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62863300000006

第6章 三十六计,“让”为上计

看左转向指示灯变绿,迅即起步。我知道这个路口给出的左转向时间比较短,作为首车,我只有尽快起步,后边才能有更多的车通过这个路口——等红灯的滋味不好受,开车的都有这种体会,给别人多留点时间也算与人方便吧。

前进了三四米,刚想转向,却赶忙停下了,因为我看见一辆电动三轮车闯红灯径直横向冲了过来,如果按照惯性行驶,相撞是必然的。倘若真发生事故,三轮车明显违章,但咱也不能“理直气壮”,毕竟出了事故大家都是“官司局”,这就叫“讲理的迁就不讲理的”吧。

开三轮车的是个男人,看相貌年龄跟我差不多,可人家胆子比我大多了,从我车前面驶过的时候还扭头瞧了我一眼,真有点生气了,我连续两次鸣笛以示抗议,后边的车也响起了喇叭,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对我停车不满还是在声援我。

说是生气,其实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因为这些年开车,见过三轮车肇事多了去了,真犯不着跟他们生气,再说我也早就服气了,遇见三轮车千万惹不得,一定要三十六计“让”为上计,趁早谋划怎么躲。

这几年电动三轮车很时兴,开车的多是中老年人。开三轮车既不用培训也不用上牌,更不需要驾驶证,其中有些人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不愿意遵守交通规则,交警也拿他们没办法,一旦与机动车摩擦,他们还往往以弱势群体的身份讨说法。反正我的体会就是,这其中有些人“不好惹”,也“惹不起”。

一次我开车走在路上,忽然发现一辆电动三轮车从大路的左边斜着往右边跑,那态势就跟玩漂移一样,知道不好惹,我减慢了车速,眼看着三轮车从我车前继续向右漂移,与我右前方一辆小汽车撞在一起,那辆被撞的汽车靠边停下来察看“伤情”,三轮车晃了几晃,差点侧翻,自己调整后一溜烟跑了,估计那辆汽车的主人连谁撞的他都没看清。

我也不止一次吃电动三轮车的亏了。第一次是在父母租住房所在胡同里停车,被路过的三轮车划了车身;第二次是一骑电动三轮带着孩子的老年人行进时却回头张望,三轮车划擦了我的车后部。摊上与电动三轮车之间的小官司,吃点小亏也就算了,没法计较也不能计较。说起来这点事不值一提,不过是补补漆而已。年前我在当地说吧里发现一位朋友发帖,说正常行驶被逆行的电动三轮车撞了,结果三轮车主的四个儿子不依不饶地纠缠,反而赔给电动三轮车三四千元,快过年了找谁说理去,自认倒霉算了。

电动三轮车,经济、轻便、环保,是深受大家欢迎的交通工具,只是由于一少部分驾车人太缺乏交通法规意识,又是社会管理的盲区,因此对交通秩序造成了一些不太让人满意的影响。现状如此,作为社会一员,只能适应。与电动三轮车相遇必须倍加小心,若有冲突一定避让,这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胸怀,毕竟相安无事才皆大欢喜。

当然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该忍让的或许不止电动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