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档案】
陈嘉庚(1874~1961),华侨企业家,爱国人士。
籍贯:福建厦门。
英雄历程:
1907年加入同盟会;
1912~1920年,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
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28年5月3日,并成立济南惨案筹赈会,任会长;
1938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号召救国捐款和抵制日货;
1938年,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简称南洋总会),历任会长;
1939年,慰问延安边区军民,抗战胜利后创办《南洋日报》;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
【英雄荣誉】
******评价:“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他是一个兴学报国的实业家
陈嘉庚早年随父亲陈杞柏在新加坡经营“顺安号”米店,后因米店歇业,陈嘉庚便开始自立门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首先开设了“新利川黄梨厂”,又继承遗产“日新公司”。由于经营有方,获利丰厚,他又涉足橡胶种植业。
经过20年的发展,陈嘉庚的产业以橡胶园,生胶厂和胶品制造厂三个产业发展为主。另外,他还经营菠萝罐头、冰糖、肥皂、药品、皮革等十余种产业,其经济势力称霸整个马来西亚半岛。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其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后来,为了维持厦大,他真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
陈嘉庚对兴学育才竭尽全力,但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他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又暗,办事不便;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但他十分怡然。
晚年,他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正如他在的个人自传中写道:“我之个人家庭,年不过数千元,逐月薪水足以抵过。在集美建一住宅,不上一万元,他无所有。”
投身政治,积极抗日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内的革命活动。在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陈嘉庚担任福建“保安会”会长,筹款支援福建,稳定了当地局势。
济南惨案发生后,陈嘉庚积极筹款救济难民,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战争全面爆发,他在新加坡成立南侨总会,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内的抗日力量。
陈嘉庚坚持抗日到底,针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方案,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著名提案。此举振奋了全国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的心,对当时重庆的主战派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并且抵制******召开的国民大会,指出******“一夫独裁,遂不惜媚外卖国以巩固地位,消灭异己,较之石敬瑭、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诸贼,有过而无不及”。
1947年,又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1949年,陈嘉庚应******的邀请,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英雄无悔】
当民族成败存亡、千钧一发之际,陈嘉庚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天空中那颗“陈嘉庚星”的光芒照耀着苍茫大地。他一生俭朴生活,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却致力于兴学救国、援资抗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他的精神如同在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海内外迎风飘扬。
64.陈潭秋——不达成功誓不休
【英雄档案】
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籍贯:湖北黄冈。
英雄历程: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参与创办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与恽代英、董必武等创办《武汉星期评论》;
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年7月,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组织部长;
1927年4月,在****五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27年后,历任江西********、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中央组织部秘书;
1930年9月,任****满洲********,后任****江苏省委秘书长、组织部长;
1933年,历任****福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江西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等职;
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六大;
1937年,任****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2年,被国民党逮捕;
1943年9月27日,被国民党杀害。
【英雄荣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立志终生为民众办事的才子
陈潭秋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是同学眼中的“才子”,他不仅酷爱文学,还精通英语,同时也以校内运动健将,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五四运动”中,他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
大学毕业后,陈潭秋担任了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他以教师身份掩护革命活动,发动学生反对封建式的管教。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人在武昌抚院街寓所里秘密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组。陈潭秋决定全力以赴走上革命道路,并立下誓言:“我定要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终生!”
“二七”大罢工后,陈潭秋遭通缉,转赴安源从事职工教育。他不顾自己安危,在电源煤矿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还以诗的形式鼓动矿工。他所写的《五一纪念歌》曾在当地矿工和小学生中广为传唱:五一节,真壮烈,世界工人大团结!发起芝加哥,响应全世界。西欧东亚与美洲,年年溅满劳工血!不达成功誓不休,望大家,齐努力,切莫辜负五一节!
1939年9月,陈潭秋任****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陈潭秋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逼迫他声明“脱党”。他始终坚贞不屈,痛斥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正气凛然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伤痕是他的勋章
陈潭秋出身书生但没有迂腐之气,家境优裕却无纨绔作风,愿与穷工人交朋友,敢持枪上火线。他是有记者、党务干部、战士几重身份的开天辟地者,让人无不由衷地表示敬佩。
在1935年从闽西突围的途中,面对国民党军围追堵截,陈潭秋以游击战与国民党周旋。有一次,陈潭秋带着一个加强营翻越武夷山西进,路上连遭敌正规军和民兵团的截击。在指挥战斗中,陈潭秋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耳,滚下悬崖时又摔伤了头部,因无法及时治疗,陈潭秋的右耳从此缺损了一块。
此后,陈潭秋无论走到上海、莫斯科、新疆,与他见面的人都会发现其右耳缺损了一块。在血与火的年代里,人称“伤痕是战士最光荣的勋章”。很多人与陈潭秋第一次见面,看到他头部的伤残便马上肃然起敬,知道这是一位弹雨中冲杀出来的老战士。
陈潭秋临危不惧的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42年,他和毛****、林基路等共产党员一起,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盛世才公开投靠******后,陈潭秋向党中央建议将在新疆工作的干部调回延安,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他组织在新疆的共产党员整风学习,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共产党员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随时可能被捕,要坚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意志。
在狱中,国民党特务和打手连续数十天对陈潭秋进行拷打,使用压杠子、灌辣椒水等酷刑,遍体鳞伤人的陈潭秋始终不叫一声痛。每一处伤痕就代表着他对革命事业所做的功绩。
【英雄无悔】
陈潭秋曾寄语新疆青年“以骆驼的负重任、任劳任怨的精神为模范,锻炼成百折不挠,刚强无匹的战士”。他自己就是一只负重前行的革命的“骆驼”。他出身书生但没有迂腐之气,家境优裕却无纨绔作风。在残酷的斗争岁月里,为革命操劳奔波,与穷工人交朋友;持枪上火线身负重伤;他身陷囹圄,不卑不亢,从容应对;他有着铁一般的意志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