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德经》解玄
62991400000006

第6章 《道德经》是中华体系文化的基础

为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非同于一般的民族文化,必须了解它与体系文化的差别:

一、文化与体系文化

(一)文化

综合前人对文化的理解,作者将它们概括为:每个民族在对其生产、社会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生存环境有关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内容无所不包、十分繁杂。然而,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对世界(大自然、人类社会)的认识(宇宙观)和人与人之间相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道德观)。在内容上民族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与无形的精神文化两部分。人类生产的物质产品因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而称为物质文明,物质产品可供人类食用,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需要,物质产品用完后不可再生。而无形的精神文化虽不可食用,却可以指导生产、生活,且用之不竭,乃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二)体系文化

它是民族文化的提升,其特征是:它除包括民族文化的宇宙观、道德观外,它还形成了与其宇宙观、道德观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认知方法。它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民族文化一旦形成自己的认知方法,就可帮助本民族打开认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大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现在世界上只形成了中、西两大对立、互补的体系文化。

二、老子解决了中华体系文化的三项必备条件

老子是中华体系文化的奠基人,是他在《道德经》中确立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道德观和整体、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方法:

(一)中华传统体系文化的宇宙观(或自然观)

在《道德经》中老子除阐述圣人“以德治国”的内容外,第一次提出了“道”的概念,老子对宇宙的认识是通过对“道”的阐述来完成的。

1.什么是“道”

在《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对“道”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直释是:“道”可类比如“道路”,却又不同于通常的“道路”;(道这个)“名”是抽象的概念,不同于通常的人名或物的名称。为了说明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的14、21、4、7、32、34各章中又作了如下生动的补充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14章)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7)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32)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4)

“道”看不见(无形),听不到(无声),摸不着(无迹),其上无耀眼的光芒,其下也不阴暗。它是一种没有(具体)形状的状态,因没有物的形象,称为恍惚。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随着它,不见其尾(14)。

恍惚之中“道”好像又有自己的形象和实质内容;它深邃,虽看不清,却准确(如四时的变化等);这种准确真实地存在,勿庸置疑(21)。

“道”是抽象(空虚)的,其作用无穷无尽。“道”十分渊博,是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是谁之子,在宇宙万物生成之前它就已存在(4)。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存在“生”的问题,所以能长久(7)。

“道”是如此广泛,它存在于我们左右。万物依仗它而生长,却从不推辞;成功了,它不争(名利)功劳;它养育万物,而不主宰它们(34)。

万物初生前(无),没有“名”(概念);万物(有)用名称表示自己的本质、特征(根本)(1)。“道”是抽象(空虚)的,其作用无穷无尽(4)。

“道”朴素、没有名分(特权),虽很渺小,天下却无人能征服它。

(“道”)无所求,且名分渺小;万物离不开它,却不主宰万物,可称之伟大(34)。

2.“道”又名之曰“大”

老子在第25、6、40、77章对“道”、宇宙还作了如下的补充描述、总结和定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40)

有一混沌之物,它先天地而存在。静谧之中,唯有它不变,周而复始,运动不止,它是天地的始祖。我不知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取名叫“大”。说它“大”是指它涵盖整个的过去,由过去延伸到遥远的未来,从遥远的未来再返回到新的开始。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存在(不同层、级的)“四大”,而人占其中之一。人效法(养育、主导、从属)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25)。

(空虚或抽象的道)如神一样不会死,是生命之源头。探索玄牝(道)的奥秘,就是探求天地的根本。道无处不在,用之不尽(6)。损有余而补不足就是“天道”(77)。

(阴阳双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物极必反)是道的规律;由柔弱而刚强是道作用的基本准则。天下万物皆因“有”(为有形之物)而生成(繁殖),而“有”生于“无”(创生)。道催生出一(即规范整个宇宙的运动和演变),一(宇宙)分阴阳(生二),阴阳相配而生三,三生(代表)万物。宇宙万物皆由阴与阳组成(两者随着环境变化而相互转化),阴阳相互作用达到平衡而和谐(40)。

3.“道”可概括为:

——“道”先天地而存在,它无生无死;

——“道”乃天地的根本,用之不尽;

——万物皆有阴阳,阴阳相互转化、由柔弱而刚强是道作用的基本准则;

——阴阳平衡而和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物极必反)是道的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不会改变。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再从现在延伸至遥远未来,周而复始地作用不止;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4.在《道德经》中描述的“宇宙”(大自然)是:

——“有”与“无”是宇宙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

——天下万物都因“有”而生(繁殖),而“有”(创)生于“无”,回归于无;

——宇宙分为:人、地、天、道四个不同层次,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组织”与“有生于无,回归于无”);

