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八闽通志
6193400000027

第27章

《崇安县五夫社仓记》朱文公:“乾道戊子春夏之交,建人大饥,予居崇安之开耀乡,知县事诸葛侯廷瑞以书来属予及其乡之耆艾左朝奉郎刘侯如愚,曰:民饥矣,盍为劝豪民发藏粟,下其直以振之?’刘侯与予奉书从事,里人方幸以不饥。俄而盗发浦城,距境不二十里,人情大震,藏粟亦且竭,刘侯与予忧之不知所出,则以书请于县、于府。时敷文阁待制信安徐公嚞知府事,即日命有司以船粟六百斛溯溪以来。刘侯与子率乡人行四十里,受之黄亭步下。归籍民口大小仰食者若干人,以率受粟,民得遂无饥乱以死,无不悦喜欢呼,声动旁邑。于是浦城之盗无复随和而束手就擒矣。及秋,徐公奉祠以去,而直敷文阁东阳王公淮继之。是冬有年,民愿以粟偿官贮。里中民家将辇载以归有司,而王公曰:‘岁有凶穰,不可前料,后或艰食,得无复有前日之劳?其留里中,而上其籍于府。’刘侯与予既奉教,及明年复又请于府曰:‘山谷细民无盖藏之积,新陈未接,虽乐岁不免,出倍称之息,贷食豪右,而官粟积于无用之地,后将红腐不复可食。愿自今以来,岁一敛散,既以纡民之急,又得易新以藏,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又可以抑侥幸、广储蓄,即不欲者勿强。岁或不幸小饥则弛半息、大侵则尽蠲之,于以惠活鳏寡,塞祸乱原,甚大惠也,请著为例。’王公报皆施行如章。既而王公又去,直龙图阁仪真沈公度继之。刘侯与予又请曰:‘粟分贮民家,于守视出纳不便,请仿古法,为社仓以储之,不过出捐一岁之息,宜可办。’沈公从之,且命以钱六万助其役。于是得籍坂黄氏废地以鸩工度材焉。经始于七年五月,而成于八月。为仓三,亭一,门墙守舍无一不具。司会计董工役者,贡士刘复、刘得舆、里人刘瑞也。既成,而刘侯之官江西幕府,予又请曰:复与得舆皆有力于是仓,而刘侯之子将仕郎琦尝佐其父于此,其族子右修职郎坪亦廉平有谋,请得与并力。’府以予言悉具书礼请焉,四人者遂皆就事,方且相与讲求仓之利病,具为条约,会丞相清源公出镇兹土,入境问俗,予与诸君因得具以所为条约者迎白于公。公以为便,则为出教,俾归揭之楣间,以视来者。于是仓之庶事,细大有程,可久而不坏矣。予惟成周之际,县都皆有委积,以待凶荒,而隋、唐所谓社仓者,亦近古之良法也,今皆废矣,独常平义仓尚有古法之遗意,然皆藏于州县,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之民,则虽饥饿频死而不能及也。又其为法太密,使吏之避事畏法者,视民之殍而不肯发,往往全其封鐍,递相付授,至或累数十年不一訾省,一旦甚不获已,然后发之,则已化为浮埃聚穰82而不可食矣。夫以国家爱民之深,其虑岂不及此?然而未之有改者,岂不以里社不能皆有可任之人,欲一听其所为,则惧其计私以害公?欲谨其出入同于官府,则钩校靡密,上下相遁,其害又必有甚于前所云者,是以难之而有弗暇耳。今幸数公相继,其爱民虑远之心,皆出乎法令之外,又皆不鄙吾人以为不足任,故吾人得以及是,数年之间,左提右挈,上说下教,遂能为乡闾立此无穷之计,是岂吾力之独能哉?惟后之君子视其所遭之不易者如此,无计私害公以取疑于上,而上之人亦毋以小文拘之如数公之心焉,则是仓之利夫岂止于一时,其视而效之者,亦将不止于一乡而已也。因书其本末如此,刻之石以告后之君子云。”

校 注

1 似应为“汉之陆贾奉使于南越”。

2 “伊”疑为“仍”之误。

3 “阴”疑为“期”之误。

4 “目下汗”似为“日下汙”之误。

5 似应作“煦枯”。

6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四》作“无那愁肠日九回”。

7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四》作“离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8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四)作“逐鹿师还神器定”。

