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沿途坎坷皆风景
62548400000160

第160章

自从连队有了新鲜蔬菜。战士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一段时间打柴。瞒足了部队炊事班,升煤炭灶做饭,各个班升煤炭炉烤火。各个班,炊事班。还集存了很多的柴禾。连队打的柴禾堆积如山。部队领导估计这个冬天,全部队的柴禾完全足够了。决定把连队撤回来。连队又回到三营,挖输油管工地。杨文军也回到卫生队。

沱沱河地区,气候十分恶劣。一天要变几次天。冰雹是常事。严寒的冬天。沱沱河水冰冻严重。汽车都可以从冰面上开过河去。人们过河不上桥,直接走沱沱河冰面上过去,这样方便了许多。

卫生队。后面不远有一家气象站。他们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气象站。有二十几个人。他们也经常到,卫生队来看病。时间一长,彼此就熟悉了,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很多是四川人。有男人也有女人。气象站里面,有一个工程师,姓周,四川铜梁县人。四十岁。一米六五高,微胖,皮肤黝黑粗糙。原来在西藏部队,当过副连长。转业来到沱沱河气象站,又去读过气象学院,回来不久就当了工程师。在气象站工作了好多年。他和家属,经常到卫生队看病拿药。跟杨文军熟悉了,又是老家很近的老乡。两人关系甚好。一个星期天上午。周工程师。来卫生队看了病,来到药房拿药。

他对杨文军说:“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我们去钓鱼。”

杨文军。感到有些奇怪。沱沱河冻冰严重,连汽车都能够开过去。还能够到那里去钓鱼。

杨文军问:“河里面冻冰了。到那里去钓鱼。”

周工程师说:“当然是到沱沱河里去钓鱼。”

杨文军问:“沱沱河冻了,冰汽车都能够开过去,还能够钓鱼?”

周工程师说:“小杨。走嘛!你去看一看,我们怎么钓鱼。”

杨文军。给他拿了药。周工程师,杨文军。两个人出了药房。来到沱沱河边上。看到有一些人,为了过河方便。从沱沱河冰面上走过去。往冰上面过路的人,也有一些部队的人。

沱沱河有一个商店。里面有一些日用商品,有两位年轻的女售货员。其中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售货员。大约二十二岁,一米六五。身材苗条。身体各个部位长得均匀饱满,长头发,大眼睛。微笑时。嘴角边一对深深的酒窝。唯独她的皮肤白净。看上去她的容貌,是非常自然的美丽。

沱沱河地区,没有其它漂亮的女人了。沱沱河地区,也只有一个商店,商品又不多。来买商品的人,络绎不绝。买商品为假。看美女为真。光临商品的人很多。部队人员也不少。从沱沱河冰面上过往。来到商店,不买商品,也要故意去问她,那样商店怎么卖。

杨文军对周工程师说:“你看嘛!有这么多人往,沱沱河冰上面过往,在那里去钓鱼??”

周工程师笑着说:“小杨。你等一会。”

周工程师走了。过了一会。他又来了。拿着一十字镐,一把铁铲,一个漏网,还有一个抓勾。来到杨文军身边。

杨文军奇怪地问:“把冰挖开钓鱼?”

周工程师笑着说:“也算是嘛!小杨。我说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保证能够抓到很多的鱼。”

杨文军拿过十字镐,和铁铲,跟着周工程师,来到沱沱河中间。他选择了一个位置。拿过十字镐开始挖冰。挖了一会。又拿起铁铲,把挖的冰铲起来。杨文军。又拿过十字镐挖。周工程师。用铁铲把冰铲起来。挖了一阵。又铲了一些冰起来。挖了大约一米深。一米宽。下面出现了水。周工程师又用铁铲挖。然后。又用漏网把冰捞起来。冰下面的水在缓慢流动。

周工程师笑着说:“小杨。等一会有好戏看了。

杨文军。心里还是不理解。又没有钓鱼杆,怎么钓鱼?”

周工程师。拿出香烟来叫杨文军抽烟,杨文军抽了一支烟。又过了一会。冰窟窿里来了几条鱼,昂起头在上水面上。游来游去。

周工程师笑着说:“小杨。你看嘛!鱼不是来了吗?”

周工程师拿起抓勾,一下从水里,抓了一条鱼起来。足有五斤重。鱼没有鳞甲,又连续抓了几条鱼起来。杨文军一下明白了。

周工程师说:“沱沱河冰冻后,鱼在冰下面缺少空气。在冰上挖一个洞,这里就有空气了。鱼要到这里来呼吸氧气。就用抓勾把鱼抓起来了。用不着钓鱼勾。”

杨文军笑着说:“原来是这样的。”

鱼越来越多。鱼拥挤在冰窟窿里。杨文军。拿过周工程师手里的抓勾,也连续抓了几条鱼起来。

杨文军问:“这么多的鱼,吃得完吗?”

周工程师说:“你们卫生队这么多医务人员,拿一些去吃吧!”又说:“不过。这些鱼不太好吃。”

杨文军问:“为什么?鱼还不好吃?”

周工程师说:“沱沱河里面的鱼多得很。鱼没有吃的食物。鱼就吃泥土,鱼肉里面就有泥土的味道。”

杨文军说:“管得它的,有鱼肉吃就是好事情了。”

杨文军拿了一条鱼。来到炊事班。炊事员是一位老兵,他看到杨文军,提着一条鱼,感到很奇怪。他看了看鱼。

他问:“小杨。这一条鱼从那里来的?”