——整个宇宙及它的万物皆有“阴”“阳”两部分,“阴”“阳”相对而存在,整个宇宙就在阴、阳相互作用中永无休止地运动着、变化着,相互作用达到平衡而和谐。

除老子外,全世界的宗教与近代科学对宇宙的生成、构造、演变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人们可自由选择信仰。对地质学家提出宇宙起源的“星云说”“宇宙大爆炸”假说或“宇宙膨胀说”,作者同为地质学家则认为:这些假说的缺点是把局部当成整个宇宙,用就事论事的方法来解释宇宙,它回答不了大爆炸前宇宙在哪里?宇宙膨胀是常态还是阶段性表现?是局部膨胀还是宇宙整体膨胀?老子与它们在宇宙观上的差别在于老子把宇宙看成是个相互联系、不断运动、变化无穷、无边无际的整体。当今地质学宇宙起源理论是:对个别天文现象,用“就事论事”方法加以解释,以此来替代或“冒充”宇宙起源。当不能自圆其说时,就只能求助于上帝!中华民族因自西周晚期老子提出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使得长期活跃在古人类思想深处的“神”一下子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随着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万能的“神”在中华大地就彻底地被边缘化了!

(二)老子为中华民族总结出整体、阴阳对待转换(辩证)思想方法

1.老子是我国阴阳转换(辩证)思想的始祖和奠基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每一事物都是从“正与反”或“阴与阳”两个方面加以论证,因此,《道德经》是一本片面性最少的经典之作。老子是能将阴阳变化(辩证)思想应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阴阳转化(辩证)思想的始祖和奠基人。

从事物阴阳的相互转换(西方称辩证法)中认识事物运动、变化规律乃是最有效的认知方法(中华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概念)。现将《道德经》中相关的内容,部分摘录如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36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三十辐,其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5)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第43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第76章)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第61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28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55章)

“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42章)

上述摘录的要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全面、具体地论述了: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蔽与新、少与多、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夺和与、虚与实、损与益、柔与刚、难与易、大与细、雄与雌阴阳对待(辨证)关系;

——最完美的事物也存在不足。做事应知其所长,防其所短;

——克服困难从容易的做起,干大事业从细小事做起。天下难事从容易的开始;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由于圣人重视困难,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困难;

——柔弱胜刚强。事物发展达到巅峰,过后就不再发展,进入衰老,走向死亡;

——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其伟业,是因为他始终不把所做的事看成是伟业(只做该做的),所以能成就其伟业;

——想要获得,必须先付出;因损而受益,或受益而损。

进入近代,西方文化取得全球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后,中华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中外的文人学者都以西方文化为准绳,看待、评说其他文化。他们生硬地将西方的“哲学”硬往老子身上套,用康德、黑格尓、马克思的辩证法与老子《道德经》或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辩证)对待思想方法进行自以为是的对比,并以权威的口吻得出结论说:老子的辩证思想思是原始、朴素的辩证法,老子哲学思想属唯心主义派。对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对比,说明如下:

——西方哲学讲矛盾对立统一;《道德经》讲阴阳(辩证)对待(不能套用哲学概念);

——西方认为矛盾只有通过斗争才能统一;中国的阴阳对待包含相互依存、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和转化、互补和对立多方面的内容,“阴阳对立”只是其中的一种状态,“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斗争统一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西方哲学有“三大定律”“四大定律”,唯物、唯心主义之分;老子的阴阳(辩证)对待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气中以为和”是无所不包的。远比西方哲学的三大、四大定律多得多;中华文化认为心物一体,不分唯物、唯心。

综上所述,作者不仅认为老子的阴阳(辩证)对待思想不比西方哲学原始、落后。相反,老子阴阳对待思想简明扼要,它来自实际,易学、好用,长于指导实践。与老子阴阳对待思想相比,西方哲学就显得神秘、抽象,至今它还只发现“三大定律”,可是在老子《道德经》中类似的定律不胜枚举。如老子的“祸福观”“有无观”“得失观”“生死观”……它们是第四、第五、第N定律,相比之下西方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所发现的定律实在是太少了。这只能说西方哲学还处在哲学的大门口,至今尚未掌握《道德经》已列举的许多宇宙普遍规律。此外,矛盾也并非只有对抗一种形式,对抗也并非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才能求得统一。因而,西方的辩证法显得较肤浅。它与西方哲学植根于犹太——基督教上帝创世的宇宙观有关,因受上帝创世的制约,西方文化自己孕育不出辩证思想方法。西方的辩证思想只能来自其他文化。若西方哲学彻底辩证化了,那么上帝放在什么地方?

众所周知,西方的辩证思想萌生于文艺复兴之后,它既不纯正,也不成熟。如:它既讲辩证法,又片面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唯物、唯心二分,而使自己处于二元对立与阴阳(辩证)对待两种思维的纠结之中。因此,西方的辩证思维是否(或只能)来自《道德经》?(不敢断言,尚需要深入查找证据。)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自信,而盲目地跟着西方人云亦云——老子辩证思想朴素、原始(落后)和唯心!

