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御药院方
6228600000023

第23章 治杂病门(2)

若有前证,或脏腑稍实,宜间服擒虎散三两服,疏导肠胃中涩滞郁积毒瓦斯。

没药 当归 黑牵牛(生) 大黄(各一两) 甘草(生一钱)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匕,用皂角刺七个,捶破隔宿,以酒一升浸之,来日取酒一盏,更加水一盏,内栝蒌子七粒,同煎至十分,去滓,取及盏内八分许,放温服,远以后服,以利为度。

何首乌散

治风痒疮,揉之汁出。

何首乌(四两)

上为粗末,每用水一大碗,入艾叶半抄,煎至半碗,入药末一大匙,再煎三两沸,去粗热洗,拭干后,敷贴艾煎膏。

镇肝丸

治瘰 结核肿硬,令内消。

皂角六挺(去皮弦,内二挺涂酥炙黄,二挺用陈皮末二两水调涂皂角上,炙,二挺用青皮末二两水调涂皂角上,炙黄)

上为细末,用精羊缕肉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五六十丸,温水下,临卧食后。

治瘰 结核,肿硬不消,疼痛,宜服之。

麝香(半钱,研) 枳壳(去穰,二钱半,麸炒) 白丁香(二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温酒半盏调匀,食后,日进一服。

淋渫吴茱萸汤

治风毒疮久不瘥。

吴茱萸 川乌头(生用,不去皮) 蛇床子 桂(各一两) 荆芥穗 附子(生,不去皮。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半碗,煎三两沸,去粗,用帛子蘸药淋扫患处,临卧频频用之,后用枫香散。

枫香散

治诸风毒疮,发痒白屑起。

枫香脂 大黄 轻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生油调稀,擦患处。

滕子丸

治肠癖下血,痔漏结核疼痛。

藤子(一个重七钱者,酥炙,和皮用) 茴香(炒) 皂角刺(烧存性) 皮(烧存性) 枯白矾 白附子(炮) 枳壳(麸炒黄,去穰) 樗皮(焙干。各半两) 乳香(二钱半)

上件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下,食前。如有痔疮疼痛,醋研五七丸,津唾涂患处。

治漏药

独角仙(一个,河南地分出,火炙去壳) 甜葶苈 砒(各半两,同研)

上件同细末,炼蜜为铤子。每用临时觑疮口大小,旋捏作锯,任于疮口内,其虫俱出,实时见效。

地榆散

治足胫湿毒,肿满,按之不起。

地榆 荆芥 蒴 苦参(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二两,水三大碗,煎三五沸,去粗,避风处热淋洗患处,冷即再温。

消肿木香散

治湿毒肿,皮肉色不变。

木香 当归 射干 莽草 黄柏(另为末) 大黄(各等分)

上件为细末。每用药一大匙,入白面一匙头,淡醋调稀,慢火上熬令稠,摊在纸花子上,贴患处,勿令大干,另换新药,一日四五次。

葶苈木香散

治湿热内余,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泄,膝胫肿满。

葶苈(一分,微炒香) 木香(半钱) 茯苓(一钱,去皮) 桂(一钱) 猪苓(一钱,去皮) 泽泻 木通 甘草(各半两) 白朮(一两) 滑石(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

葶苈丸

治脾胃受湿,流于四肢,足胫浮肿,小便涩少,宜服此。

苦葶苈(半两,微炒,研细) 郁李仁(去皮,研) 赤茯苓(去皮心) 桑白皮(锉,炙。各三分) 黑牵牛(生,取头末半两) 汉防己 川羌活 陈橘皮(汤浸,洗去白,焙干) 泽泻(各二分) 白朮(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噙化荜澄茄丸

专治鼻塞不通。

荜澄茄(半两) 薄荷叶(三钱) 荆芥穗(一钱半)

上为细末,糖霜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时时噙化咽津。

槟榔汤

治湿毒,香港脚肿满,小便涩。

槟榔(锉,二两) 桑根白皮(三两) 黑豆(半升)

上件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不拘时候。

接骨乌金散

半两钱一百之陌(醋淬碎) 锦纹水蛭(半两,炒水尽,烟使不利) 南乳香(二钱,另研) 自然铜(醋淬碎,半两) 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温酒少许同调服之。如损在腰上食后服,腰下食前服。

