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师功德品
6345000000007

第7章 妙音菩萨品

此品所以来囗欲弘经。要须分身散体。殊刑六道。非行处行。流通大法。故有此品来也。此是药王一流有三意。一欲显德行之方轨。二为流通方轨。欲使诸小菩萨则而行之。三为一段诸人得道。就中有三段经文。初又从讫故来至。此应在方便品。略说三请中事。尔时华德白佛以下。至陀罗尼。在药王品中来。还归本土以下。应普贤品后也。就中大泮有十二段。第一放二种光。照净华宿王智佛国。召于妙音妙音大士。何假光召。但此土时会。及妙音所得。诸小菩萨。要以光为缘。故以光召也。放大人想肉结光明者欲显大乘最上之理也。眉间白豪者。欲明中道之义也。第二一切净光庄严以下。叹妙音德行。初叹智。后叹定。第三释迦牟尼以下。明妙音与彼佛辞。兼被戒敕。莫轻彼国。生下劣想。释迦应同丈六。现处苦秽。菩萨众等。其刑亦等。汝身长大端正。是故敕汝。见彼佛菩萨及国土。于此三事。莫生下劣也。师令教至。妙音即受戒敕也。我今诣彼。皆是如来神力。智惠庄严故。得住彼土侍树。于上三事。不起下劣想也。又解。妙音法身大士。岂假如来之力。俱为会中诸小菩萨。现有所假。故道。皆是如来神力也。第四妙音欲来光现瑞相。欲使土众生。豫生渴仰。兼作利益也。第五文殊以下。为其请。文殊岂容不达。但始行之流不恻其意。是以文殊为囗之流。故发斯问也。第六尔时释迦以下。如来答。妙音欲来。为供养听法故。先瑞相也。第七文殊白佛以下。问彼菩萨。修何功德。有是神力。神通是果。果不自有。要由于因。故问行何三昧。识名字故。与彼同习。然后乃可得见。如其不见。其身细妙。非我境界。何由可见。故言。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我得见。所以不答。圣者玄鉴知华得后问。若答华得。即通答也。自下高推多宝。命其人也。所以然者。正欲二佛同心。为于一理也。第八于时妙音菩萨以下。明妙音发来至此。相问相问讯流通方法。请见多宝也。此问同大乐说。欲见多宝也。上来至此。是是方便品中事。第九尔时华得以下。接次药王品末也。今答华得。即通文殊。亦可前答文殊。但经家见文句相似。不能烦文。隐前而显后也。下明妙音。过去修行来久。有是神力。即会故今也。第十佛告华得。汝但见妙音以下。明妙音符应六道现刑说法。于神通变化知惠。无所损咸者。意谓。菩萨非行处行谓损。菩萨得故言无所损咸也。若干智惠。即释迦符应六通。乃至后宫流通大化。广作利益。道成万行。斯备智惠余余明。何损之有也。第十一上明现刑非一。即是神通之果。果不自有。要由因得。何以故。如来下答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住是三昧。能饶益无量众生也。第十二说妙音菩萨品时以下。诸人得道。尔时妙音菩萨以下。明供养三佛已。还归本土。妙音由未去。说普贤竟。尔乃去耳。但出经家。见下诸人得道。故置在此也。既到本国。自言我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其三佛。礼拜供养。又见诸菩萨等。亦命彼菩萨。得见一切色身三昧。来住品时以下。明后得道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