2.老子的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是其“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延伸

任何事物受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它的阴阳两个方面永远处于不停相互转换变化之中。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乃是老子阴阳对待(辩证)思想的灵魂。它的特征或基础是“尊道贵德”,将阴阳对待(辩证)思想与尊“天道”和守“道德”三者融合在一起,即必须站在多数民众的立场上看世界,用阴阳对待的思想方法处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它是老子思想方法的灵魂和基础。凡是用老子思想牟私利者,如末代帝王违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和“失德”,其结果必然是亡国和不得善终。

3.老子思想是解决当代各种危机的有力工具

老子的阴阳对待思想是最简明易学易懂的思想方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最有力的认知工具和武器。而非当代的中国学者所说的“朴素(贬义)的辩证法”。它是解决开放、复杂性问题最有效的专用“工具”,是解决当代人类所面对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指路明灯。

(三)老子的认知方法

在《道德经》中老子还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认知方法,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调研方法(第16章);二是向古圣人学(第14、21章);三是向自然学,由此及彼或从类比中认识、推知过去,预知未来(第47、54章)。

1.老子的调研方法

在《道德经》的第16章老子详细讲述了自己认识事物的方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首先,客观地认识事物必须排除一切杂念。如私欲、信仰、已知知识框框,集中思想于对事物的调研与观察;

其次,观察认识事物必须心态平静,不浮躁;

最后,对于复杂的宇宙万物,必须反复、仔细地观察与思考。

(具体又怎么观察研究呢?)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宇宙间存在各式各样的事物(研究者要融于自然之中)。它们都有各自的根源(起点)。追根求源叫静,静就是复命(回归到起点),达到静就能知天命(认识客观规律)。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天命就是事物常态,知道常态就明白道理;不按常态做事必遭凶险、犯错误。

(怎样才能做事不违背常态呢?)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认识常态,需要有公心,能秉公做事则可为王,王做事要符合天意,天意就是道,依道治国就能长久,终生不会有危险。

老子就是用这种方法去客观地观察、认识事物,所以他无须编造一个上帝来自圆其说。

在《道德经》的第52章中老子对他的认知、做事方法又补充了“抓根本”“正确对待别人意见、踏实工作”“保护弱小、仔细观察”几点内容: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天下万物皆有生(起源),(道)是天下万物之母(根本)。掌握这一根本,就可知道由它衍生的事物,认识事物,能抓住根本,终生的事业就不会失败。

耳朵堵塞(不听忠言),眼睛闭着,脱离实际(不观察调研),做事不认真,或张开耳目什么意见都听,盲目地处理各种事物,那么终生不可救药。

观察入微就会明白、清醒,保护弱小者的(民众的)利益就能强大。用锐利的目光、观察入微的方法,就能做到认识、处理问题明白无误,不会留下后患;这是不变的道理。

2.向古圣人学习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第14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21章)

学习、掌握古人(圣人治国)之道,是为了驾驭(管理好)今日的国家。知道古代(圣人以‘道’治国)的根本,就是懂得以“道”治国的基本原则。

从古至今,道(德)的内涵没有变,都是以“德”(是否依“道”治国)来观察(评价)历代的帝王。怎么知道帝王的表现如何呢?就是根据君王的“德”。

3.通过类比或由此及彼认识事物,推知过去,预知未来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54)

不出门,就知道国家状况;不用看窗外,就能知道天气怎样。(盲目地)走出去越远(实践),知道的道理越少(见事虽多,理不出头绪,更糊涂)。所以,圣人不出门而知道国家将会发生什么事,不需亲眼观察,而能明白事理,(君王治国)不违背道就能成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不出户,知天下”的发展)。

从一个人的行为看到他的“德行”,从家的情况看出家长的德行,从乡的实际看到乡(长)的德行,从国情了解到君王的德行,从天下的实际状况认识天下(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了解一个人而认识其人,了解一个家而认识其他家,由此及彼)。我是怎样认识天下的状况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四)中华民族“道德观”的演变

1.“德”字的起源

在殷商的古文字中未见德字,“德”字很可能始于殷末古公亶父所著的《德》论,如《道德经》中“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

所以,圣人虽然手中掌握(下属的)契约(承诺或誓词),却不责怪未能兑现承诺的下属。有德的人会完全兑现自己的契约,无德的人则要别人完全兑现承诺。当时“德”与“得”通用。

2.老子《道德经》中的“德”为王德

在修订《德》论时,在《道德经》中老子对“德”的解释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第38章)由此可见,古公亶父所说的都属“王德”,老子不仅继承了古公亶父对“王德”所做的规范,而且对“王德”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详见“乙”三的“王德”),此处从略,不再重述。