杨文军笑着说:“是从沱沱河里面抓了的。”

他还不相信。他又说:“沱沱河冰冻了,河面上人都走得过去。还抓得到鱼。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文军急忙说:“你不相信,你挑水桶去,挑一挑回来都得行走嘛!”

炊事员挑了水桶。和杨文军。来到沱沱河挖冰窟窿的地方。炊事员看到冰面上一大堆鱼。有的鱼已经冻了冰。炊事员。又看了看周工程师。在冰窟窿里还在抓鱼。炊事员明白了。鱼是这样抓起来的。

周工程师对炊事员说:“你们检鱼吧!要多少检多少。冰窟窿里面的鱼多的是,你们还来挑两水桶都得行。”

杨文军。又去看冰窟窿。冰窟窿里面的鱼,十分拥挤,争先恐后地,昂起头来呼吸氧气。杨文军和炊事员,往水桶里检鱼。一会。两个水桶装满了。冰上面还有很多的鱼。炊事员挑着回去了。

周工程师转过头去,对炊事员大声地。

他说:“你又来挑鱼。这里多的是。”

杨文军。拿过抓勾来抓鱼。周工程师。又拿出香烟来吸烟。杨文军也抓了很多鱼。杨文军也抓累了。两个人蹲在冰上休息。

周工程师说:“你不知道。来年沱沱河的冰融化了。河里面的鱼多得不得了。他们有人钓鱼,一个人一上午,能够钓水桶一挑鱼起来。”

过了一会。炊事员。又挑着水桶来了。周工程师拿了两条鱼。

他说:“你们把这些鱼,全部拿去。沱沱河里的鱼,我们吃了很多年。都吃厌恶了。这两条鱼我们家的人,还吃不完。”

杨文军对周工程师说:“周工程师。谢谢你了。”

周工程师说:“不用谢我还是当兵的。这只是举手之劳。你们不知道,以后。你们自己可以,挖冰窟窿抓鱼了。”

说完话。周工程师提着鱼,扛着工具走了。杨文军和炊事员,把冰面上的鱼检完了,水桶装得满满的。杨文军又看冰窟窿。冰窟窿里面的水,又结上一层冰,没有看见鱼。炊事员挑着鱼。杨文军一起来到厨房。几个炊事员在剖鱼。

炊事班长问杨文军:“你怎么知道,挖冰窟窿抓鱼的?”

杨文军说:“是卫生队后面,气象站的周工程师,他们经常的卫生队看病,又到药房来拿药。我和他就熟悉了,今天上午。他来药房拿药。他给我说的。我们今天上午,去挖冰窟窿抓鱼。”

炊事班长说:“我们要吃鱼的时候。自己去挖冰窟窿抓鱼。”

杨文军笑着说:“当然可以。这样很方便的。鱼抓回来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又不要钱,多么好的事情。”

几个炊事员,剖了很多的鱼。然后。炊事员。煮了很大一锅红烧鱼。吃中午饭的时候。一个桌子装了一盆鱼。卫生队人员来到食堂。看到桌子上一盆鱼。都感到有些奇怪。到处是冰天雪地,鱼又从那里来的。大家在议论。周队长到炊事班去。他看到桌子上的一盆鱼。

他笑着问炊事员:“今天中午这么多的鱼。是从那里来的?”

炊事员也笑着说:“是杨文军,和后面气象站的周工程师。在沱沱河冰面上,挖了一个冰窟窿,从冰窟窿里面抓来的。”

周队长又笑着说:“这一下有鱼吃。天天都可以打牙祭。鱼吃完了。又可以到沱沱河,挖冰窟窿抓一些鱼回来。”

红烧鱼。虽然有泥土的味道。但是。比干菜好吃多了。必然是鱼肉。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卫生队的医务人员,在残酷严寒的冬天。沱沱河这不毛之地。能够吃到带有泥土味道的鱼,算是不错的了。开始。是不知道,挖冰窟窿抓鱼。以后。知道挖冰窟窿抓鱼,鱼吃得很多,大家也感觉到吃厌了。

卫生队的工作,还正常进行着。住院部有十几个住医院的病员,有冻伤的病员,有高山反应感冒的病员。病情都不严重。还有几个藏族同胞病员。他们住在,稍微远一点的帐篷里。有什么事情,又一个翻译在处理。医疗,吃饭。全部由卫生队负责。他们也是协助。输油管道施工的民工。有帮助焊接大队,焊接输油管道。也有一些地方,是藏族民工在挖豪沟。国家要拿钱给他们。

杨文军。执行任务去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有时间在药房工作,有时间。又要去执行任务。卫生队多次医疗巡回任务,卫生队领导有时候。要杨文军带两个卫生员去执行。有时候。一个人去。好像是这些医疗保障任务,非杨文军去不可。杨文军。也感到非常疲倦。

杨文军。执行医疗任务在外面,环境条件非常艰苦。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在外面执行任务,往往是睡觉铺在地上。严酷的寒冬都是如此。身心非常疲惫。但是。杨文军。是一个非常顽强的人。他始终记住卫生队,老队长的一句话。一个共产党员。要做到。压不跨,扎不难。杨文军。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惊险。很多的艰苦磨难都挺过来了。锻炼出来一个,非常坚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