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62780500000008

第8章 觅幽静心鼓浪屿

佛陀说:“万法唯心。”

我想,把鼓浪屿放在心内,那太甜、太丰满;把鼓浪屿放在心外,则太不舍、太难忘。

七月,在鼓浪屿,骄阳似火。法云上人,吾乡友也,应其诚邀,我于斯时斯地,过了一昼一夜,而感受到的她的故事,则如一千零一。

琴声,据说,是鼓浪屿的灵魂。因我是乐盲,无法用耳朵去感受。为此,我只能用此心,以心去倾听。其乐是海浪、是古建筑、是礁岩、是花树,是老人的拐杖、婴儿的脚步,是那轮船悠长悠长的安眠曲。

我入住的,是座小筑,青藤爬满墙,小潭之水阶前泽。一张琴,一壶水,一杯茶,一本书,一炉香。于阳台之上,我独坐着,既不止静,也不怀想。呆之一字,恰如其状。

我不是一个好动的人,但也不是一个好静的。我喜欢且行且停,像书画、像太极、像瑜伽、像禅。我欣赏慢文化,但我也敬佩快文化。我迷恋于走路,用我的双脚;可无论怎样,我也不会反对你去乘车,甚至坐飞机。就如我喜欢席地而坐,可我也不讨厌你高高地坐在椅子上,还要背倚着。我想,我的人生,快乐于随缘,愉悦于悠闲,就如这鼓浪屿一样。

白天的鼓浪屿,其实,有些热闹,甚至可说喧嚣,因为游人多了。这也更加突显了她于夜间安谧的难得。在那儿,我居留的清夜,风中有海的香味,有花的香味,有小夜曲的旋律,有梵音的旋律。旋律无声,却在我的心间弥漫萦回。一芒鞋、一佛珠、一袈裟,微弱的路灯下,借着天上的星光、海上的水光、空中的云光、胸中的心光,我徐行于百年老树老屋之间,百年旧石旧尘之上。路,细细的;巷,似乎也绵绵的。站在一个交叉的路口,我忽然想到:人生,我如果此时此处,与你分手,那么,何时何地才能重见。也许,下个路口,就能相逢。也可能,渐行渐远,再也不会相见。人生,总是让人这么充满期待又那么无奈。

记得朱自清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也因此,我们,于生命的路上,时常总是想着放下,停住,却又那么莫名其妙地迈开步子,继续前行。

曾经,读杂书时,见有一语:“闻香识女人。”那么,我们,又以什么识厦门的鼓浪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