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6318100000014

第14章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4)

另外一个母亲没有制止,她也知道孩子需要冒险,但心里很不踏实,担心孩子出危险,她承担不了这种煎熬,于是,想了想,对孩子说,你要是去深水区没有关系,我也不反对,但必须要带好救生圈,万一遇见什么事情,有救生圈在就好。

孩子不同意,坚决不带救生圈。但家长的态度很坚决。僵持一会,孩子妥协了,他想家长的话肯定不会有错,于是孩子只好戴着救生圈游泳,最终戴着救生圈挑战深水区成功。

第三个家长开始也有些犹豫,和所有家长一样,她也很不放心,但看着孩子自信的样子,也顿时有了信心,她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你已经很熟练了,一定能游得很好,我相信你的技术一定没有问题,你是最好的,也是个聪明而又勇敢的孩子,大胆尝试去吧。”开始孩子的眼睛里还有一丝恐惧和担忧,但看着母亲的鼓励,立刻就打消了心里的恐惧,勇敢挑战深水区。

家长知道孩子的游泳技术还不够,心里非常紧张,心都快跳到嗓子眼里去了。但她在孩子面前却没有流露出来,做出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只是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在不远处,用眼睛的余光紧张地关注孩子。

她看见孩子喝了几口水,但依旧努力继续游泳,过了一会儿,孩子游的越来越熟练,速度也快了起来,信心不断加强,兴致越来越高,最终挑战深水区成功了,又从深水区游回来,此时她才长舒一口气,把悬起来的心放下去了。

“今天游得真开心,原来在深水区游泳不过如此,离浮标近一些,体力不支的时候,扶着浮标,就可以了。”妈妈笑了,本来要交代孩子的话,孩子自己悟道了,有什么经验比孩子自己得出的经验记忆更加深刻?

“喝了很多水吧?”妈妈笑道。

“是啊,今天我喝了足够的游泳池的水,我已经不用吃饭就饱了。”

“很正常的事,游泳不被呛几下,不喝足够游泳池的水,怎么可能学会游泳?喝的越多,学的越快,知道吧?”

“知道了。”孩子很开心。

从此那个孩子有了信心,经常在深水区里游泳,但他并不知道,虽然他的家长表面上很放松,但心里还是很紧张,经常在不远处,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紧紧盯住孩子,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直到孩子的游泳技术真正有了飞跃。

三个孩子同时学习游泳,游泳技术也不相上下,但家长的做法不同,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第一个孩子虽然后来的技术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家长的极力劝阻,心里有了阴影,一直不敢到深水区游泳,虽然没有喝过几口水,但游泳技术一直没有长进。

第二个孩子虽然敢去深水区里游泳,但却离不开救生圈,因为心里上并没有断奶。

只有第三个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深水区里游泳,越发自信,游泳水平更是飞速提高,因为他在水中体验到了乐趣,找到了自信。

所以,父母不能因为危险,就禁止孩子去做。这样最终将导致孩子什么也不会做,孩子来到世界上,对一切都很好奇,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要去跑,脚还够不着自行车蹬子,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就跳到水中去游戏。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不断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举动,说什么“你还小,将来再做吧。”,“那可不行,可不能干啊。”之类的话,这些话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等于是给孩子的成长泼冷水。

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富有冒险精神。这些都要从小培养,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的冒险精神,和上进心,孩子们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可以增强勇气和信心。那些积极进取,不畏艰险,阳光自信的孩子,是由大胆放手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在生活中,一个敢于冒险的人,肯定是自信,自强的人,他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当然也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有信心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走远,而一个拥有冒险精神和自信的人,却能走遍天涯海角。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垦,人类的一系列发现,创造和社会变革,皆始于冒险。

尤其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具有这样开拓精神的人。

父母要知道,孩子很反感父母总是像放风等那样用绳子牵着他们,他们期望父母不要总是过分地表示关心,在同学面前,他会很没有面子,所以做父母的需要克服各种胆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大胆鼓励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个勇敢的孩子。

父母更该担心的不是孩子的失败,而是变成“无所作为”的人。孩子整天生活在别人的荫蔽之下,就必然限制他的长远发展。龙虾只有把自己的硬壳蜕掉,才能够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只有冒险,人生才会有成功的希望。要知道,成功永远是给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冒险的人准备的。

