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64907100000010

第10章 命好不如修养好

心灵就像一轮秋月挂于高天,清辉弥漫,皎洁晶莹,如果你总是受制于世俗的声色名利,你的心就会充满浓厚的乌云,心月就会越来越暗淡。因而道家才提出了“养心胜于养身”的观点,只要心获得了解脱,不再不知餍足,保持心境自然,就能达到不养身而健康的程度,做到简单而快乐。

圣人般虚淡的心境

《庄子》中曾提到过一个女人,她在与南伯子葵地交谈的时候讲了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卜梁倚吗?他有圣人般明敏的才气,却没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而我呢,我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却没有圣人那种明敏的才气。我本想如果用虚淡的心境去教导他,没准他果真能成为圣人。然而,结果却不是这样。虽然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给具有圣人才气的人看起来更容易些,但我还是选择持守着告诉他,结果,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看到他已经可以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结果,他七天之后就能遗忘万物。看到他已经遗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结果他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己的存在。等到他遗忘了自己的存在,他的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澈。当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澈,他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当他感受了道,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当他超越古今的时限可以在历史中穿梭,那么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当你摒除了生也就没有了死,因为没有了死的对比,那时候的生也就不存在了。”

【悟在当下】

庄子认为,一个可以学道的人,必须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否则,这个人只能在世间随波逐流,跟随着众人行走于声色名利之中,永远没有醒悟的那一天。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修养自己的心灵,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才有可能像庄子一样,达生而逍遥。

首养自然之心,保持纯真本性

陶渊明原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一生仕途不达,曾做过五次官,最后一次在家乡附近当了一个小县令。他在任大概一百多天时,有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束带是之”,还要送些厚礼给他。陶渊明一听心里不高兴,督邮算个什么人物?乃乡里小儿。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这样他就找了个理由辞去了县令,回乡归隐,回归自然。

返乡后,陶渊明过着耕读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摇之以轻荡,风飘之而吹衣”,他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后他写下了《桃花源》的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闹市,心久系官场人实际上活得很累,一些荣华富贵,一些名声赞誉都是表面的东西。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可笑、荒唐。整日费尽心思与人争斗,为官职而不耻说那些不愿说的话,何必要这样难为自己?

【悟在当下】

此时,放下来,走出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你会舒服许多。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剂。

庄子认为,养心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整日工于心计、追逐名利,如何养生,如何养心?

回到自然去!在心态上回到自然去!这就是庄子给我们的启示。

心灵就像一轮秋月挂于高天,清辉弥漫,皎洁晶莹,如果你总是受制于世俗的声色名利,你的心就会充满浓厚的乌云,那轮心灵的明月就会越来越暗淡,直至无光。因此,一个现代人,如果能多接近自然,就能清除心灵的乌云,那轮心月就会焕发出本属于它的明丽,生命也会在心月的清辉中常驻常新。

顺应习性,养虎无患

你不了解那养虎的人吗?他从不敢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会激起老虎凶残的习气;他也从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诱发老虎凶残的习气。知道老虎饥饱的时刻,通晓老虎暴戾凶残的秉性。老虎与人不同类却向饲养人摇尾乞怜,原因就是养虎人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虐杀的人,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意在爱马却失其所爱,能够不谨慎吗?!

只要懂得顺应习性,养虎也不会受到伤害;如果违逆了习性,即使是温顺的马,也会对你发怒。

【悟在当下】

《庄子》的《骈拇》篇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意即:凫的腿即使很短,但如果你把它接长,凫就会很痛苦;鹤的腿即使很长,要把它截断,鹤也会很悲伤。所以,本性长的不要折断,本性短的不要接长,这样就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了。

风靡欧美的《简单生活》一书的作者丽莎指出:“每天都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好好问问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必须去不懈追求的?这样的追问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还可以把每天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样你会看到,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你的回答也不断成熟。只要我们不再一味追求外界的认可,疲惫无奈地生活在他人的注视之下,我们就会真诚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这里,简单生活的法则和庄子的观点不谋而合。

生命之美在于静

在《庄子·在宥》篇,庄子讲述了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故事这样说:

黄帝做了十九年天子,诏令通行天下,听说广成子居住在崆峒山上,特意前往拜见他。

黄帝见到广成子后说:“我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至道的精华。我一心想获取天地的灵气,用来帮助五谷生长,用来养育百姓。我又希望能主宰阴阳,从而使众多生灵遂心地成长,对此我该怎么办?”

广成子回答说:“你所想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所想主宰的,是万事万物的残留。自从你治理天下,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地上的草木不等到枯黄就飘落凋零,太阳和月亮的光亮也渐渐地晦暗下来。然而谗谄的小人心地是那么褊狭和恶劣,又怎么能够谈论大道?”

黄帝听了这一席话便退了回来,弃置朝政,筑起清心寂智的静室,铺着洁白的茅草,谢绝交往独居三月,之后再次前往求教。

广成子头朝南地躺着,黄帝则顺着下方,双膝着地匍匐向前,叩头着地行了大礼后问道:“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修养自身怎么样才能活得长久?”

广成子急速地挺身而起,说:“问得好啊!来,我告诉给你至道。至道的精髓,幽深邈远;至道的至极,晦暗沉寂。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持守精神保持宁静,形体自然顺应正道。一定要保持宁寂和清静,不要使身形疲累劳苦,不要使精神动荡恍惚,这样就可以长生。眼睛什么也没看见,耳朵什么也没听到,内心什么也不知晓,这样你的精神定能持守你的形体,形体也就长生。小心谨慎地摒除一切思虑,封闭起对外的一切感官,智巧太盛定然招致败亡。我帮助你达到最光明的境地,直达那阳气的本原。我帮助你进入幽深渺远的大门,直达那阴气的本原;天和地都各有主宰,阴和阳都各有府藏,谨慎地守护你的身形,万物将会自然地成长。我持守着浑一的大道而又处于阴阳二气谐调的境界,所以我修身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年,而我的身形还不曾衰老。”

黄帝再次行了大礼叩头至地说:“先生真可说是跟自然混而为一了!”

