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白话论语
6313100000011

第11章 子罕篇第九

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功利、命运和仁德。

孔子在论语中谈功利和命运确实很少,但谈仁德的话喋喋不休,常说。可是,为什么这里说他不多说仁德呢?实际是这样,仁是孔子教育中的最高道德标准,怎样多说都不为过,所以,孔子的弟子们都认为孔子谈仁德还是不够。****时学毛著,要求年年学、日日学,早请示晚汇报,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比起学毛著,孔子谈仁德,当然算不得多。无论怎样,仁义礼智信是早已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了,这与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一帮人说:“伟大的孔子!学问虽广博,可惜没有大成就。”孔子听了这话,就对学生们说:“我干什么好呢?赶马车呢?还是去射箭呢?我赶马车去吧。”

孔子是一个教书先生,你还能要求他什么?孔子教书不仅仅教书,重要的还在于育人,让大家不仅有学问、有才华,而且要品德良好,成为君子,这不仅是专长,而且可以称得上是成就,怎么能说无所成就呢?孔子虽是圣人,听了这话也不高兴,所以他说,我去赶马车好了。孔子赶马车,谁来教你做君子?

实际讲来,那一帮人其实并无恶意,还有可能是为孔子抱不平。这么一个伟大之人,为什么没有获得更大的功名呢?孔子的内心也一直有“道不行”的心病。所以,听到这话,他就是有些心烦。赶车射箭我都可以干,要不就“乘桴浮于海”,气话而已。

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礼帽用麻料来织,这是合于传统的。今天大家都用丝料,这样省俭些,我同意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又磕头,这是合于传统的礼的。今天大家都免除了堂下的磕头,只升堂后磕头,这是倨傲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我仍然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

这样的磕头礼是有些繁琐。大概是有人主张改革,要求省略一下磕头的程序,孔子不同意。他认为还是应该遵守过去的礼仪制度。孔子注重的不是多磕一个头或少磕一个头的问题,而是对于礼仪的制度问题和态度问题。有制度才能有秩序,不会乱。态度好,制度才能执行好。“****”时批判孔子复古,说他一心一意恢复周礼。实际的状况是,春秋时,群雄割据,社会不稳,根本就没有一套有效的礼仪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相比之下,周朝的礼仪制度最完善,也最符合当时实际,所以孔子竭力维护。

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戒绝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唯我独尊。

凭空揣测不一定就是事实,容易误判;绝对肯定也不一定准确,多了解各方面情况才有把握;固执己见的结果是众叛亲离;唯我独尊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会真的尊重你。这几个方面,第一说的是人的品性,第二也是做人的技巧。去掉这些毛病,可以更好地做事,更好地与人相处。

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被匡地的一帮人拘禁,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了吗?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将把我怎么样呢?”

孔老夫子是李玉和,怀里揣着密电码,你能把他怎么样?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他还是一个谈判的高手,知道怎样制服对手:是国家的文化遗产重要,还是我孔子重要?让人一掂量,孔子就安然无恙了。

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向子贡问道:“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后,便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干过不少鄙贱的活儿,学到了一些技艺。像我这样的君子多吗?不多啊。”

孔子虽然是贵族后代,他的父亲还做过鲁国一个地方官,但在孔子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死了,只剩得孤儿寡母,这样,他就沦为平民了。既是平民,肯定就要干一些平民的活,做一些平民的事,母子相依为命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孔子在小时就常常干杂活,当民工。我们知道,一个人进入社会越早,他学到的劳动本领和劳动技能就越多,他应付社会的能力就越高。孔子能有那样大的成就,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对此,孔子自己也是自豪的。所以他说,像我这样先为庶民后有成就的人不是很多。

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

孔子一生颇多坎坷,他虽然有才干,有抱负,有主张,是千里马,但就是缺少伯乐,在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他都得不到重用,上下都看不起他,他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孔子不气馁,刻苦学习钻研,努力完善和提高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生我才必有用。

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一个干杂活的问我一个事,我一点也不知道,我从他那个问题的首尾两头去盘问,得到有用的信息,然后尽量地告诉他。”

这也是一个“举一反三”的例证。对一个问题,暂时没有直接的答案不怕,彼此交流应答,说着说着脉络就清楚了,答案就出来了。孔子不是不懂装懂,他是真想给问话的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这段话既表现了孔子的聪明,也表现了孔子真诚待人和热心助人的君子风范。

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说:“凤凰没有飞来,黄河也没有图画出来,我这一生恐怕是完了吧!”