3.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德是“民德”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统一的周王朝不复存在,各诸侯国兴起,二元社会演变为群雄争霸,天下大乱,社会分化,进入多元时期。孔子针对当时战乱不止的现实,提出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新道德观,力图约束诸侯与臣民,以恢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是由老子德(王德)与孔子德(民德)两部分组成的,将两者区分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可小视。

4.区分“王德”与“民德”的意义

自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取得了在我国文化教育上的主导地位,从此“仁”和“礼”成了我国历代全民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结果是一贯实行集中统治的帝王,不再受“无为”“无私”“不争”“不积”“处下”的约束,转而学“仁”讲“礼”。由品德高尚的大儒用“仁和礼”来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皇太子。当上新皇帝的太子都成了(或专注小节、或放纵自己,不关心“民得”)彬彬有礼、琴棋书画皆通的儒生,由于不懂“以德治国”,结果是失民心而成为末代皇帝,这就是中国皇帝的宿命。由此可见,有区分地全面继承、发展“王德”与“民德”的内涵,对于今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即应该把对领导者、公务员、共产党员与人民大众的要求区分开,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区分开。

以上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宇宙观、道德观和整体阴阴对待(辩证)思想方法。除老子外,人类有史以来,还没有第二人能用5000字将它们说清楚。正因为老子确立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整体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方法,从而圆满地解决了体系文化的三项必备条件:宇宙观、道德观(或道德——价值观)、整体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方法。中华民族将这一方法作为认识、改造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有力工具,形成了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在内的知识体系,为中华传统体系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子是中华传统体系文化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宇宙观、道德观。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却只有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方法,因此成为两大体系文化。而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从民族文化进入体系文化的民族。

三、中、西两大体系文化的差异与对比

(一)从西方犹太——基督文化到西方近代体系文化

西方文化的宇宙观、道德观是由犹太——基督教的“摩西十戒”和《圣经》确立的。它的宇宙观是上帝创世;它的道德观建立在教徒都是上帝特选子民(上帝之子)的基础上。教徒只遵循上帝的教导,在人世间教徒(以我为中心)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人(不包括不信犹太-基督教的异教徒),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只要不违法)是个人的权利、“人权”不得侵犯。直到17—18世纪(《道德经》问世2000多年之后)由牛顿、笛卡尔、培根等共同创立了以形式逻辑为基础,以分析为特征、强调实证的科学认知方法,随后形成了西方近代体系文化。自《圣经》至牛顿、笛卡尔认知方法的提出经历了1000多年,如果从犹太教算起,经历的时间长达3000年。

(二)中西两大体系文化的对比

表1 中西体系文化(三支柱)对比表

文化类别 宇宙观 道德观 思想方法

中华传统体系文化 天人合一 公大于私。民为本。爱国、互助 整体阴阳对待

西方近代体系文化 上帝创世 个人为中心。自由、平等、人权 分析逻辑实证

从表1的对比中不难发现,中西两大体系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文化。从宇宙观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远比“上帝创世”更接近客观真实性;从人为万物之灵的角度审视人的道德价值观,就不难发现每个人都具有两重性,它既是高等动物的一员,又远比动物聪明。作为动物的一员,人有兽性的一面,人的行为受动物生理、生存本能的“食与性”需要所驱使(为了满足个人或民族生存、生活的需要或欲望而侵犯他人、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作为万物之灵,人的智慧要高于动物,人的行为除受动物本能驱使外,还受理性(或人性)的驱使,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智慧或人性充分反映在民族的宇宙观、道德观和思想方法上。最常见的情况是: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动物性欲望的驱使,经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性或人性。特别是在家庭、氏族、民族、国家内部常常表现出较多的理性,而对外人、外族、外教、外国、大自然却常表现出较多的兽性。中华传统体系文化的道德观是建立在“集体大于个人”或“小我服从大我”的基础上,这是一种超脱、高于动物本能的理性认识,在认识水平上它比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价值观具有更多的人性或理性。在思想方法上整体阴阳对待(辩证)思想方法适合于解决开放复杂性问题,而分析逻辑思想方法适合于解决较简单的线性问题,后者具有易学、易懂、易掌握的优点。就思想方法而言,中西两种思想方法各有千秋。可是,分析逻辑方法解决不了当今世界面对的大量复杂性问题。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华体系文化与西方近代体系文化比,在宇宙观、道德观上中华体系文化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思想方法方面则各有长短,互补性很强。由上可见,我们作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体系文化没有理由感到自卑,而应引以为光荣、骄傲与自豪!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除去掉文化自卑外,最重要的还是重新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它、用它解决好当今世界从能源、资源危机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从人口到贫富差距问题;从反恐、文化冲突到世界和谐、和平等复杂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