如筋骨无伤,药即吐出。无忌。此药神验,不可尽述。

干洗头香白芷散

香白芷 王不留行(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用干掺头发内,微用力擦,去垢腻后,用篦子刮去药末。

芎散

治外伤风冷,鼻塞气息不通,闭闷。

芎 槟榔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白朮 麻黄(去根节)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 肉桂(去皮) 甘草(炙微赤) 杏仁(汤浸,去皮尖,微炒。以上各等分)

上件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二钱,切作片子,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通开散

治脑风鼻息不通,不闻香臭,或鼻流清涕,多嚏,肩项拘急,头目昏痛,风府怯寒。

原蚕蛾(瓦上炒,令黄) 白附子(炮) 苦参 益智(去皮) 蒺藜子(炒,去角) 干薄荷(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腻粉散

治皮肤受风邪,发作痒痛,诸疮。

腻粉(二钱) 藜芦末(半两) 野狼毒末(三钱)

上件三味拌匀,每用干擦患处。

金针散

治久痔及肠风下血疼痛,诸药不瘥者。

皂角刺(赤红者,炙) 破故纸(杵碎纸上炒香,各等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食前服。

木香枳壳丸

治肠风,痔疾下血。

木香(二两) 商枳壳(麸炒,去穰) 黄 熟干地黄 当归 防风(各四两) 槐角子(一斤,炒)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候,精米饮下,温酒亦得。

威灵仙散

治腰脚痛。

威灵仙(生用,不以多少)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逐日微利为度。

搜风润肠丸

治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硬。

沉香 槟榔 木香 青皮(去穰) 陈皮(去穰) 京三棱 萝卜子(炒) 槐角(炒)

商壳(麸炒,去穰) 枳实(麸炒,去穰) 木通(各半两) 郁李仁(一两,去皮)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后煎木瓜汤下。常服滋润肠胃,导化风气。

冲开散

治关格不利,上焦有热,胸中痞闷,小便涩少或不通。

赤茯苓(去皮) 人参 陈皮(去白) 木通 槟榔(各一两) 青皮(一分)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以小便通利为度。

淋渫蒴汤

治风毒香港脚, 膝 痹肿,行履不得,皮骨如小虫行,宜淋渫。

茄秸 蒴 蒺藜子 苍耳 海桐皮 柳木蠹末 柴胡 茯苓皮 水红(以上各半两)

上九味锉碎,每用药四两,以水五碗煎取三碗,去滓淋渫,慎避风冷。

干荷散

治****肿痛,湿润瘙痒及阴痿弱。

牡蛎粉 蛇床子 干荷叶 浮萍草(各等分)

上为粗末,用筛罗,每用两匙,水一大碗,同煎三五沸,滤去滓,淋渫洗,避风寒。

还童散

外固壮阳气。

丁香 麝香叶 官桂(去粗皮) 露蜂房(烧烟尽) 川椒(去白,微炒) 牡蛎(烧)

吴茱萸(炒) 零陵香 木鳖子(去皮) 马蔺花 韶脑(另研) 白矾灰(以上各一两) 紫梢花 蛇床子(各二两)

上件为粗末,每用药三匙,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滤去滓,乘热熏,俟汤通手时,自少腹以下淋浴,临睡用。

百花散

补元阳,通血脉。

百花窠(烧烟尽为度) 蛇床子(炒,令焦黄,各二两) 零陵香 麝香叶(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两大匙,水三大碗,煎三五沸,乘热淋洗,临卧用,避风寒。

无碍丸

治脾病横泄四肢。

大腹皮(二两) 蓬莪朮 京三棱(皆湿纸裹煨熟。各一两) 木香(麸裹煨熟,半两)

槟榔(生一两) 加郁李仁(水浸,去皮,一两)

上为细末。炒麦 ,捣粉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加脑子收阳粉

治一切虚汗、盗汗、自汗及漏风等,诸证汗泄不禁,服诸药不能止者,并宜用之。

麻黄根 本 白芷 牡蛎(烧) 龙骨(各半两) 米粉(二两) 脑子(半钱)