古代有一个传说:如果有凤凰这种神鸟出现,黄河上空有祥云彩画,就会有圣人出现,天下就会太平。现在,凤凰一直没有出现,黄河也从来没有祥云彩画,而世界的乱象却一直存在,所以孔子就有一些失望,就有了“完了”的感叹。孔子不迷信,他不是希望真有凤凰飞来或黄河出彩,他只是希望自己的主张能够得到认可,自己的抱负能够实现,现在没有得到,或者说没有完全得到,所以他才感叹。感叹而已,不是说孔子真的就绝望了。

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以及盲人,相见的时候,即使他们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快走几步赶过去。

孔子有善心、爱心、怜悯心。对待身遭不幸的人,就想多给他们一点关照,不仅指金钱物质方面,也指态度和言行,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内心的真诚。至于衣冠华美而整洁的人,那一定是贵族,也是应该尊敬的。

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学生夸赞老师,颇多溢美之辞。孔子执教一生,辛苦大大的,能够得到这样的赞扬,也算是一种报偿。劳有所获而已。

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病得厉害,子路便命孔子的学生组织治丧处。很久以后,孔子的病渐渐好了,就说:“仲由干这种欺假的勾当竟太长久了呀!我本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一定要使人组织治丧处。我这是欺哄谁呢?欺哄上天吗?我与其死在治丧人的手里,宁肯死在你们学生们的手里,不还好些吗?即使不能热热闹闹的办理丧葬,我会死在路上吗?”

学生们爱戴老师。他们以为孔子不行了,早早就成立了一个治丧委员会,也许连悼词都写好了。没想到老师命大,又活过来了。这就比较“雷人”。子路属于好心办错了事,听孔子批评的口气也不是严厉的,还有些调侃。其实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若能理解子路的好心,这事就没什么,但若硬要说子路盼老师死,是在咒老师,这就很严重。

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卖掉,我是在等待识货者哩。”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际讲的是人才,人才是千里马,就等着伯乐出现。把千里马拴在槽上,有没有一个样。孔子也是在顾左右而言“我”,“我”就是一块美玉,可是没有人识货,孔子就想“乘桴浮于海”。

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许多名山胜水其实都是因人而出名的。陕北荒凉不荒凉?红军一到,全中国的精英都往那里跑。

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整理出来,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适当的安置。”

整理典籍加以保护和宣传,是孔子的一大功绩。否则,上古时代的许多文化遗产后人是看不到的。

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出外便服事公卿,入门便服事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礼,不被酒所困扰,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说这话虽是在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实际就是告诉人们说,我就是这样做的,你们是不是这样做了呢?

服事公卿是工作,服事父兄是人伦,有丧事就尽礼是礼节,少喝酒则会使自己时时保持清醒,不会误事,也不会失态。

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这话我们也常说,日子过得真快啊,流水一样。但是,孔子说和我们说还有些不同。我们感叹日子过得快可能是发现自己老了,剩不了多少日子了,而孔子是着急自己还有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或没做好。孔子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目标达不到,他就想一直奋斗。

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说:“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喜爱道德赛过喜爱美貌。”

道德是内在美,内在美能感人肺腑;美貌是外形美,外形美能悦人耳目。如果能够做到两全其美,那就是个真正的君子了。

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这时应该停止,我也要停止。又好比在平地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应该继续堆下去,我也要努力坚持!”