9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四》作“海门最是潮头急”。

10 道光鄢调元《十闽名胜笺 卷一》作“云来隐巉嶷”。

11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作“长笑观大荒,尘襟尽冰释”。

12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作“解衣恣磅礴”。

13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作“极目送斜晖,遥遥海天碧”。

14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二》及乾隆黄任《鼓山志 卷十》均作“郡楼赡东方”。

15 乾隆黄任《鼓山志 卷十》作“素尚自幽独”。

16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二》作“今朝复何如”。

17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二》及乾隆黄任《鼓山志 卷十》均作“褰裳陟遥颠,万象能俯视”。

18 上述《闽都记 卷十二》及《鼓山志 卷十》均作“城中十万家,嚣喧不到耳;郊原与市廛,琐碎如聚米”。

19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一》作“其品堪第一”。

20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十一》作“别有真香与味色”。

21 道光鄢调元《十闽名胜笺 卷一》作“游席帽山二首之二”。

22 道光重刊明王应山《八闽名胜笺 卷一》作“灵境閟绝顶”。

23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七十七》作“既日进诸生而告之以古昔圣贤学文学之意”。

24 乾隆(福州府志。学校》作“科举废,后生无所事耳目”。

25 乾隆《福州府志 学校》作“小有才者溺愈深”。

26 乾隆《福州府志 学校》作“是虽明时崇儒重学之意”。

27 乾隆《福州府志;学校》作“曾子”。

28 乾隆《福州府志。学校}作“磔裂破碎于毛、郑、贾、马、王、范之徒”。

29 乾隆《福州府志。学校》作“闻乎其音容者乎”。

30 道光鄢调元《十闽名胜笺 卷二》作“层峦连近郭,占胜有招提;宿雾昏金像,飞泉溅石梯”。

31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秀出巫山十二重”。

32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桃源春尽落花浓”。

33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凤鸾一啸最深处,仙客楼台何处逢”。

34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古柏千年在”。

35 康熙重刊《杨龟山先生集 卷三十九》作“解衣归卧玉琐碎”。

36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题作“幔亭峰”。

37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更无裀幕空中举”。

38 上述《武夷山志 艺文》作“松篁闲锁一溪云”。

39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二》作“追寻唤渔舠”。

40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才既非时用”。

41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喷薄鸣铁笛”。

42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九十五》作“弄舟绿碧涧”。

43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王馆莓苔生古愁”。

44 乾隆麓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白马瑶鞭在何处”。

45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幔亭空说当年事”。

46 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 艺文》作“乾鱼犹记同亭祀”。

47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作“雄镇斡维东”。

48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二》作“道人不作荒台梦”。

49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二》作“鼓楼岩下水潆洄”。

50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二》作“非渔艇不济”。

51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二》作“千载猿鹤友”。

52 光绪续修《浦城县志 艺文》作“爽气净尘氛”。

53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作“泉硖”。

54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作“复此得清响”。

55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一百》作“俯槛铿琳璆”。

56 嘉靖《建宁府志 学校》作“惟兹攸居”。

57 嘉靖《建宁府志 学校》作“请固辞”。

58 嘉靖《建宁府志 学校》作“谕勉愈力”。

59 嘉靖《建宁府志 学校》作“而寖朽以弊也”。

60 嘉靖《建宁府志 学校》作“夫缮修一役耳”。

61 康熙重刊《杨龟山先生集 卷二十四》作“吴元实”。

62 康熙重刊《杨龟山先生集 卷二十四》作“孟子亦曰”。

63 康熙重刊《杨龟山先生集 卷二十四》作“溉其文,茹其实”。

64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不惟昧先王梦龄之义”。

65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才有尽而志可踬乎”。

66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斯虽未敢上比于春秋”。

67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抑又闻之”。

68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为天下国家,可徒用其才智之所及哉”。

69 光绪重修《浦城县志 艺文三》作“体公之心而立其志,诵公之书而笃其学”。

70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七十六》作“予惟姚侯之所以教其人”。

71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七十六》作“则庶几无负于侯之教,而是邦风俗之美,亦将有以异于往时矣”。

72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天必生大圣大贤以当之者”。

73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人心无所为主”。

74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仍增置弟子员”。

75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举而措之国家天下则为事业”。

76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公之在考亭也”。

77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则圣人复起”。

78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如用之困,当尽天地之变,酌古今之宜。”

79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韦斋先生之仕国也”。

80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正学一脉”。

81 道光《建阳县志 坛庙》作“考亭西北隅有山曰云谷,晦庵在焉,侯亦为之起废”。

82 咸丰重刊《朱文公集 卷七十六》作“化为浮埃聚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