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社交的“含羞草”就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并能和不同职业、身份、年龄、性别、种族的人进行无障碍地沟通。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广交朋友的第一步是先要摆脱羞涩,勇敢地和任何人谈论任何适宜的话题。
1960年10月的一天,在报社办公室里那张工作人员任务单前,戴维·科宁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把那一行字看了几遍:
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
这不是非分之想吧?科宁斯成为报社成员才几个月,还是一个新手呢,怎么会给他如此重要的任务?科宁斯拔腿去找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停住手中的活,冲科宁斯一笑:“没错,我们很欣赏你采访那位哈伍德教授的表现,所以派给你这个重要任务。后天只管把采访报道送到我办公室来就是了,祝你好运,小伙子!”“祝你好运”,说得轻巧,科宁斯觉得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前总统夫人,她不但曾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共度春秋,而且有过不凡之举,而科宁斯觉得自己只是个毫无名气的毛头小伙子。
科宁斯急匆匆地奔进图书馆,寻找所需要的资料。科宁斯认真地将要提的问题依次排序,力图使其中至少有一个不同于她以前回答过的问题。最后,科宁斯终于成竹在胸,对即将开始的采访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
采访是在一间布置得格外别致典雅的房中进行的。当科宁斯进去时,这位75岁的老太太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他了。一看见科宁斯,她马上起身与他握手,她那魁梧的身躯、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科宁斯在她旁边落座以后,便率先抛出一个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发觉哪一位最有趣?”
这个问题提得好极了,而且科宁斯早就预估了一下答案:无论她回答的是她的丈夫罗斯福,还是丘吉尔、海伦·凯勒等,科宁斯都能就她选择的人物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
罗斯福夫人莞尔一笑:“戴维·科宁斯。”
科宁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选中我,开什么玩笑?
“呃,夫人,”他终于挤出一句话来,“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交往,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她非常感慨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手缩脚的地步,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小天地中。后来我强迫自己欢迎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强迫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新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科宁斯对罗斯福夫人一个小时的采访转眼结束了。她在一开始就使他感到轻松自如,整个过程中,他无拘无束,十分满意。
这篇采访报道见报后获得全美学生新闻报道奖。然而科宁斯最重要的收获是:罗斯福夫人教给他的人生哲学——广交新友,走向生活。多年来,这一直是科宁斯的座右铭。
摒弃羞涩的社交态度,同时也应对自己充满信心地自我表现。一些人总以为工作时多一份勤奋就等于多一份成功的可能,然而如果不敢表现自己的才干,那么再多的苦干最后也只能为自己赢得“劳动模范”的称号。
毛遂自荐的故事在历史上很有名。
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一日平原君要到楚国去说服楚王出兵救赵,要在门客中挑选20名随从,要求文武全才。挑来挑去只挑了19人,还差一名。这时毛遂出来自荐,他说:“公子看,我能不能凑个数啊?”
平原君不识此人,以为他没有什么才能,就说:“我听说具有才能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的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中一样,锥尖马上会扎破口袋露出来。如今先生在我这里呆了3年,我不知道你,看来你没有什么本事,跟我去有什么用呢?”
毛遂答道:“公子您一直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我的才能怎么能像锥子一样露出来呢?”平原君于是同意让毛遂陪同自己去楚国。在那里,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国。平原君被毛遂的才能折服,从此把毛遂奉为上等门客。
毛遂在恰当的时机将自己推销出去,获得了主人的常识。
赢得机会、赢得人脉先从不做社交“含羞草”开始,要知道,在人际交往中落落大方总比“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成功得多。
拿出一点勇气来行动
在马林果战役的前夕,拿破仑坐在营帐里,凝视着面前摊开的一张意大利地图。他把四枚钉子按在地图上,一边挪动钉子,一边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一切都好了,我要在这里抓住他!”
“抓住谁?”身旁的一个军官问道。
“墨拉期,奥地利的老狐狸,他要从******回来,路过都灵,回攻亚历山大里亚。我要过河,在塞尔维亚平原迎着他,就在这儿打败他。”拿破仑的手指向马林果。
但是,马林果战役打响后,法军受到敌军强有力的抵抗,只剩招架之功,拿破仑精心筹措的胜利眼看就要成为泡影。
正在法军败退之际,拿破仑手下的将领德撒带着大队骑兵驰过田野,停在拿破仑站着的山坡附近。队伍中有一个小鼓手,他是德撒在巴黎街头收留的流浪儿,在埃及和奥国战役中一直在法军中作战。
当军队站住时,拿破仑朝小鼓手喊道:“击退兵鼓。”
这个孩子却没有动。
“小流浪汉,击退兵鼓!”
