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历代散文(下)
64275200000003

第3章 散文名篇(1)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贵族公子,与李斯俱师荀子,曾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都未被采纳。后发愤著书十余万言,深受秦始皇的赏识。韩非入秦,秦留而不用,终为李斯谗害下狱而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本文是《韩非子·喻老》篇中的一则寓言。韩非擅长用寓言说理,寓言在他的哲理散文中,不仅是论证的方法,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寓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浅近之中寓有深意。韩非通过这个故事,阐明了他的一个法治的思想,就是执政处事应当提前防治,如像蔡桓公那样,等到病入骨髓再治,则一切都晚了。在作者眼中,扁鹊不仅仅是一位名医,而且还是医治国家的人的化身,而桓公则可以说是那种讳疾忌医者的典型,同时又是那些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社会危机和愚顽统治者的象征。

风赋

宋玉(前300?~前230?),战国时楚人,出身低微,曾为楚襄王侍从小臣,后遭奸佞谗害被黜职,从此穷困潦倒,抑郁终生。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楚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好辞而以赋见称”,在促成“楚辞”向骚体赋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曾起过关键性作用。其赋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熛怒,耾耾雷声,拲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淯焕灿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拲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林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笒溷郁邑,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浿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讽喻”和“谲谏”往往被赋家作为行文命意的出发点,这篇辞赋的主旨也意在于此。宋玉在这篇文章所要规劝或告诫楚王的主题,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结论,但文中骚情雅思,络绎不绝;平空意想,令人目不暇接。结尾处则戛然而止,留下无穷揣想,更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才华与匠心。

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王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紎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仓鸟庚鸟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花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宋玉作品。

此赋成功地运用了正面勾勒、侧面烘托以及夸张、对比乃至排比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美女的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描绘妇女形象有很大的影响。此赋行文平易自然,似江河直下,畅通无阻;笔法灵活多变,错落有致;语言生动鲜明,诙谐有趣,这些也都使作品增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全文言辞巧妙,旨在讽谏,要楚王“扬诗守礼,终不过差”,不要沉湎于美色。而篇中所虚构的“登徒子”,后世竟成了好色的代名词。

谏逐客书

李斯(?~前208),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少时做过郡小吏,后拜荀卿为师,与韩非一道学“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辅佐秦王,吞并六国,于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并天下后,李斯为丞相。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典范性的正面立论的议论文,文章力陈客卿在历史上对秦国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论述了逐客之误,指出要使国家富强,就决不能逐客。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开门见山,然后紧紧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旗帜鲜明,以事实为依据,慷慨陈辞,气势不凡,富于说服力。文章情文并茂,音调铿锵,既排比铺张,有战国纵横辞说之风;又修饰整齐,与汉初散体赋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严密,语言雄辩,广为人们传诵。

过秦论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辞赋家。贾谊著文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明人辑有《贾长沙集》。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俱,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蠃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宋、卫、中山之君也;儳棘矜,非于勾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即议论秦之过,强大的秦国在倾刻之间崩溃,给后人的教训颇多,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贾谊写下这篇政论文章。《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基本内容都是斥责秦之过失,分析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之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最终目的是为新兴的汉王朝提供历史戒鉴。这里选的是上篇,文章透过历史的分析,得出了“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此文极善于层层铺垫,回环对比,把嬴政夺取天下的历史活动形象化和特征化,使文章具有了“横溢不可遏”的逻辑力量和情感力量。

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涆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浧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钅舌。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此赋为贾谊出任长沙王太傅时所作,文章开篇就写明作此辞赋的原因。接着作者对是非混乱、“方正倒置”的“罔极”之世深为愤慨,写出了他对屈原不幸遭遇的不平与同情。最后的“讯曰”更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哀悼之情,继第二节的抒怀之后,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增强了全文一唱三叹的韵味,很适合于祭吊文的性质,与文章题意极为相符。

啣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啣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啣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啣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