上为细末。研搅匀,以纱帛包药,于汗处扑敷之,汗止为度。

木瓜丸

补益壮筋骨,治腰痛。

牛膝(二两,温酒浸,切,焙) 木瓜(一枚,去顶、穰,入艾叶一两,蒸熟) 巴戟天(去心) 茴香(炒) 木香(各一两) 桂(半两,去皮)

上件为细末,入熟木瓜并艾,同杵千下,如硬更下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下。

引水散

治小水秘涩不快,或不通,及肿满香港脚,一切湿证。

石燕子(一双,醋淬) 海马 海蛤 滑石 琥珀 赤茯苓 川木通 通草 越桃(炒,系山栀子仁) 泽泻 猪苓(去黑皮) 车前子(微炒) 茴香(微炒) 瞿麦穗 扁蓄 苦葶苈(纸衬炒) 忘忧根 木香 白丁香 鬼棘针(以上各一两)

上件二十味,除石燕子、海马外各一两,同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灯心三十茎同煎,取清汁八分,内麝香一字拌匀,放温,食前服,麝香少许亦可。

海金沙散

治小便淋涩及下焦湿热,气不施化,或五种淋疾,癃闭不通。

海金沙(研) 木通 瞿麦穗 滑石(研) 通草(各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一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灯心二十根,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管仲散

治肠风痔 。

管仲 红藤(各四两,上好者)

上件同为粗末,分作四服,用绵包作四裹,每服一包,上好酒一升,煎至五沸,温服,药滓收着,候四服药滓一处,用水一碗半熬至五沸,用小口器合内盛,放被儿内熏着疮门,就热通手洗,如虫子死后便不痒痛。

松节散

治闪扑筋骨肿痛。

松节 桑白皮 蚕砂 香附子 朴硝(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一两,水一碗半煎至一碗,热渫痛处。

人参汤

治脾气上攻,鼻塞不通。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腐) 陈皮(去白) 麻黄(去根节) 羌活(去芦头)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各半两)

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菖蒲散

治鼻窒塞不得喘息。

菖蒲 皂角(等分)

上二味捣为细散。每服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少时。

白蒺藜散

治腰痛。

白蒺藜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

熨烙当归散

治寒湿留注,腰腿疼痛,经脉逆滞,不得宣通。

防风(去芦头) 当归(去芦头) 本(去土) 独活(锉,去土) 荆芥穗 顽荆叶(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一两半,盐四两,慢火炒令热,用绢袋盛之,去痛处熨烙。

苦葫芦方

治诸痔疼痛不可忍。

苦葫芦子上一味,每用一钱,水一升煎十余沸,滤去滓,熏疮,冷热得所淋洗,隔一二日淋洗一次。

玉壶方

治三种瘿方。

海藻 昆布 雷丸 海带(各等分)

上件拣择极净,捣罗为细末,烧陈米饭,捣和为丸,如榛子大。每服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常令药力不断。

出油方白石脂上研碎,绢雀儿隔过,有油处掺定,用纸隔,熨斗熨过,如有颜色衣服亦不改色。

苦参丸

治肺毒邪热,头面生疮、生疥癣,并宜服之。

苦参上为细末,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米饮送下。

寻痛丸

走饮湿以后宜用,袭经络,除疼痛。

棕榈皮(烧存性,一两半) 皂角子仁(二两,炒) 当归(去芦头)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穿山甲(以上四味各一两) 木香(半两) 麝香(二两,另研)

上件同为细末,酒煎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候,温酒下,或木瓜汤下亦得。

琥珀散

治五淋涩痛,小便有浓血出。

琥珀(研) 海金沙(研) 没药 蒲黄(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浓煎萱草根汤调下,日进二服。

金刚骨丸

治五种腰疼。

萆 (锉) 菟丝子(酒浸软,另如捣泥,焙干秤) 金毛狗脊(去毛净,秤四两)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治时疫伤寒,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

虎杖(八两)

上为粗散,每用二两,水五碗煎五七沸,乘热淋渫。

治腰脚少力,疼痛无时及诸风气湿闭。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当归(各四两) 血竭 没药(各五钱) 木瓜 威灵仙防风(各二两) 石菖蒲 牵牛(各四两) 人参(三两) 全蝎 白花蛇(酒浸) 朱砂麝香 天麻(各二钱) 雄黄(三钱)

上件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浸木瓜酒送。

如意散

治疥疮时发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