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商决定成败
6203700000035

第35章 自我解压:轻松上阵会走得更快 (4)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高原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东海口的鱼。一个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远那么长那么久。另一个年轻人却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勇气固然重要,但凡事应该量力而行。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有梦想。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但梦想也需要切合实际。一些不成功的人容易陷入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好高骛远者往往是把自己的目标设计得高入云端,而根本不知道应该把理想与自己的实际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联系起来。

量力而行容易取得实际的成效,并因此而增强自信心。

同时,量力而为也不会使人因达不到既定目标而垂头丧气。

人们在制定计划与行事之前,应把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当时状况考虑进去。否则,不顾一切只会带来挫折,除失败之外,还会有什么在等待那些人呢?

宠辱不惊

日本有个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台湾著名作家林新居撰写的《就是这样吗?》颇为感人。

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竟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常常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反映了白隐的修养之高,道德之美。

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一次关键的电视辩论中,竞选对手卡特抓住里根当演员时的生活作风问题,发起了蓄意攻击。

里根丝毫没有愤怒的表示,只是微微一笑,冷静而又诙谐地调侃说:“你又来这一套了。”

一时间,听众哈哈大笑,为里根的精彩回答鼓起掌来。这样,卡特反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里根则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了大选的胜利。

宠辱不惊是智者为人处世的一种境界,同样亦是胸怀宽广之人才有的气魄。面对羞辱能够气定神闲,这需要很大的自控力,而在成功之时的谨慎与不得意忘形更需要超人的自制力。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

在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变为愤怒的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做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六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没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胜利者。当他遇到难以接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大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

世上有许多事情的确是难以预料的,成功常常与失败相伴。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这样,面对挫折或失败,也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一样, 中了举却惹出祸端。

人要有经受成功、战胜失败的精神防线。成功了要时时记住,世上的任何一样成功或荣誉,都依赖周围的其他因素,绝非你一个人的功劳。失败了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样就会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佛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那么你的心胸自然就能如同天空一样广大。无论荣辱悲喜,成败冷暖,只要心胸放大,自然能做到风雨无惊。

胸怀宽广

时常有压力感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胸怀不够宽广造成的。对待他人不够宽厚,或睚眦必报,都只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包括负疚感。人生在世,何不尝试原谅他人,把心胸放得再宽广一点呢?

唐代娄师德,器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时,就装着没有听到。有人转告他,他却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你的名字骂!”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有人还是不平,仍替他说话,他说:“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动你来告诉我。”有一天入朝时,因身体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 “好似老农田舍翁!”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当呢?”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有这样一个人,他住在荒僻的山区,每星期用六天的时间工作,第七天他就去当传教士,向邻近的一些山民传道,而他所得到的惟一回报便是山民的奉献。有一次,他带6岁的小女儿去做礼拜,在他讲道的小教堂门口摆着一张桌子,走进教堂时,这个小女孩看见桌上放着一只奉献袋,她父亲伸手从衣袋里掏出五毛钱,放进奉献袋里,这时还没有一个山民到。礼拜做完之后,山民一一离开了,传道者和他女儿最后离开。走到门口,父女俩都很想看看听众今天共奉献了多少钱,结果呢,从奉献袋拿出来的,只有他所放进去的五毛钱。

“爸爸,你知道吗?”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传道者的女儿说,“如果你能多放进去一点,你现在就能多拿到一点了。”

胸怀宽广的人把别人的错误淡忘,只记得他人的善行,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个拥有宽容之心的人,能“饶恕”一切冒犯的人,还有什么会比这个更能彰显心胸的广博呢?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有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

多一点宽恕,心灵便会多一份宁静,与崇高相伴,我们也就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都说一个没有大胸襟的人不会成大事,确实如此。

如果一个人整天只对鸡毛蒜皮计较,那他心里还有什么地方能放得下伟大与卓越呢?

活在当下

有一个制造各式各样成衣的商人,由于经济不景气的波及,生意大受影响,因此他整天心情郁闷,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妻子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十分担心,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于是他前往医院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说: “怎么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成衣商人说: “可不是吗!”心理医生开导他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数数绵羊吧!”成衣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过了一个星期,他又来找心理医生。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不振了,心理医生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成衣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呀!还数到三万多头呢!”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成衣商人答: “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三万多头绵羊有多少毛呀,不剪岂不可惜?”心理医生于是说: “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成衣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来了,这三万头羊毛所制成的毛衣,现在要去哪儿找买主呀!一想到这儿,我就又睡不着了!”

谁都知晓做人做事要为未来谋划,但若是你考虑得过多、过远,这倒反而成为你的压力了。

未来的事情充满太多的变数与不确定,不是完全在我们的把握之内,何苦把大把的宝贵时间浪费在为明天的忧愁之上呢?

“昨天”的事已是既定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把握今天,做每一个“当下”该做的事。

一位女作家写道:“十八岁就应该谈恋爱。十八岁,应该是谈恋爱的时候,我错过了,后来年纪稍长,再谈恋爱,却怎么样也揣摩不出十八岁的恋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十八岁的男女孩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事呢。一个人到了二十八、三十八岁,才第一次谈恋爱,只怕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那年轻纯情的一面。为何没有在十八岁时去谈恋爱,我的一生,就此留下一个无法追回的遗憾。”

做今天该做的事,而不用费心想明日的午餐,你的压力就会大为减少。也许有些爱自找麻烦或杞人忧天的人会认为以上做法极其荒谬,觉得一个对未来抱着信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要为明天忧虑的。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一位枭雄,就是这么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仍感慨人生苦短,还是要活在当下。因为“昨天”、“今天”、“明天”三者相较,永远是今天最宝贵,最有值得我们努力的价值。

一个男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他的妻子不住地劝慰他。

男人“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说:“老婆,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是我们家哪有钱还债啊!”

妻子说:“睡吧,别胡思乱想了,想死你也是还不上债啊!”

丈夫说:“那个债主很凶,如果我不还钱给他,他一定不会罢休。老婆,我该怎么办?”

妻子又说:“先睡吧,或许明天早晨一起来,我们就有办法了,说不定我们会弄到钱还债的。”

丈夫焦虑地说:“不行啊!要是还不上债,明天我就等着挨凑吧!”

妻子实在忍不住了,爬上房顶,对邻居家的债主大声吆喝:“唉!告诉你,我丈夫明天就该还债。但是你听清楚,我丈夫没钱,明天仍然还不了你的债!”

说完妻子回到家里,对丈夫说:“你快睡吧,这回睡不着觉的该是他了!”

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忧愁就能改变结果,为何要为不确定的明天让今天也不快乐呢?

活在当下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更是明智的生活法则,活在当下是对付压力与忧虑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