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生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
当春季来临的时候,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古朴的乡村,都在静悄悄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自己来了:草卉争芳,乔灌生翠。在东北大兴安岭数百万公顷的松涛林海间,原本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各色各样的小虫子们睁开了它们的眼睛,各自施展出生存的绝技来,使原本沉寂的森林里变得热闹起来了,或成群结队,或独立行动,或隐藏拟色,或巧妙伪装,或拉丝结网……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原本落叶松树上的枯枝松针也突然动了起来,如果你能认真地观察,真不知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活了过来。当我们认真地观察,就能解开谜团。那一根根只有二三毫米长的比铅笔芯还细的褐色的松针残枝里面竟然躲藏着一条条黑灰色的小毛虫,看起来不是特别地丑陋,“肥胖”得还有几许可爱,待在黑暗的松针里面它们就像发动机一样,背着房子闯江湖。这个奇妙的小生灵就是落叶松鞘蛾了。
落叶松鞘蛾小幼虫的前半身上穿着黝黑闪着幽光的铠甲,配着六只看似柔弱的爪子,身子后半部就没有这些保护装置了,但在尾部下面长着一对强大的附着足,可以牢牢地固定在房子的墙壁上,这样小幼虫就可以将身子的一部分探出房子外来侦察,而不至于房子被风卷走。盲目行走的房子会一点一点地向松针靠近,最后像附骨之疽一样附着在新鲜的松针叶上,开始贪婪地抓住针叶仔细地在松针叶表面咬开一个孔,却不将只有二毫米宽一根头发丝厚的叶片钻穿,这是多么高超的钻探技术啊,更显示出这小小的虫子的本领之高之强了。松针上的空洞恰好容得下它的头,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向里啃食叶肉,它的身子也慢慢地从房子进入了由叶表皮织成的皮囊中,这就连最著名的雕刻师也要为它的绝技叹为观止了吧。
当一枚松针的叶肉被干干净净地吃完后,鞘蛾就会退出来,向另一枚针叶进军了,只留下半透明的松叶表皮在风中战栗。
落叶松鞘蛾带着它精心建造好的草房子,完全把自己的身体蜷缩进小屋里面,然后小心谨慎地朝着目标不慌不忙地行走着。它只要受到一点小小的惊动,就会本能地将整个身体隐藏到这层鞘里去,而且一动也不动了,生怕一不小心被其他的东西侵害,这显然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为了防御气候的变化,也为了迷惑天敌的眼睛,这个既原始又现代的建筑既温暖舒服,又安全可靠,同时又能够轻便快捷地随时随地转移,是全身裸露的鞘蛾最理想的防御武器。在它还没有变成蛾子之前,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个活动场所,一旦离开,它再想建筑这样一间房子就非常困难了,它的生命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一只小小的蚂蚁就能轻而易举地俘虏它。
落叶松鞘蛾的外衣,只是拿一个简简单单的松针中间的一小段做成一件再朴素不过的外套而已,没有任何过多的装饰物品。随着虫体的增长,鞘蛾一边寻找可口的美味佳肴,一边忙着从纺绩器里吐出又白又结实的丝线来修葺草房子,不断地让自己的房子加长加粗,变得更加宽敞一些、漂亮一些,恰好能容得下它不断长大变得油锃光亮的身段。这一个个草房子形状都是一个样子的,纺锤形,大约有6毫米那么长,只需要短短的10天左右的时间就改造完成,可见,它们是多么勤劳啊!
