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6136100000007

第7章 巧“机”赚钱: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3)

在微软员工那里,比尔·盖茨成天赶着他们工作,时间要求得非常严格。他仿佛成了只会催促“快点!快点”的“魔鬼”。

比尔·盖茨是这样告诫他的员工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你比别人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做什么事都讲究速度。

比尔·盖茨有一次去访问硅谷的计算机制造商。在一条路上,他得到了警察开具的三张超速行驶的罚单,其中两张是同一天被同一个警察处罚的。他来来去去都开得太快了。他用的是微软的速度。可惜的是,警察并不理解这种速度的含义和这位司机的真实思想,而仅仅认可罚单的权威性。

在节奏快得让人吐血的现代社会中,只有跟得上节奏,立志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比尔·盖茨的创业成功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竞争就是时间的竞争,快就是机会!快就是效率!任何领先都是时间的领先。

商人藤田曾经经营服饰品的输入贸易,因此经常运送大批的女用手提包给各大百货公司。在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先给公司负责贩卖手提包部门的年轻店员打一个招呼,然后再上楼去恭恭敬敬地晋见公司的总经理,向他诚惶诚恐地说明来意。可总经理往往不置可否地说一声:“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随即按铃叫手提包部门的那位年轻店员上来,三人一块商谈一会儿,最终才决定成交的数量。如此每到一家百货公司必经三道手续。

藤田的一位朋友知道他的这种批发手提包的方式之后,大为不满地说:“你们日本人的这种经商方法,很像法官三番五次的审讯罪犯一样,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试想先找负责的店员,再找总经理谈,依然没有结果,然后还得由经理和店员联合起来向你审讯,实际上作决定的,还是那位店员,总经理何不干脆授权给这位店员,让你以后直接和他谈不是很好吗?要知道经商的人不可以如此慷慨地浪费时间,否则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编者点评: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宝贵,他们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时间。他们往往在紧张的快节奏中完成一桩又一桩的生意。他们一天的生活,就像陀螺一样,总是转不停,哪怕在吃饭的时间。

日本著名企业家盛田昭夫说:“我们慢,不是因为我们不快,而是因为对手更快。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后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后即十万八千里。”与时间赛跑,比别人跑得更快才有赢的机会。

7、在挫折中寻找机遇

人生路上,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有的机遇人们能够认识到并紧紧抓住,但有些机遇却不是那么容易为人们所认识。挫折就是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和放弃的机遇。

张素荣,身兼鞍山市年产值近4000万元的四家公司的“老总”;同时,她又是我国数百万下岗职工中的一员。如今已54岁的她,仍在创业的道路上不断演绎着传奇故事。

张素荣和共和国诞生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有着同样的经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进入工厂劳动;与许多普通工人一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风起云涌时,在鞍山火车站工作了近17个春秋的张素荣被动员下岗了。

铁饭碗没了,这对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件大事,是人生最大的挫折。但张素荣并没有被这次挫折所击倒,也没有就此屈服于命运,她认为社会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于是,她开始积极地从这次挫折中寻找机遇。

恰好当时政府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了各种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为像张素荣一样的离岗人员打开了另一扇“窗”。于是张素荣做起了糖酒批发生意,但由于没有经验,几个月下来,她不仅没赚着钱,反而赔进去近一万元。

1997年,不服输的张素荣东挪西凑筹集了几千块钱,搞起了建筑安装。第一个工程是为一家酒楼铺地面,一个多月没白没黑,最后赚了一万多元。这是张素荣掘出的“第一桶金”。

和很多初入商海弄潮的人不一样的是,张素荣1988年离婚,独自拉扯一个孩子,自己又办公司,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对于她来说,黄金周、节假日,甚至过年和八月十五都于她毫无关系。现在她的脑子里,只想创业成功。事事亲历亲为,顶风冒雨,张素荣一天十几个小时穿梭于建筑工地、办公室,惟独没有自己的家,直到现在也是如此。记者在采访张素荣的两个小时里,她接听了14个电话,全是公司的各项业务。

1998年,张素荣先后成立了鞍山华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和鞍山华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员工达到近千人,承揽了十多个鞍山市重点工程项目,甚至把目光投向了特大型国企鞍钢。

2002年,张素荣创立了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服务对象遍及鞍山市320多个社区中的280多个,为2100多名下岗女工创造了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是40岁至50岁最难找工作的下岗女工。

张素荣还投资200多万元,创办了有着一流设施的鞍山华夏社会福利院,每个老人每月只收400元,一年亏损约20万元。她还担任鞍山市春蕾职业高中9名学生的“代理家长”。

