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档案】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乃超,杨靖宇为其常用化名。抗日名将。
籍贯:河南确山。
英雄历程: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领导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赴东北担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1931年,历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
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战死。
【英雄荣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
杨靖宇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私塾读书时刻苦努力,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他身材比同龄人高大,在学校见到有人欺负弱小同学,他必将伸手援助,很多调皮的“坏”都怕他。
有一天,杨靖宇正在学校学习,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几个兵痞在打学校的一个老师,很多学生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一个兵痞盛气凌人地说:“怎么啦?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打!”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师。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从此事足以看出杨靖宇的勇敢和正义。
1927年,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时期,北伐一路进军河南。****河南省委为配合北伐,派杨靖宇回确山任县农民协会会长。他毅然辍学返乡,从事组织、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
当时农协只有刀矛,没有枪,工作开展很困难。杨靖宇灵机一动,巧设一计,引诱一个军阀部队士兵出来后,突然冲上去只身夺枪。那个士兵追赶时,杨靖宇便掏出准备好的银元丢在后面,说:“这是你的路费。”那个士兵得到钱便开了小差,确山县农协就此得到第一支枪。
断粮仍驰骋,孤胆凭纵横
1936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他率部长期转战东北大地,不断打击日伪军,威震东北,却招致敌人的痛恨,更加疯狂地“讨伐”。
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杨靖宇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两名警卫员下山找粮,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日寇从遗体上搜到杨靖宇的印章,估计他就在附近山上,于是加紧封锁各条道路。
第二天下午,杨靖宇等不到战士,明白了一切。他孤身一人到三道崴子路边,碰到几个打柴人,这个时候他还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给了一个打柴人一些钱,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这几个打柴的人中,有一个人是伪满的“牌长”,回村便告密。“讨伐队”迅速开到,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杨靖宇决定和敌人以死相捕,经过数小时激战,他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要害,壮烈殉国。
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残暴的侵略者被他震惊和折服了。当年杀害杨靖宇的岸谷隆一郎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并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
【英雄无悔】
为了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杨靖宇不为日寇高官利诱,对祖国赤胆忠心,真正做到了“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他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斗争精神,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将军牺牲了,他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楷模广为传颂,英雄的忠魂永远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