孔子在这里讲了一个“该止则止、该进则进”的道理。该停止的时候,即使马上能成功的事,也应该停下来;不该停止的时候,纵然路途遥远十分艰难也要努力坚持勇往直前。

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孔子说:“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大概颜回是学生中最能认真听讲的一个,别的学生做不到。前面有记载,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就在大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

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了!我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从没看见他停留。”

与上一段话一样,孔子是在表扬他的学生颜回:平时认真听讲,学习在不断地进步。可能是大家谈论起已死的颜回,孔子表扬他;也可能是学生中有谁犯了错,孔子以颜回作榜样,用委婉的方式批评学生。颜渊就是颜回。

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庄稼长起来却不吐穗开花,有过的罢!吐穗开花却不凝浆结籽,有过的罢!”

谈起了早逝的颜回,自然会有一番感慨。人如庄稼,从出苗到结籽是一个周期,偏偏有的在中途就夭折了。或者是苗而不秀,长出苗来却不开花吐穗,或者只是秀而不实,开花吐穗了,但没有籽粒。这样的事有没有呢?当然有,经常会有,但是孔子不希望有,所以他连问带答:有过的罢!但愿没有!

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这就没有什么让人敬畏的了。”

这实在是至理名言。谁都不知道一个年少之人的前途到底如何,也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发展。但到了四五十岁,基本就定型了。四十不仕,人到四十岁就不应该去做官了,因为他的精力和抱负都少了,做不好了。五十知天命,人就老了,一般也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所以孔子总结说后生可畏,老人不可畏。这里所说的畏,不只是畏惧可怕,也有敬畏的意思。

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够不接受吗?改正错误才可贵。顺从己意的话,能够不高兴吗?分析一下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这种人我是没有办法对付他了。”

对待正确的进言,不仅口头接受,重要的是改正。顺耳的话好听,但要分析说话人的用意,光是捡好话听,容易受蒙蔽。良药苦口,良言利行,就是这个意思。

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忠是忠诚,信是要守信用,说话算数,一诺千金。

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取它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有志不可夺的是君子,有志可夺的是软骨头,根本就没有志的毛毛虫一个也。

27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穿着破烂的旧棉袍子和穿着狐貉裘衣的人一道站着但不觉得惭愧的,恐怕只有仲由罢!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会好?’”子路一直念着这两句诗。孔子又说:“仅仅这个样子,怎样能够好得起来?”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难能可贵。但人不是光做到这一点就够了。老是贫贱不移,你就会老是处于贫贱地位,这也不好?应有志向改变。

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松竹经冬不凋,而梅能在雪地里迎风绽放。所以松竹梅古来就有“岁寒三友”之称。大多数植物都是经受不了严冬的,能够经受并能保持贞节的总有它的独特之处。说的是植物,其实是说人,说共事,说交朋友。

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致疑惑,有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聪明人有知识,疑惑就少;有仁德的人心地宽广,有爱心,所以乐观;勇敢的人以“义”为重,所以不怕。孔子在这里讲的勇敢和无所畏惧是有一定的前提的,不是让人练胆儿。

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有相同的道义;有相同的道义,未必可以同他共创伟业;可以共创伟业,未必可以共享权力。”

这里讲的是一个同学和同事的关系。做同学各做各的功课,互无牵涉,所以并不难处。做同事则是围绕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成功的不少,破裂的也不少。虽然同是一个老师名下的学生,但每人的性格不同,境遇不同,经历不同,素质不同,价值观不同,追求不同,在诸多不同的背景之下,也就很难达到合作愉快并保持长远,不好合作的就分开,这也是情理中事。成功以后分道扬镳的也很多,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更不可以同享权力。杯酒释兵权,大多如此。

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因为家住得太遥远。”孔子说:“他是不去想念哩,真是想念,有什么遥远的呢?”

孔子竭力推行道德礼仪。有些人常说,这是高深学问,普通人很难得到。孔子不同意,得道有什么难?你想要做到,立刻就能做到。要害是你想做而不做,就像唐棣树的枝条和花叶一样,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信念。这话正确,建一座希望小学你也许力不从心,但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或者别把痰迹留在洁净的地面上,诸如此类的小事、文明事总可以做到吧!实际的情况是,许多人许多时候都做不到。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