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6318100000021

第21章 陪着孩子慢慢地学数学(2)

三)在挫败中,静等花开

现在孩子经常和我谈他学习的体会,他告诉我,大多数奥数题有自己的特点,很多都能归到某一类型的问题,判断出题目属于哪一类后,就可以按照相关的套数做出这类题。

当然也有一些题很刁钻,非常变态,让人束手无策,看了答案之后还要反复多琢磨一阵才能明白。我知道有很多题到了初中学了方程后,再解就很容易了,但在小学只能通过教他通过画线段图,或其它图来搞清楚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间长了,孩子明白每学完一个类型后,要适当的做一些从易到难的题。

对于资质一般的孩子,要想掌握好奥数,必须要多看,多练,反复多做题,直到做得手熟,因为熟能生巧。但相关的题目又太多了,要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会占用孩子的休息和游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负担,甚至使他产生厌学的倾向,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兴趣扼杀掉,这就会得不偿失了。

所以,叫孩子每周做几次,一般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就行了,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或者选择一些孩子的总是搞不明白,容易出错的题目,叫他反复多练习。

家长通过和孩子的共同学习,也是一个最宝贵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学习中叫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画图,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孩子做榜样。

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数学水平很一般的家长,他的孩子已经上中学了,数学成绩很一般,老师找过他谈过几次话,建议他督促孩子学习。为了孩子,他拿起了久违的数学课本,和孩子一起研究数学,孩子的学习劲头,也被他带动起来,开始认真学习了,后来孩子的成绩上去了,他又拿起奥数和孩子一起研究,为了叫孩子重视学习,他经常会解了几步,就装作思路断了,叫孩子帮助他找到思路,爷俩就像朋友一样,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他的故事给我很多启发,知道了如何去引导孩子。

到了5,6年级,多年的累积终于初有成效,孩子的数学思路培养出来了,他自己养成一些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静下心来解决一些问题了。

这个时候,孩子的老师建议他去报个数学比赛练练兵,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刚开始给孩子报奥数比赛的时候,孩子一点信心也没有,虽然那时候,孩子的数学在班里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但参加全国的大赛,他还是不敢想,我的心里也没有底。

但班里却有很多数学尖子,有些孩子已经取得过大赛的奖项,面对如林的强手,孩子有些犹豫。我鼓励孩子说,反正就当个练兵吧,放松心态,努力去做,不管结果。

我从书店里买了几套历年的开始题,孩子忐忑不安地做起来。有这么多年对孩子数学的关注,我非常想知道他的实力,等孩子做完试卷以后,我们一起对照答案,竟然发现孩子做的惨不忍睹,叫人很泄气,我猜想孩子肯定没有能力去参加比赛,即使参加了也只不过是个分母而已。

正当我想着如何去安慰他的时候,孩子竟然安慰我了,他说:“没有关系,一切只不过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完全可以改变。”

听了这些话,我感到非常欣慰,看来多年的奥数学习,无数次面对具有足够挑战性的数学难题,已经使他经历了足够的挫折教育,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了。当真正的挫折来到后,他的心态已经变得很平和了。

从这个角度,我发现,原来数学给孩子的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解题方式,同时也给孩子了一种不畏惧困难,坚韧执着的精神,这种坚韧的精神,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这个角度上看,还没有那门功课能这样叫人纠结,培养人的毅力。

虽然第一次做练习,以惨败而告终,但却并没有阻止孩子继续前进的脚步,他仔细地看着卷子,把做错的题目画出来,对照着以前老师讲解过的笔记,仔细给题目分类,又做了几遍后,找到了感觉。

有些实在想不起来的问题,他记下了,等着上课的时间,向老师求教。

当孩子在做第二套题的时候,由于有了思路和感觉,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因为孩子的心态不错,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到了真正参加比赛的时候,竟然也不紧张,初赛的成绩很理想,这次考试给孩子足够的信心,最终孩子顺利地杀入了复赛,此时,孩子找到了感觉,越战越勇。

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顺利地获得了全国大赛的奖项。

这个奖项对孩子的学习起了划时代的意义,从那时开始,他真正地从奥数的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自信。

学校的老师也开始重视他了,老师对他的重视程度很高。他有了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每次讲课的时候,会经常问他问题,他也常主动发言。

他现在成了数学老师眼中的坐标了,老师要是讲某个知识点,一般都会问他明白没有,如果他明白了,老师会接着问其他同学明白没有。

如果讲解的知识点,连孩子也没有听懂,老师一般都会再讲一遍,他的理由是,就连最好学生都不明白的问题,肯定是老师没有讲透。

由于数学成绩的突飞猛进,孩子在班里的威信也高了,很多同学都和他探讨数学问题,孩子越来越自信了,他把这种自信带到其他的功课上,果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这么多年来,看着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感觉很欣慰。

陪着孩子多年数学学习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定要等着孩子的花期,有些孩子属于智力发展的很早,特别聪明的一类,但有些孩子却属于那种智力发展慢的孩子,家长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却看不出孩子的任何成绩,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灰心,不要丧气。

只能耐心地陪着孩子长大,在孩子的身边鼓励他,在孩子遇见问题的时候,引导他,做好该做的事,等到了孩子开窍的时候,肯定会结出硕果。

我不主张过多,过滥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更不能叫孩子在路上折腾,也不给孩子重复报班,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尽量高效率利用,不做题海战术,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应考节奏。

要做的就是反复把以前讲过的知识点多复习巩固,比如说师训练的作业;以及内容,这些只要按部就班地做,认真地消化、领会,足够孩子应付考试了。

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身体情况,到处领着孩子报辅导班,到处听课,结果孩子被塞得太多,没点自己领会消化知识点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倦怠厌学的情绪,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总之,在孩子的奥数学习,家长一定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有爱心。

孩子都是聪明的,只要给孩子足够的起点和平台,孩子会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