一切完成就绪之后,到了5月下旬,松树吐出的叶子都已经变得又粗又厚,叶肉也不再甘甜如汁。这时,小毛虫就会自动停止取食,但是它们并不是那么安份守己地静静待着,它们会在树枝上寻找最安全的地方慢慢地爬上去,一个树杈、一簇松针、裂开的松树皮缝隙……在那里,它们会最后吐出一点丝来固定好草房子,并将草房子的口严密地封锁起来,耐心地等待几个星期,然后,奇迹就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到了6月下旬,雄性的鞘蛾从舒适的暖巢里钻了出来,它已经不再是小幼虫,而已经变成活泼的蛾子小伙了。虽然雄蛾只穿着一件十分简单的铁锈色的衣服,只有蚊子差不多大小的翼翅,然而,它却是异常的漂亮。它们的翼呈长三角形,前缘边还挂着细密的银白色的缘毛,整个翅折叠在背上,超过了蛾子腹部些许。它们的腹部似乎是经过了专门健美训练一样,精致细长,似乎是吸引异性的法宝,或者是为了追雌蛾姑娘的时候能够飞起来更敏捷一些吧。至于雌蛾,则显得更成熟更稳重一些,肥胖的胴体上一对铅灰色的翅膀,恰好能将腹部遮住。相对于雄蛾来说可谓雍容华贵多了。它们的草房子这时已经被毁破了屋顶,几场雨水之后便枯萎脱落了。
这些小飞蛾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再吃喝,它们中的雄蛾子们会兴奋地挥舞着触角,四下里寻找相恋的伴侣。它会借助空气里散发出的微量的雌蛾的信息线路,弯弯曲曲地一直飞到骄傲的雌蛾身旁,一对对的恋虫便很快地结合到一起,这时的阳光会洒在林间,在草地上投下一点点的斑影来。
一两天后,雌蛾就做母亲了,它们在寻找一枚枚健康的松树针叶背面产下一粒米黄色的卵,只有针尖大小,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是一粒半球形的卵来,要是置于显微镜下观看,就可发现它有十多条纵向排整齐的楞脊,真是一件难得的晶莹透明的微雕工艺品啊!它们为后代选择了最好的食物。不论是俊俏的雄蛾还是美丽的雌虫,没多久便陆续死去。我们只能为这神圣、短暂而有意义的庄严的生命赞叹!
卵的孵化是在7月初开始的,小幼虫的头部和身体的上部呈现出鲜明的黑色,其他部分都是浅琥珀色。它们用脚紧紧地扣住松针叶,首先吃一点点母亲留下来的脆生生的点心——蛋壳,有了些许力气后便开始了辛勤努力的工作——钻探。天然遗传下来的“矿工”的本领被这个小小的虫子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一会它就成功地将整个身子埋藏到青松的纤细的针叶中去。任什么动物再好的嗅觉、再灵敏的视觉也不会发现它的存在,它已经完全与针叶流淌着的绿融合为一体,在这个不足一公分长的针叶里,它开始了漫长的修身养性,增强体质,以迎接未知世界风雨的洗礼。
等到在针叶里蜕了两次皮,它们就不再留恋这里多汁的食物和安逸的洞穴,它们的精力也已经充沛起来,纷纷将凿空的针叶很好地量体裁剪,并从吐丝器里吐出银白色很有韧性的丝一针一线地缝纫起来,看来这些小家伙已经觉察到寒冷的冬天正在一天天地逼近它们。
它所用的材料都是小针叶外皮的被套,特别是松针中央的一小截,主要是因为这里的表皮更为完整无缺,纺织起来更为节省材料的原故。这个机灵的小生物就像蜘蛛能吐丝织网一样从自己身上吐出丝来,将松针空壳一端细细密密地缝纫好,然后再调转头,带着它的漂亮的房子到处蹒跚而行,随时随地寻找可口的食物享受一顿饱餐,这时它们的胃口还不是最大的。当采食3~4枚松针后便选择一个隐蔽的角落里又开始吐丝缝纫起来,先是将房子的底部与附着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它的房子就不会随意地被风吹落,被雨打落,被雪击落了。最后才一点点将房子没有密封起来的地方完全缝纫起来,它便再调整头的方向,舒舒服服地躲在里面享起了清福来。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北方很快冬雪飘飘。这时我们如果如果小心翼翼地解剖一下落叶松鞘蛾轻薄的房子,就露出这些坚强的小生命,它们的身体就像已经失去了生命的迹象一样,短小的身子似一小段枯松芽,毫无生机,更无反应。不细心的人还认为它们早已经死亡了呢。如果我们将这些落叶松鞘蛾的房子从野外的森林中按照温度梯度一点点移动到温暖的室内,房子中的小精灵们便会认为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便自己从梦境中苏醒过来,驼着房子在树枝上缓慢地爬行呢。
落叶松鞘蛾一共有4个虫态,成虫、卵、幼虫和蛹。而幼虫又分为4个龄期,过冬的3龄幼虫更具有特殊的本领,可以在松树的枝头上忍耐零下50度的低温。
多么奇妙的小生灵啊!年复一年,它们就这样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