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龙王重生之乐享人生
64197800000039

第39章 诱之以利

不过,相比于这一切,最出乎爷爷何展华预料的其实是何敖对整件事的把握。

事前、事中、事后,何敖的计划虽谈不上严谨,但小小年纪便能达到这种水平也是难能可贵的了。

尤其是在事后处理“噬金水”配方时能与自己所看书籍上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拿定主意以及在对他表舅爷一家的后续安排上则是更显珍贵。

但这不代表何敖就有能力能弄出自己手上的东西来。

自己手上这篇工整的和小学生作文一样的文章初一看不管是文笔,还是遣词造句都稚嫩的很。

但深读下去就会发现“如果能将这篇作文中的几处闪光点结合起来的话,不失为一套系统解决当下753厂问题的好办法。”

字体、文笔、用词,哪怕作文里引经据典用的那些典故爷爷何展华认为还在何敖的能力范围内。

但作文里所提到的对人心的掌控的那部分却需要靠时间积累的人生的阅历为支撑的。

那可绝对不是简单的看几本书,懂几个典故就能办到的。

何展华自从退下来之后除了继续对机械方面的研究外,其余近半的时间都是在对自己这些年的人生进行反思,所以才能这么快的看出何敖这文章里对人心的掌控。

这要是搁在以前,只知一味钻研技术的他怕是不会这么快就品出个中味道的。

这时的小书房里就爷孙两个何敖没必要、也没打算遮掩,当仁不让的对爷爷何展华说道:“爷爷纸上写的这些都是我这几天琢磨出来,不知道爷爷你意下如何啊?给提提意见……”

什么,啊……!

何展华真没想到自己手里这篇让自己读起来有种醍醐灌顶的东西,居然还真的是出自自己年仅三岁的孙子之手,这,这实在太让人……

一时间何展华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此刻自己的惊讶之情。

爷爷何展华立刻又前前后后,一个字一个字的重新阅读一遍。

文笔稚嫩、用词不当,一眼就能看出字里行间少了份成年人的阅历,字写的一笔一划工整的就像像小学生作文一样,绝对不是成年人代写的笔体。

如果不是文中那些让他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只要看了开头何展华马上就可以断定这篇文章的不过是自己孙子的涂鸦之作。

可现在孙子何敖明白无误的告诉自己“这篇文章是他写出来的”

这让爷爷何展华看起何敖来有点陌生了,心中不由生出疑问“站在自己面前的真的是自己的孙子吗?”

爷爷何展华哪里知道为了能让他看完这篇文章后得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矛盾结论。

在起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何敖可硬是在数据库回忆了整整一天自己当初在初中以前是如何写作文后才动手起笔写这篇文章的。

何敖也知道这毕竟不同于“噬金水”这样的单独事件,这篇作文出世的目的那可是为了解决系统性问题的而提出办法和建议的。

这可需要何敖好好在爷爷面前做一番解释才行,不然他可就真的成妖怪了。

“爷爷,那天你和老爸的谈话我都听见了,不就是多生产点东西出来,有必要这么愁眉苦脸的吗?”

何敖双手一摊,表示无法理解。

爷爷,给老爸送饭的时候您是不知道厂里那些人工作起来有多懒散。

一上班还没完成今天的工作,不是等着吃饭,就是开始磨洋工等着下班…

看他们做的那些东西的速度更是能把人急死。

我是不会,要是我学会了速度最少能比他们快一倍。

而且这些做出来的东西也不管是好是坏,就是那么随手一扔,根本不上心。

厂里的检验员也是敷衍了事,只要差不离就敢盖合格章。

就这样的效率,这样的生产和检验出来的东西能好的了才怪呢。

说到激动的地方何敖的小拳头都情不自禁的挥舞了起来。

“所以你就想这上面的那些怪招、歪招来。”

兴致来了的爷爷何展华的口气也有所变化,不过此刻他已经有些忘了何敖的年龄。

“爷爷这可不是什么怪招、歪招,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件件都有史可查,我为这可是翻了好几天书才找到了。”

何敖有些不满意的反驳道:“就拿这段来说,这‘物勒工名’可是早在秦朝《吕氏春秋》里就有记载的。”

而且我觉得这两千年前同样是针对武器生产所创造出来的办法可比厂里现在用办法的都强。

再有这一段……

这赫连勃勃建‘统万城’是够血腥残忍的。

但说到底不也和半军事化管理咱厂差不多,都是实行的军法。

我看753厂现在少的就是这份血性。

爷爷你不是说过当初您在解放前的兵工厂根本管不这么多,打起仗来任务一下你就是死也要死在工作台上不是吗?

能想出“物勒工名”何敖靠的根本不是什么《吕氏春秋》,而是他04年看到的一部名叫《复活的军团》的纪录片中的一个情节。

后面的赫连勃勃和统万城也不过是何敖在受到启发后思维发散的衍生物而已。

听何敖这么一说爷爷何展华不由得想起自己回国后第一次到我党的兵工厂参观的事来。

那时别说安全的生产,冒着脑袋上掉炸弹的危险也要坚持生产才是常态。

而且兵工厂里人的干劲却始终是那么热烈。

也正是被这份热烈感动刚回国的何展华才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兔子家的军工事业。

爷爷何展华收起对过去的回想接着问道:“那下面你这‘诱之以利’又是什么意思啊?”

嘿嘿…

爷爷何展华一说到这何敖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爷爷你是没见老爸车间发工资时的热闹劲。

平时上班一个个无精打采,像蔫黄瓜一样,遇上事只会往后出溜,可到了发工资那会却一个个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当仁不让的冲锋在前,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为了块儿八毛的奖金,那算盘子打的噼里啪啦的比出纳打的都精,声音叫的比那电线杆上的喇叭还高。

爷爷你说要是发个十块八块的叫这些人去当敢死队有点困难,但是加个大班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