镶嵌有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共13颗。鸟身上错金短羽长翎,颈胸部共嵌圆形、心形绿松石各两颗,其中胸部的一颗最大。

延伸阅读

个性酒器——洞天瓶

《云仙杂记》中记载,唐朝的时候,国夫人每次酒宴前,先叫人把鹿肠子悬挂在屋梁上,扎好下端的肠口,再派人在屋顶上住鹿肠里注酒。酒宴开始后,由侍女手持鹿肠的下端给每个人斟酒。此注酒的鹿肠被称为“洞天瓶”又有“洞天圣酒将军”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