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70年:大而不倒的阴谋政治
6189100000017

第17章 瓜分世界必须有妙招 (1)

罗斯福吹风,急于分享胜利果实

当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战场为诺曼底登陆庆祝胜利时,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却有一个新的顾虑,那就是关于胜利本身。将军的目标是追求胜利,政治家的任务是管理胜利,这就是将军和政治家的不同。1944年7月,也就是艾森豪威尔已经胜利在望时,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开始谋划管理胜利的方案。时局很清晰,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必然面临和苏联如何分享胜利果实的问题。怎样就此问题达成一致,需要再开一次开罗或者德黑兰那样的会议,大家讨价还价,然后取得一致。

7月下旬,罗斯福开始就胜利果实的分享问题下毛毛雨,鼓吹要进行第三次首脑会晤,公开的说法是要对战后世界的格局和新秩序的建立进行规划。但是对于来自华盛顿的呼吁,莫斯科反应冷淡。为了引起苏联的注意,罗斯福指示美国驻莫斯科大使艾夫里尔·哈里曼,让他就召开会议的地点在莫斯科制造舆论。哈里曼认为这样的会议首先要体现公平的原则,为了在形式上体现这一原则,哈里曼建议把这次首脑会晤的地点选择在苏格兰的北部。因为那里已经完全解放,是盟国控制的安全地带。最重要的是,那里与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距离相等。

哈里曼以为自己的方案无懈可击,但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对此避而不答。他回避去苏格兰的理由很有意思,他说:“德黑兰会谈之后,我耳朵疼。我的医生认为任何乘飞机的旅行,任何气候的变化,都将对我有最坏的后果。”

苏联领袖以健康原因拒绝去苏格兰,这让哈里曼大使哭笑不得。如果说到健康,三巨头中健康最差的当然是罗斯福。斯大林尽管为高血压所苦,但是他矫健的步伐表明他的生命体征十分扎实。然而罗斯福却不同,他的高压是185毫米汞柱,低压是105毫米汞柱,而在他这个年纪,正常的血压平均数应该是140和70。而心电图更加令人不安,他的“T”波深度颠倒,表明罗斯福已经有了并发症的初期症状。左心室不能完全关闭,说明总统的心脏衰竭已有多年,已不能有效减缓动脉血压力的增加,也就是说,任何长时间的旅行都有可能导致罗斯福心脏衰竭,从而要了他的命。

克里姆林宫的这种态度让白宫感到极度失望,但是罗斯福仍然耐心地和斯大林周旋。1944年整个夏天,罗斯福继续就首脑会谈的问题提出多个方案,单就会议的举办地,美国就先后提出了雅典、塞浦路斯、康士坦丁、耶路撒冷、萨洛尼卡等多个地方,但是每一次斯大林都敷衍一下,然后不了了之。他的理由是他不能出国,因为他本人指挥着对德的军事行动。

这倒是事实,然而这个事实却是很可疑的,因为美国总统同时也是美国的三军总司令,英国首相也承担着最后批准作战方案的责任。很显然,斯大林在故意地拖延时间,等待时机。精于算计的斯大林早就看出来了,罗斯福急于安排三巨头会议,是因为1944年的选举。斯大林的目标很清楚,罗斯福是一个很狡诈也很坚定的政治家,如果由他继续领导美国和苏联分享胜利的果实,苏联不小心就会掉进他的陷阱。对苏联而言,最理想的结果就是罗斯福在当前的选举中落败,而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即使和罗斯福一样狡诈,但他毕竟没有亲历胜利的过程,在分享胜利成果的问题上,新总统就不可能那么底气十足。退一步说,就算是罗斯福仍然可以当选,那么至少也要加大罗斯福的精神压力,让他付出代价。罗斯福的身体状况差,路人皆知,作为这个压力的一部分,斯大林就是要消耗对手,以便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发出致命的一击。

罗斯福与斯大林的心理战

这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心理战。在这样的心理战中,苏联占了上风。因为在1944年这一年,斯大林正领导着苏联人民反攻德国,他不仅是苏联军队的最高统帅和指挥官,而且在这个国家,他的地位无可动摇。最主要的是,斯大林不用担心自己会失去这些权力,因为苏联人民手里没有选票,而有选票的苏联人得听他的。

但美国就不同,每一个美国人都有一张选票,他们可以因为一片面包而决定把选票投给谁,也可以因为听音乐的权利受到侵犯而把白宫里的主人赶出来,美国人眼里没有政治,只有面包和音乐,但是他们可以决定政治领导人的命运。在1944年的这个选举年,欧洲激战正酣,美国也将和盟国一道取得胜利,但是战场毕竟不在美国本土,美国人民并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必须把罗斯福留在白宫,虽然公民感和爱国心不允许美国人在战争期间有一场真正的国内政治危机,但是罗斯福在选举中落败并不令人意外。

事实的确如此,1944年10月,罗斯福和杜威的竞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总统在国内的权威破天荒地受到了挑战。美国人承认罗斯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强迫他们接受的牺牲表示不满,美国人已经厌倦了战争,他们需要看到和平,至少要让他们看到和平的曙光。罗斯福不能再等了,他决心要在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之前召开这次会议,但斯大林依旧不冷不热。罗斯福只好派总统助理霍普金斯飞到莫斯科,当面建议斯大林把会议地点定在罗马或者马耳他,这已经十分迁就斯大林了,因为这两个地方离他都比较近,但是斯大林依旧拒绝承诺,他还是在等待着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

11月初,美国总统的选举出炉,罗斯福历史性地蝉联了第四任总统,斯大林大失所望。既然罗斯福蝉联总统已成事实,斯大林必须就三巨头会议的地点表态了,他选定的地点是:敖德萨。

被称为“黑海明珠”的敖德萨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之滨,离莫斯科不足1000多公里,但是离华盛顿却超过8000公里,而且还要从地中海转乘飞机前往。斯大林的决定震惊了白宫,总统亲信哗然。因为从华盛顿出发,跨越整个大西洋旅途远至黑海,对总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罗斯福本人也犹豫不决。斯大林这次作出了妥协,他把会议地点选定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小镇——雅尔塔。和敖德萨比较起来,雅尔塔可以让美国总统节约90公里的路程,总算是个恩典,于是罗斯福让步了。

在寒冷的冬日里从华盛顿出发,乘坐“昆西号”战斗巡洋舰跨越大西洋和地中海,然后旅行至-40°的黑海之滨,这注定是一次极为艰苦的外交旅程。 “昆西号”是一艘防护良好但乘坐起来很不舒适的战舰,乘坐它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航行,对罗斯福来讲是一场严酷的考验。不过罗斯福以苦为乐,在长达15天的海上旅途中,他把自己安排得尽量快乐。他平时酷爱侦探小说,这下有了时间,在船上读了好几本。罗斯福还是个集邮爱好者,他把自己搜集的邮票珍品也带上了“昆西号”,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看一下。国务院给他准备了不少关于当时世界上领土争执的材料,建议他抽空看一看,但是罗斯福感到很疲倦,他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上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