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丑女要嫁诸葛亮
624400000033

第33章

看看前方,方悦莹有些犯愁了,二十里路,坐公交车也就二十分钟,而骑马,那速度绝对是能和公交媲美的。二十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是--见了诸葛亮怎么说?

方悦莹一边愁一边往前走,正在她头疼时,玉蓉抬手一指:“小姐,你看,那就是隆中了!”她一脸喜色。

方悦莹听了这话,第一反应是长叹一声:“这么快就到了啊!”她还没想明白怎么说呢,她更加烦恼了。

玉蓉看看方悦莹,有些同情的说:“小姐,你还在发愁啊?”她当然知道方悦莹在想什么,“想那么多做什么,反正要去,说什么也一样,就是借口再好也是借口,你何必难为自己?”她撇嘴。

方悦莹听了这话,用钦佩的目光看着玉蓉:“玉蓉,我咋没发现你现在看的这么透呢?”是啊,想什么借口都是借口,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想到这里方悦莹跃马扬鞭,向前飞奔而去,“没有借口,我就是来了--诸葛亮你就看着办吧!”她这么想,竟然觉得一身轻快。

跑了一阵,远远看到有一小山岗,岗上良田连成片,一些农民在田间劳作,或耕或锄,怡然自得。方悦莹走近一听,有几个农民正在哼小曲,她跳下马走过去。

“敢问老兄,你们所唱何曲啊?”方悦莹觉得那曲子很是悠扬动听,不禁问道。

一个农人荷锄而立,回答道:“我们听来的曲子,听得久了,就会哼两句了,让小哥见笑了!”他脸上带着憨厚的笑。

方悦莹感慨万端:“真是好曲,怎么听不见有词呢?”有曲无词,似是遗憾。

那家人笑道:“只是日日听得弹奏,哪里有什么词啊!”他不好意思的挠头,“我们都是农夫,一字不识,怎么会填词啊!”

孟可妍心中一动,笑着说:“请老哥再唱一遍曲子!”她心内突然有了个想法。

那农人又将那曲子细细哼了一遍,方悦莹听了半晌缓缓吟出: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吟完,方悦莹笑着问那农夫:“你看将此词填入,可好?”这诗是她看《三国演义》时,偶然听到一首诗,她喜欢那句“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就记下了。

那农人将词一填,再唱起来多了不少豪气,不禁大喜:“小哥,真是好词哪,”他抱拳,“敢问小哥,这词可是你做的?你尊姓大名啊?”他想记下方悦莹的名字。

方悦莹笑着摇手:“这也是我听来的,可不是我做的!”她可不想让人以为她会做诗,那会吓死人的。

那农夫却契而不舍:“那请小哥指点,此诗是何人所做,若是有人问起,我们也好回答。”他又做一揖。

方悦莹有些晕,赶忙说:“这诗是南阳人所做啊,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他,他叫诸葛亮,字孔明。”她想反正诸葛亮是才子,就说他写的吧。

几个农人一听,都哈哈笑起来:“纵是写书,也没这么巧啊!”他们互相看着,又是挤眉又弄眼,方悦莹一看,大惑不解。

那个一直对答的农夫解释道:“不瞒小哥,我们说巧是因为此曲我们就是从诸葛先生那里听来的。”他也呵呵笑着。

方悦莹不禁哑然失笑:“真是巧啊!”她想,这应该是天意了,“对了,借问一句,在下前去卧龙岗探望孔明,不知如何走啊?”本来是想问路的,哪知道一听曲子就什么都忘记了。

那农夫伸手向前指点:“此去不远,山之南有一带高岗,就是卧龙冈。岗前有一片竹林,诸葛先生就住在林内的茅庐中。”他详细的指点着。

方悦莹谢了那些农夫,才上马而去。还没走出几步路,玉蓉就问道:“小姐什么时候听过诸葛先生做诗了?”听到方悦莹颂诗,她惊讶不已。

方悦莹神秘的笑笑:“天机不可泄露!”她也不知道那是谁的诗,让她说什么,只好这样推搪了。

玉蓉恨恨的说:“好,天机,我倒要看看这天机你能掌多久!”没想到方悦莹居然不告诉她,她气的牙痒痒。

方悦莹装做没听见,策马向前跑去,她又不可能给玉蓉说电视里看来的,所以还是装聋作哑比较实际。

转过山坡,方悦莹眼前一亮,止不住大声惊叹。原来这里景色秀丽异常,岗下流水潺潺,风拂杨柳,如同皎花照水,不摇自摆。岗上青榕遮日,云根曲卷,好象龙盘青石,似飞不飞。

方悦莹叹道:“怪道古人说风水,原来,风水真是有的啊!”这么一个好地方,可不就是人家说的风水宝地嘛。

正在方悦莹感慨时,玉蓉一指岗上:“那是诸葛先生吧?”她眼睛尖,看到岗上有人。

方悦莹看过去,只见一个人站在榕树下,双手背后,正向这边望过来。岗上的风将他的衣袍吹得飘荡不止,看起来好象要随风而去。果然,是诸葛亮。

方悦莹的心一下狂跳起来,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一下变得紧张的不知所措了,她想,应该是没有想好借口的原因吧,可是,事到如今,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