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203

第203章 第二百〇 阮郎归

向子湮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遗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赏析]

向子湮是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其词多写山林逸趣,但也不乏忧国伤时之作,此同即其中之一。

“江南江北雪漫漫。”起笔极写江南江北,大雪漫天,寒气逼人。大雪天征途上,词人何所思耶?“遥知易水寒。”原来,词人是在怀想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呵。此句写怀想,句中知字是眼。加一遥字,写出其怀念之深。“同云深处望三关。”上句写内心之悬想,此句更推进一步,写出举目以北望。但见彤云沉沉,二帝蒙尘之处,上有沉沉之彤云,下有重重之关山。是谓“断肠山又山。”

望断重山,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词情至此,似已至极。然而词人之悲痛曷有其机。“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很难。”换头三句翻出奇语,然痛入骨髓矣。下句更道“消除此恨难”。此恨正指靖康之耻,二帝北狩。难字,与上二句之可字能字呈为强烈对比,天可老、海能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结笔二句奇外出奇”,问平安之语,字面堂皇得体,内里实何限酸楚。上言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固已绝望;结句反谓几时鸾辂还,则又翻出无可遏止之希望。此希望虽不合事理,却见出一片痴情。以痴情语作结,愈朴愈厚愈无尽。

从艺术之角度看,此词抒情之曲折深刻,及语言之含婉工致,造诣颇有独到之处。上片由江南江北之雪联想到易水之寒,又由此一联想而遥望三关,已是层层翻进。下片凌空设譬,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情至绝望之境,便若无以复加。然而最后又翻出绝望中之一片痴望,抒写故国故君之思,至此终至其极。只因词人精诚郁结悲愤深沉,倾诉出来才有如此层层叠叠之致。词虽是小令,而其抒情却曲折深刻如此,可谓之独诣。全词虽极写二帝北狩不还之辈怀,但终篇亦并无一语道破,语言含婉工致,正不失词体本色。比较南宋前期一般爱国词之粗扩,南宋后期一般爱国词之晦涩,便又可谓之独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