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138

第138章 渔歌子

孙光宪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

[赏析]

这首词写湖(浙江吴兴)秋夜里的太湖景色,是作者归宋以后的作品。

开头两句先从所看到湖边夜景写起:“泛流萤,明又灭。”“泛”字表明了流萤之多,萤火点点,忽明忽灭,显出了湖边的幽静。“夜凉水冷”承首句而来,暗示出已经到了深秋。“东湾阔”,是指霅水入湖处的辽阔水面。接下去从听到的、看到的两方面,对湖上夜景加以摹写;“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在萧萧的秋风里,从远处传来了凄清的笛声,浩瀚的清澄的湖水,在翻动着波浪。这时候的词人在想些什么呢?他也许什么也不想,他忘却了人间的一切荣辱是非,神情萧散,沉醉在这种如画的境地里。

在下阕里,再从闻到的、听到的两方面对湖上的景物加以描写,“杜若洲,香郁烈。”洲上的杜若草散发出浓烈的香气,通过夜风的阵阵传送,格外沁人心脾。他写的是实景,也许还有怀念故人的情意。他正在凝想之际,长空里传来了宿雁的叫声。“霜时节”点明了时令已到深秋。他从多方面领略了湖上风光之后,不由得产生了一种豪兴,在歇拍里把它抒发出来:“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经过雪水,穿过松江,围绕太湖的大片美好风光,都是属于自家的了。

孙光宪在花间词中脂粉气是比较淡薄的,这首《渔歌子》是以写景为主,是中透情,而且写的是夜景。他从目所能见,耳所能听,鼻所能嗅的几个方面,写出了湖上秋夜的优美风光,有动景、静景,有色、有声、有味,构成了气象宏伟包含万有的画面,造语雄劲,气韵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