孩子拿着鼓枪向前走了几步,朗声说道:“啊,大人,我不知道怎么击退兵鼓,德撒从来没有教过我。但是我会敲进军鼓,是的,我可以敲进军鼓,敲得让死人都排起队来。我在金字塔敲过它,在泰泊河敲过它,在罗地桥又敲过它。啊,大人,在这里我可以也敲进军鼓么?”
拿破仑无可奈何地转向德撒:“我们吃败仗了,现在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打败他们!要赢得胜利还来得及。来,小鼓手,敲进军鼓,像在泰泊河和罗地桥一样地敲吧!”
不一会儿,队伍跟着德撒的剑光,随着小鼓手猛烈的鼓声,向奥地利军队横扫而去,他们不惜流血牺牲,敌人被打得节节败退。德撒在敌人的第一排子弹中就倒下了,但是队伍并没有动摇。当炮火消散时,人们看到那个小流浪儿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笔直地前进,仍旧敲着激昂的进军鼓。他越过死人和伤员,越过营垒和战壕。他的脚步从容不迫,鼓声激昂有力,他以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总有一些缺乏自信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踌躇不前,拿不出一点行动的勇气。在他们看来,那些事儿是经年累月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就能改变的。其实,不去做又怎知不可能呢?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花园中摆着一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40厘米,高度有10厘米。到花园的人,不小心就会碰到那一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回答说:“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儿。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与其挖这块石头,还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已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孩子他爸爸,花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丈夫回答:“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因为那块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第二天一早,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她下定决心,即使是花上三天三夜的工夫也要把这块石头撬出来搬走。但谁都没想到,几分钟以后她就已经把石头撬松并挖了起来。看看大小,这块石头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之前家人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许多难题也许也正像这块巨石一样,表面看起来很沉重,难以解决,其实并非如此,有可能只是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某医院五官科诊室里同时来了两位病人——卡拉特和莫斯里,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卡拉特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莫斯里也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卡拉特得的是鼻癌,莫斯里长的是鼻息肉。卡拉特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莫斯里却住了下来。卡拉特的计划是:去一趟埃及和希腊,以金字塔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希腊参观一下苏格拉底雕像;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0条。
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这20个愿望。卡拉特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埃及和希腊。第二年,他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自学考试,成为哈佛大学哲学系的一名学生。现在卡拉特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莫斯里在报上看到卡拉特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于是打电话去问卡拉特的病情。卡拉特说:“我真的无法想像,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
莫斯里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埃及和希腊的事,他早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马克·杰弗逊说:“一次行动足以显示一个人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能够及时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善于行动的大师。
去过清华大学的人一定会注意到日冕上面的几个字——行胜于言。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奋勇向前,迈向辉煌。
这就是行动的哲学。
某日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
“给孩子报名?”登记小姐问。“不,自己。”老人回答。小姐愕然,屋里那些年轻人也愕然。老人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都叽叽咕咕,我挺着急,想听懂他们的话。”“您今年高寿?”小姐问。“68岁。”“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那时已70岁了!”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岁吗?”
言毕,众皆无语,姑娘更是在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是的,这位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70岁。差别是:一个可能开心地在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
行动永远不会太晚,只怕你没有勇气。
多一点行动的勇气,会多一分收获的可能,增一点成功的自信。
第三节 构筑自信的方法
不要妄自菲薄
至少有95%的人,其生活多多少少受到自卑感之害而妄自菲薄,数百万不能成功与幸福的人,也受到自卑的严重阻碍。
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由于我们在技术上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我们有不如人的感觉。
不如人的感觉,产生的原因只有一种:我们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们这样做,毫无疑问,只会带来低人一等的感觉。因为我们假设应该以某些人的“标准”来向他们看齐,我们就会觉得忧虑、不如人,因而下个结论说我们本身有毛病,然后这个愚昧推理过程的逻辑结论是:我们没有“价值”,我们不配得到成功与快乐。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场内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不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雷切尔·卡林说:“很多失败者恰恰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身具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其实就是自信地走你自己的路。”
生存在现代社会里,要把自己经营得好,第一项必备的绝技就是要相信自己。
名作家杏林子有本《现代寓言》,里面有个故事很好。
有一只兔子长了三只耳朵,因而在同伴中备受嘲讽戏弄,大家都说他是怪物,不肯跟他玩。为此,三耳兔很是悲伤,时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他终于做了决定,把那一只多出来的耳朵忍痛割掉了。于是,他就和大家一模一样,也不再遭受排挤,他感到快乐极了。
时隔不久,他因为游玩而进入另一片森林。天啊!那边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只耳朵,跟他以前一样!但由于他已少了一只耳朵,所以,这里的兔子都嫌弃他,不理他,他只好怏怏地离开了。从此,他领悟到一个真理:只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就是错!
这个寓言提醒了人们,对很多事情不要太多担心,不要让自己经常处于不快乐之中。事实上,这皆起因于自我认知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