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6229000000046

第46章 王国维为什么选择了自杀

王国维,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他对词曲的研究有独到的造诣,对古文字、古器物,甚至殷商制度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的考据,都有卓越的成就。他还精通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堪称一代国学巨擘。

在人们的印象中,他又是个卓尔不群的“怪人”:在清华大学研究院众多西装革履的教授中,他却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衫,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厚厚的圆眼镜后藤是一对充满忧郁的眼睛,活脱脱一个前清遗老;而到了讲堂上,他那双眸子里闪出熠熠光彩,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变成了深受学子们欢迎的学识渊博的导师。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位着名的学者,在他五十岁那年,正值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竟不明不白地投入颐和园的昆明湖中,自尽身亡。他的死,引起了学界的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

梁启超先生把王国维比作“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和为楚国“忧愁忧思”投江而死的屈原。并有二事可证:其一是他的遗书中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句。可视其为“殉清”誓言;其二是伪皇帝溥仪还赐谥“忠悫”予他,并为他举行了葬礼。王国维是为了“殉清”、“完节”而死。

许多人赞同此说,认为王国维是中国的传统的文人,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1923年,他被清朝重臣罗振玉引荐,当了清宫南书房行走,给废帝溥仪担提任“文学侍从”。还被加恩赏五品衔,破例允准他可在紫禁城内骑马。这个知遇之恩使他感铭肺腑。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废帝溥仪赶出北京时,他当时就想跳进神武门御河里“以身殉国”,可见他在思想深处早有“殉清”的打算。再加上他自杀的那年春天,北伐军进逼北方,势如破竹。听说湖南豪绅叶德辉被国民革命军杀了,又听说革命军要杀拖辫子的人。有人猜测说,王国维是怕自己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与其被杀,不如自杀,兴许还博得个“忠清”的美名。以保晚节。

然而,又有许多人认为此说不可靠。当溥仪逃到天津时,他并未随驾前往,也没有像郑孝胥等人那样效命于复辟阴谋,卖身给日本政客,而是潜心于学术研究之中,这实际上已经是“失节”了。另外,王国维认真研究过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对历史上的节士、遗老并不顶礼膜拜,说明他与清室的关系并不密切,不可能忠到“殉清”的地步,也不会愚到“完节”的程度。后来又听说溥仪“赐谥”是受罗振玉伪造的“王国维遣折”所骗而行,人们对“殉清”说就都持怀疑态度了。

其实,王国维死时,清亡已十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当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他亦从教做学问多年,殉的哪门子“清”?至于说他怕被北伐军所杀,不符合他的为人,更不足置信。

有些人认为,王国维之死与罗振玉逼债有关。当时有两件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一是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记叙的一件事,说是清帝内务府大臣绍英托王国维代售一批字画,罗振玉以代卖为名,将所得画款一千余元作为王国维应还他的债款通通扣下,王国维无法对绍英作交差,愧而觅死。

二是史达在《王静庵先生致死原因》一文中所述的一件事,说是罗振玉在其女婿死后因故把他的女儿(王国维的儿媳)接回家,令其为夫守节,逼王国维每年供其生活费二千元。而当时,王与罗合伙做生意亏本,王欠罗巨债无力偿还,罗催逼甚紧,并与之绝交,王国维对此“又惊又愤”,因而萌生短见。

但反对此说者仍有人在,他们认为,王国维每月有四百块银元的收入,不至于因债主逼债而走上绝路。何况,罗振玉在王国维死后还送了一千块银元为其办丧事,并在半年内出了四集《海宁之忠意公遗着》。看来,两入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还有人从心理层面上诠释他的死因认为,王国维之死是寻求精神的解脱。

刘雨在《王国维死因考辨》一文中,说王国维“致力于学问,晚年遭世变,使他无法继续下去,精神无法寄托”,再加上“晚年家境贫寒,身染重病,又逢爱子之卒”。因此悲观寻了死路。

陈寅恪则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爱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又说:“盖今日之赤是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尽管对王国维的死因众说纷纭,但归结为一点,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王国维在社会大变动时代找不到出路,难以自处,无法解脱,愤而弃世才是其死的根本原因。

由于上述各家之说都无第一手资料为据,结论也是基本是主观臆测,莫衷一是。王国维之死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尚不为人知。他死于1927年6月2日,年代还不算久远,这个谜底或许不难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