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62780500000003

第3章 放过自己

放过他人不易。

放过自己更难!

20年前,已尝试放下与他人的恩怨,

今天,却还和自己纠缠。

当年,严阳禅师与赵州禅师有一段对话:

严阳:修行路上,抛舍一切后,下步该怎么走?

赵州:放下。

严阳: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

赵州:放不下,就挑起吧!

放下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方法。如是方法,人人可以掌握。

因是境界,就非人人拥有。

曾有人说,放下了,就刹那花开。那么,亦可说,放下,就刹那微笑了。

我很机械,这缘于我低劣的智慧。在我的印象或感知中,放下,就是放下包袱、舍下担子;就是随缘、方便;就是看开点、舍得点;就是慈悲些、包容些;就是看淡点名利财色、看破点生老病死;就是安心些、寂然些;就是封闭六根、断绝六尘;就是粉碎烦恼的锁链,拆解开那十二因缘;就是不要绑了自己、丢了自己,而要做回自己、找回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这样。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著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碑文与悼词,而写悼词与碑文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小时候,我们是谁的儿子或女儿;接着,是谁的学生,谁的员工,谁的丈夫或妻子,谁的父亲或母亲;然后,可能是谁的爷爷或奶奶,甚至,成了谁的仇者与敌人。尽管,有的时候,我们装模作样,我们装腔作势,我们装着我们是自己的样子。

可见,放下别人有多不易,放下自己有多艰难。

如果,追求放下,之于我们,如是这般,那么,我们不如,就依了赵州禅师:放不下,就挑起吧。以挑起,替放下;以挑起,促放下;以挑起,为放下。

曾经,道济禅师游戏僧俗,有人到方丈处进言,要求方丈给予制止。方丈说:佛门,这么广大,难道容不下一个颠僧吗?进言者一听,无语。

据说,慧可大师即东土禅宗二祖,在传法给三祖30年后,便隐身佛门,混迹市井人群。有时现于街头巷尾,与人清谈;有时现于商铺农舍,与人干活。个别识之的人问他:师父,你是高僧,为何如此?二祖慧可禅师说:我自调心,关你何事啊!

我很好奇,这是放下呢?还是挑起?

记得,廓庵师远禅师有偈语曰:“忙忙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鸣。”此是他的《十牛图》之寻牛篇。是啊,何处寻牛?寻牛何处?本就无牛可寻,因为,本就无牛!在这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挑起的,我们不必老背着船过河,我们更不必过河了还老背着船。现在,我们已经在做这事,我们已经在了这里,我们心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方向,随着我们心的方向,我想,我们就会遇见我们可爱的自己。

遇见自己,就是放过自己。

放过自己,必放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