在张素荣心里,还有更宏伟的目标:继续做强、做大现有产业,进军食品深加工行业,接纳下岗职工达到5000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败都只是暂时的,甚至,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又提供了一次机会。暂时找不到工作,被老板炒了鱿鱼,表面上看不是好事,是挫折,但是没有工作和被炒了鱿鱼起码给了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可能会造就你更大的成功。

编者点评:

社会越发展竞争就会越激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肯定有成功者,也不泛失败者。要学会既要经得起成功的掌声和鲜花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失败、挫折的考验。失败并非是坏事,其实也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对待它。

面对失败,在哪里跌倒了再从那里爬起来,赶紧从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总结经验,以饱满的热忱和百分之百的准备,迎接下一轮挑战。把失败当作动力,“自古雄才多磨难”,自强不息,勇敢拼搏,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者。

失败是一种人生体验,敢于正视失败,敢于面对失败的考验,能以正确的态度,昂扬的斗志,迎难而上,不退缩,不消沉,不迷惑,不脆弱,才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个人活在社会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成功的故事里都写满了辛酸失败的故事。每个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都会有过失败的经历。为什么有的人,失败了能够重新站起来走向成功,关键是他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加油站,等自己人生的驿站里加满了油,他会加足马力冲向理想的彼岸。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现实是美好的,但又是残酷的,关键在于面对困难,你是否具有韧性,能否坚持到底,尤其是不被困难击倒,不要失去信心,而是要像猎豹一样用心从中去发现新的生机。

像大部分“海归”一样,在美国接受大学教育时遭遇网络热潮的尹维安先生回到国内创办了一家B2B(商家对商家)电子商务网站,试图在网络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尹维安是从大陆移民到香港,历经家庭的各种困境成长起来的。他体会最深的是,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人生,都需要坚持。坚持着,就一定会成功。

幼年时代,尹维安随当医生的父母下放到广西农村的一个卫生院。在那里,他们全家度过了几年艰难的岁月。六岁那年,尹维安随父母回到广西柳州,进了当地的一家子弟小学读书。中途,尹父去了香港。三年以后,正在读初一的尹维安和他的妈妈也跟随父亲移民香港。

到香港的时候尹家很穷,三口人住在一个七平方米的房间。为了走出困境,尹父改做国内转口贸易的生意。看到父母辛苦打工养家,尹维安也努力地读书,让父母放心。刚到香港,父亲带着他去找学校,很多学校听说他是大陆来的,都不收。父亲于是狠狠心,让他去一个很差的私立学校。尹维安的入学成绩很差,只有中文、数学是B,其他都是D,但是他越加勤奋,7月考试的时候,有七门课是A,两门课是B。之后,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去报考一个更好的公立学校,300人考试,取18人,他成为其中的一个。第二年,他进入精英班。

17岁那年,尹维安独自前往美国读书。

在美国读书的这段经历,改变了尹维安的人生。因为父亲是做生意的,他读书的时候就整天想做生意。1993年的时候,美国大学里已经有网络了。而尹维安所在的大学恰好是美国综合性大学里面的计算机骨干接点,学校开始用网络来报名课程和查看成绩了。因此,和很多人一样,尹维安发现了网络的巨大应用价值。当时学校里有很多从北大、清华、科大来留学的助教,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尹维安发现他们基础知识都非常强,很会钻研问题,但是这些人普遍缺乏做生意闯天下的想法。他就想,如果我生意做大了,这些人都可以招揽过来帮我,还是做生意比较划算。

大三暑假他回香港,拉了几个中学同学,跟他们说了一通互联网的前景,他们也刚刚开始接触网络。没有想太多,说干就干,几个年轻人就注册了两家网络公司。那个年代,Yahoo还是一个小目录;计算机还是486年代,还没有IE,只有很简单的Netscape 和Mosaic。

对几个年轻人来说,所谓的网络运营模式、盈利模式,这些东西都没有想得太明白,他们只是注意到,很多人开始转去读计算机专业了,很多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新的事物了,他们就认为:这个市场起飞了。

1997年,尹维安又创立了一间贸易网站。可当时全世界没几家做B2B的网站,推广这家网站的难度可想而知。尹维安把刚开始的那阵推广称为“扫楼”,一个老板接一个老板去见,去教育、说道。“因为我们年轻,样子还不差,所以,人家没有说我们是骗子,而且还喜欢教我们很多生意之道。”当时,尹维安22岁。1999年尹维安在香港创办的一家网络公司被收购,有了资金,他决定去内地独立运作B2B贸易网站。

但是,他的香港伙伴表示反对。而尹维安的目标则是更加大的大陆市场,为此,1997年他就跑到常州去谈客户,还跑到深圳、广州试探了市场。在卖出那间网络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之后,尹维安获得了资金独立运作。他选择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