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军事思想(下)
63745200000003

第3章 伊尹

二、军事家的军事思想

伊尹,本名挚,因曾在商汤时任官阿衡,太甲时任官保衡,所以因官得名,历史上又称之为阿衡或保衡。出土甲骨卜辞中,亦有称之为黄伊、寅伊或单称伊者。伊尹主要活动于夏末商初(前1600年前后),曾辅佐商汤取得灭夏战争的胜利,他既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伊尹也是我国军事史上有确凿记载的第一个军事谋略家。

伊尹在军事方面的活动,主要是参与了灭夏战争的计划、准备与实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文献对这次战争的记载,多语焉不详,缺乏系统、具体的途述。虽然如此,综合文献各说,加以归纳,仍能看出伊尹在这次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军事发展的角度来看,伊尹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及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次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运用于战争指导

夏、商都是在我国黄河流域建国的王朝,这里的地理条件适宜于农业生产,所以夏、商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奴隶制国家。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不能不受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由于当时生产力不高,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生产水平上,人们对大的自然灾害还无力克服,所以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当时占统治地位。认为上帝是人世的最高主宰,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都受上帝意志的支配。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神权政治,最高统治者们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后裔,是天之子,他们的权力和行为,都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如商汤在灭夏战争的动员令中说:“格尔庶众,悉听朕言,非台(我)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表示他是奉天命讨伐夏桀。因而,人们对战争的胜败,也认为主要依靠天命,每次战争之前,必先向上帝及祖先祈祷,恳请降福、赐予力量,并用占卜向神请示,以决定行动和指导作战。但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通过对前人无数次战争实践的总结,伊尹已开始冲破天命思想的束缚,朦胧地发现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感觉到了人心向背影响战争的胜败。他和汤都认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把民众拥护国君与否,看做是衡量一国治乱兴亡的重要尺度,而不再认为是单纯的天命。这一观点就成为伊尹指导战争的主要思想。

伊尹第一次去夏时,看到桀“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就判断“夏命其卒”,认为夏王朝的覆灭已不可避免,因而与汤共同定下“必灭夏”的决心。在战争准备期间,针对“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的现实,伊尹强调“修德”,对内争取广大民众的拥护,对外争取其他邦国的支持,促使人心背夏而向商。战争开始时,又在动员令中痛斥夏桀的暴政,说他强迫劳役,用尽民力,残酷剥削、遭民痛恨,为此才不得不讨伐他。其用意依然是争取民众的拥护和鼓舞战士的斗志。

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在现在来说当然是人所共知的简单公理,但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造。伊尹能够看到这一点并运用于指导战争,不能不说是对军事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一次采用“用间”谋略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从狩猎活动中,就已学会了根据野兽情况决定行动的原则。因而,在进行战争时,必然也懂得荫察敌情。但在认为国家治乱兴亡全出于天命的神权政治时代,这种侦察却只能是纯军事性质的战场侦察。由于伊尹已经感觉到了民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所以他在两次去夏时,就主要是侦察夏王朝的政情和民情,属于战略侦察。根据第一次侦察结果,判断夏桀必败,从而定下灭夏决心之后,第二次去夏,就不仅仅是了解情况,而是进一步用扩大敌人矛盾的办法破坏其内部团结,以削弱其实力,为未来灭夏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据《竹书纪年》说:桀“命扁伐山民,山“民送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末)嬉氏,以与伊尹交,遂以亡夏。”《吕氏春秋》也有类似的记载。孙武称之为“用间”,并总结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这在我国军事史上,是有记载的第一次采用“用间”谋略。

第一次选择有利战机

商在灭掉葛、韦、顾以及昆吾等各国后,统治区域有所扩大,军事实力有所增强,攻夏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已完成,而当时的夏王朝,又内部矛盾重重,呈分崩离析之势,一般说向夏发动决战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但伊尹为了确有战胜的把握,却认为仍须慎重,一定要等到大多数方国都不支持夏桀时,才发动进攻。为试探各方国诸侯的人心向背,伊尹建议汤停止向夏进贡。桀知后大怒,即“起九夷(在今淮河流域)之师”,准备大举伐商。伊尹见九夷等方国还心向夏桀,听从他的指挥,认为决战时机未到,遂与汤恢复朝贡,向桀谢罪。第二年再度停止进贡,桀又召集诸侯在仍(山东微山西北)会盟,准备伐商。但有缗氏(山东金乡东北)首先叛夏,“九夷之师也不奉夏命,“夏桀完全处于孤立地位。伊尹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不顾国内因旱灾影响征集兵员的困难,紧紧抓住这个从总的战争形势来说对己有利的时机。立即向夏发动进攻,结果获得了决战的胜利。

在以占卜、观象等手段请上帝示兆,以决定战争是否发动和何时发动的夏末,伊尹能够第一个不问天命,根据客观形势,由自己,即由人来决定发动战争的时机,实在难能可贵。

从伊尹在军事上的成就来看,他对军事史发展的贡献,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能冲破天命观的军事思想,第一个比较清醒地看到了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用间和战机的选择,都是在人心向背影响战争胜败的观点下实现的,从而为我国战略学说的建立,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伊尹之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战争历史,但由于那时用于作战的兵(人)力不多,编组指挥简单,战争和战斗不分,双方胜败主要取决于兵(人)力大小和参战人员的体力强弱、勇气高低,再加以一切行动听命于天,所以对指挥人员的要求不高,也没有战略可言。商汤想推翻已建立五百多年的夏王朝,夺取天下统治权,除了必须制造自己是天命所归的理论根据以外,还必须设法改变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这样,谋略就成为时代的需要,军事谋略家也就应运而生,伊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历史舞台的。他争取人心、用间以及选择战机等各种措施,无一不是谋略的产物。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事谋略家,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能冲破天命思想的束缚。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他虽然开始冲破了天命思想的束缚,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天命思想的束缚。如灭夏战争的进军路线与进攻方向,就是伊尹根据在梦中上帝的示兆决定的。商都亳位于夏都斟寻之东,一般应向西进攻,但因伊尹第二次去夏时,曾听到妹嬉说。“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所以在开始进攻部署军队时,“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绕道至斟寻以西再向东进攻。可见他还未能完全不受天命思想的影响,在作战指导上,还蒙有一层迷信的色彩。尽管如此,仍应看到:他是我国军事史上,第一个依据人心向背影响战争的政治观点,运用谋略指导战争的军事谋略家,对我国军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