六)学会引导,尊重孩子的隐私

有次上课,有学生说起,她最不喜欢的事,就是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聊天记录,有的时候还偷听自己的电话,查看手机短信,“有时间,我真不敢相信父母会做出这样的事,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他们越是这样,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干涉我的生活。”

“你们如何看待父母这种行为?”我问大家。

结果全班的学生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知道父母的好心,但他们确实不应该看我们的日记,偷听我们的谈话,偷看我们的聊天记录,这些都是隐私的东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碰。”

下课后,那个学生和我谈心,她说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都把当天的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但从某一天起,她发现家长经常翻动她的日记,知道这个消息后,她非常气愤。

她不止一次地对家长说,你们绝对不应该偷看我的日记,我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等于向它倾诉,写的都是别人不知道的事,会叫人很伤心,我们都是有自尊的。

她妈妈不但不承认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为我好,小孩子不应该有什么隐私,家长有权知道她的隐私。

她和家长大吵一架,从此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心里留下了阴影,对父母的感觉一下子变糟糕了,冷战了很长时间。

为了防止家长的偷看,她专门买了一个带小锁的日记本,上学,睡觉的时候,就把日记本锁起来,小心带好钥匙,她很担心家长打不开后,会配把锁,偷偷地把她的日记打开?

“我就是不明白,既然为我着想,就应该维护我的隐私权,干嘛还这么偷偷摸摸?他们大人经常有自己的秘密,但我们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有?老是偷看我的日记,以后,我还会在日记里写自己的真心话吗?”

后来,她的家长谈起这件事,她说她经常查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短信。但不认为这是侵犯孩子隐私,“我是家长,有权利了解孩子,你想,女孩子长大了,思想也开始变得复杂,要是和一些不良少年交往沾染上一些坏毛病怎么办?万一早恋了怎么办?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她越来越爱打扮,每天都对着镜子看半天,但成绩却很一般,一个学生整体把精力用在穿戴上,而不放到学习上,我怎么放心?每天我连她想什么都不知道,她也从来不和我说,我不得不采用这种办法去了解她,虽然有时间也感觉不太好。”

我接触这样的家长真不少,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关注超过了任何时候。

家长们生怕孩子吃苦,也怕孩子做出格的事,于是聪明的家长想出了很多办法,偷看孩子的日记,如果孩子在日记中写点出格的事,他们就会日思夜想,苦苦纠结,找孩子谈话。

还有的家长偷看孩子的QQ号,仔细把孩子每条聊天记录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孩子设了密码不给家长看,有些家长甚至学会破译密码进入孩子的QQ空间,了解孩子的各种最新思想动态,然后再删除访问的痕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偷看孩子的日记,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确实是一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捷径。

但这种方法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情况特殊,遇见孩子的情绪非常波动,或者怀疑孩子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家长翻翻也可以理解,但要点到为止即可。一旦心病解决了,父母就要停止偷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即使家长看的时候,最好不要叫孩子知道,如果孩子知道,就会对父母产生隔阂和不信任。

其实,孩子有隐私是成长的表现,家长大可不必着急,孩子逐渐长大,他的眼界,视野,情感世界逐渐丰富,自我意识萌芽,渴望独立的,开始有了不愿意被别人分享的秘密,拥有秘密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管孩子保守的是什么秘密,当他决定对我们闭口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尊重他们。

虽然孩子有很多并不一定正确的,属于自己思想的秘密,但他些都是他真实的想法,说明他在思考,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帮助孩子走向成熟的道路。说明他长大了,不再愿意做没有秘密的“水晶人”。

作为家长,应该把孩子当作朋友,在充分尊重他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做他最好的朋友,那样,孩子就会主动地敞开心胸,把内心里所有的秘密都分享给你。

在这点上,我的朋友做的很好,她看见孩子经常偷偷摸摸地写日记,但她却从来不去干涉,还给孩子买了带锁的日记本,叫孩子把写的日记小心的锁起来。

她很尊重孩子,一直没有偷看孩子的日记,但经常和孩子谈心,孩子说了很多事,即使有很多错误,她也不过度批评,因为她设身处地地从孩子当时的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在爱荷尊重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变得开朗活泼,自信,孩子在她的面前非常透明,学校里有什么有趣的新闻都和她分享,有什么想法都和她沟通,甚至,对某个男生的好感也告诉她,还征求她的建议。

我朋友经常说,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真正的办法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尊重孩子的孩子隐私,孩子才会对你敞开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