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识的身体活动,一种是无意识的身体活动。
思考是引起有意识的身体活动的重要原因。这一论述的准确性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自我的意识、想法或者设计,本身就属于思考的范畴,而这种类型的思考方式,也是这一类型成串活动的重要原因。比方说,某人想去拜访自己的朋友,如果他之前从未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他是根本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样做的动机。如果这样的想法从他的心中冒出来了,之后又停止了,或者他自己忘记了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也是不大可能去拜访这位朋友的。这样的例子虽然比较简单,却能够很好地证明这种论述的真实性。
人们忘记了自身之前产生的一些心理活动,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些心理活动之前存在过,这并不能成为否认这些事实的原因。我们所做的许许多多的行为,都是在许多无法认知的思想的驱动下完成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否认这一论点的例外情形。相反,这样的事实反而更证实了这一论述的准确性。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思想的存在,思想始终都在心智的世界里做着自己的工作。
通常来说,人们往往可以回想起之前一些无法被察觉到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他之前从未意识到的,或者因为没有出现连续的事情指向而无法让他对其保持专注。比方说,当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一个小房间里与他人交谈的,甚至听不到他人跟他说的话,但在这之后,他却能够记得别人肯定跟他说过话,只是忘记了到底说了些什么而已。像这样的简单例子就可以说明一点,即思考通常都是在没有意识认可的情况下出现的,甚至连当事人对此都无法理解。心理学家认为,对人类来说,就其数目而言,无法被认知的思考,要远远超过可以被认知的思考。
一位娴熟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所做的动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为钢琴家在弹奏钢琴过程中的动作,都是一系列有意识训练与努力的结果,而到了最后,这一切都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甚至再也不需要经过他的任何思考,所以这样的想法,就无法被他的意识所感知。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钢琴,就必须用心记住每个琴键的位置或者弹奏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自己的每个动作几乎都牢记于心。无论是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姿势、自己肩膀与头部的位置、如何控制手臂以及手指、如何迅速地按下每个琴键以及按下琴键的力度——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初学者有意识地记住并且认知的。对他们来说,几乎每个动作都要经过先前的意识想法才能完成,当然这不仅包括我们该做怎样的动作,还包括我们该如何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动作。经过长时间不断重复的基础训练,初学者产生的每一个意识都会沿着特定的渠道进入大脑神经,从而让我们感到无比熟悉,这样一来,之前强烈的意识就会逐渐弱化,继而为我们接下来从事更难的训练打下基础。我们在完成初级阶段的学习之后的想法就会逐渐消失,然后被更加困难的阶段所控制,直到最后我们所有关于学习的意识都消失了。因为我们每一步的学习都与接下来的学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最后演奏者的有意识思想都会通过演奏表达出来。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演奏者能够充分掌握演奏的技巧,注重每个肢体动作的协调,让每个音符都能够恰当地组合,从而演奏出震撼人心的音乐。到了这个阶段,演奏者做出的许多动作都是无意识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实。要是之前没有有意识的训练,演奏者就会呆呆地坐在钢琴旁边,根本无法演奏出真正具有魅力的音乐。对于心智来说,我们的每一步训练都是通往下一步的阶梯,所以说一系列的动作都可以按照习惯的次序去完成。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最后都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不过在一开始,我们却需要有意识地保持注意力,并且抱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只有这样,有意识的行为经过不断的重复,最后才会变成无意识的思想。
巴尔德温就曾记录下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这个例子是关于一位音乐家的,这位音乐家在一场交响乐演奏过程中,突然遭受癫痫症的袭击,但是他却依然平静地完成了演奏,而这一切显然是在他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当然,我们在走路或者写作等方面遇到的其他例子,其实不过就是我们意识经验的一种夸张表现罢了。正如许多单一的运动体验,最后都会变成一个关于整体的思想,我们开始融合这种结构的冲动,也能让我们确保所有细节都得以落实。所以说,任何单一的神经反应都可以在一个复杂系统里得到融合。”但是,“开始的冲动”本身就属于一种心灵活动,要是没有这样一种心灵活动,演奏者根本就不敢站在台上进行表演。
这样的“开始的冲动”在演奏音乐的时候特别明显。因为演奏者之前已经对此训练了许多次,所以在他做出第一个演奏动作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在他看来已经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意识,接下来的第二个动作直到最后的演奏结束,在他看来都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而已。始终思考着一系列思想的习惯,感知到每个思想都能够以一种不变的方式去替代接下来的思想,就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重复去形成这样的习惯。一旦我们开始了这样的训练,这个过程就会按照有序的方式完成,最后甚至不需要当事人对此产生任何意识。但如果这样的习惯最终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如果因为缺乏训练而逐渐荒废,我们就会面临巨大的困难。此时,有意识的思想就会唤醒我们,驱动我们去进行这样的训练。
重复去做一件事的倾向的事实,用巴尔德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动作的思想之前已经出现了,从而带动着这样的动作持续下去。当然,在神经中枢里,必然存在着一种积极的倾向,从而将实现这些动作的能量都释放出来。”
意大利心理学家莫索对此有非常高明的见解,他说:“每一个运动(在走路过程中)其实都是比较困难的。每个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走路,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困难。逐渐地,当我们掌握了走路的技能,走路这件事就不会成为需要我们意识反思的事情了。直到最后,走路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也许我们不会将走路称为一种自动的行为,因为当我们缺乏走路的意愿时,我们是不会走路的。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出去走路或者旅行时,我们就会出去走上一段很长的路,甚至都不会察觉到自己正在走路。很多人在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感受到极端的疲惫。当然,还有数不清的现象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任何运动一旦开始,都需要消耗我们的意志能量,一旦这成了我们的习惯,我们在进行这种运动的时候就会变得自然,根本不会察觉到这样的运动原来是存在的。”“走路的意愿”其实就是思想,正是这样的思想,最终导致我们抬起脚步,迈出第一步。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智就会指引与控制身体这架机器,再也不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这样做了。上面引述的莫索的话,也可以运用到任何复杂的行动中。笔者并不知道莫索到底是怎样想出这段文字的,或者他是怎样产生这样的想法的,他的意识思想始终与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吻合,但是他却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持续地指引身体的活动,控制着自己的双手拿起笔,写下这样的文字。
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感觉上的刺激是缺乏连续性的。当我们的手接触到任何物体的时候,都会通过触觉让身体产生一种即时明确的意识。如果我们的手始终保持之前的位置或者没怎么用力地放在那里,这种意识就会逐渐消失。虽然一些活动的过程能够沿着相反的方向前进,但显然还是会有一些人认识到一点,即心智本身会影响身体活动的行为,其方式与感知刺激影响心智的方式是一样的。在感知刺激的过程中,连续的行动会导致感知从心灵的层面上逐渐消失。心灵活动所唤起的意识元素会以相同的方式来完成,虽然心灵活动始终都会通过身体持续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为我们寻找那些消失的意识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即通过不断持续的重复行为,可以解释很多被称之为反思或者自动的行为。
所有这些都说明,“运动的思想”或者“开始的冲动”,就是我们去做某些行动的心灵意愿。正是这样的心灵意愿,驱动着我们的身体去完成一连串复杂的动作。因此,无论在每一个细小的问题上,无论注意到还是没有察觉到的思想,都是造成所有有意识行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