开始时,广成子不愿向黄帝说道。黄帝放弃天下,斋戒三个月以后,广成子才向黄帝说了以下的话:“你问得好啊!来,我告诉你至道是什么。至道的精华,幽深而无状;至道的极致,蒙昧而无声。不听不看,让精神安静,形体就自然端正。一定要安静,一定要清静,不要劳累形体,不要耗费精力,这样就能长生。”广成子主要说的是怎样才能求得道,我们却可以从中体悟到“静”的作用,每个人想要得到幸福,都要保持自己心灵的平静。如果你的生命一直处于烦躁、嘈杂的状态之中,怎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呢?内心的平静是智慧的珍宝,是长久努力自律的成果,它呈现出丰富的经验与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人即使身处闹市,也要保持静的状态。

【悟在当下】

人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愈益成熟而变得沉稳,要有这样的体认必须了解别人亦是如此。他若有正确的体认,借着因果道理愈来愈透彻明白事物的关联性,便不再惊慌失措、焦虑悲伤,而是稳重镇定、从容沉着。

王维诗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很多人都认为王维只是在写自然界景物的美丽,其实那写出来的诗已经不是自然界的美丽了,而是诗人生命的美。诗人为什么能够体验到生命的美?就在于他的静。如果一个人在喧闹的都市中,仍保持一颗清静无为的心,就能像王维那样体验到生命中蕴含着的花落、月出、鸟鸣的美丽,就能拥有一个诗意的幸福人生。

从从容容才是真

徐缓是一位成功人士,当他的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奋斗时,他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在从容淡定中将一切尽收囊中。有人欲探得其中奥秘,徐缓说,其实挺简单,换来这份从容的,也就是半小时。他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人疲乏得要命,到头来还没落得个好结果。后来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你能不能试一试,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他看了父亲一眼,对父亲的话并不十分理解,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从第二天起,他开始比正常时间早半个小时出门。当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了车,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不堵塞,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坐在车上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理了个头绪。进入办公室后,同事们还没来,他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伸展了一下手脚,而后开始听一段音乐。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他的面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并泡好了一杯热茶,接下来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

这里讲的或许是时间管理,半小时的短暂时间换来一世从容。其实,这是一种原理,兵荒马乱中永远都是一团乱麻,从容之中才能气定神闲,决胜千里。

【悟在当下】

许多人一世“劳生”,从来不知“徐生”的从容,其实他们陷入了人生的误区,无法自拔。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说一个人在涉世之初纯洁无瑕,目光所及之处一切都新鲜有趣,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渐长,阅历渐丰,日渐发现世事的繁杂,不愿再轻易相信什么,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便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斤斤计较,与人攀比,欲望的沟壑越来越深,就在此境界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三重境界并非人人能达到。这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是本性的自然回归,心无旁骛,只做自己该做的。面对纷杂世俗之事,一笑而过,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只求从从容容、平平淡淡,因此,看到的又是山水的本来面貌。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之道便在其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沙漠里拾起心斋

有人在一个辽阔的沙漠里安装了一部公用电话,其初衷当然是为了那些偶尔经过的人,可以使用它来接通城市,以满足物质的、心理的种种需求,甚至援救。而绝不会是相反的情形,因为即使有人打过来又能找谁呢?谁会傻傻地在沙漠里等一个电话吗?某天,住得离这部公用电话最近的一个人,当然,虽然最近也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此人经过这儿时居然听见电话铃在响……那个人显然是拨错号了,但他与接听电话的人聊了一会儿,聊得挺愉快。后来此人经过时,只要听到电话铃声在响,就去接听,他和每个打电话来的人都聊得很愉快。但心里不免奇怪,自己与那些人素不相识,他们都是找谁的呢?

有一段时间他试着不去接电话,渐渐地,他发现,无论接与不接那电话铃总是在响,就像都市里的心理热线一样。久居沙漠的他当然不知道,对于城市人,这电话还真有点类似心理热线的作用。身居闹市的他们凭借一根电话线接通了一片空旷,如果正好有人来接,他们就可以聆听那寂静无边的美妙声响,如果没人接听,就正好证实了那里空无一人,只是想找一处空灵之地,一处可供心灵迷失片刻的地方。更让沙漠中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电话号码如今已被张贴到互联网上,很多人都在拨打它。结果是,那头电话铃声整天响个不停,这头拨号时常遭遇忙音。原来,为了找一处心斋,人们竟然争先恐后,拥挤如常。

【悟在当下】

这个故事是一个有趣的揣测,但是不无道理,不过,真要让心静静持斋,又何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呢?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说:“入则鸣,不入则止。”“入则鸣”,外境界一进来,心就引起共鸣了,即外界的风一来,你的心波就动摇了,心中的清静境界就消失了。

“听止于耳”,听觉停止了,和外界脱离了关系,所以叫他也听不见了,入定了。“心止于符”,心里面什么念头也不动,自然和“道”符合了。“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个时候,呼吸之气是空灵的。“待物者”即所谓跟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虽然身心内外一片虚灵,还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内心空灵是第一步的修养。

“唯道集虚”,把内心虚灵的境界,练习久了,累积久了,那么达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灵很凝定,耳根不向外听了,完全是返之内在了,这才是内心真正的持斋。

谁捆绑了你

有一天,一人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又开始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老人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他恍然醒悟。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说:“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这里的“天”不是宗教里的什么东西,是指自然的意思。即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样子,它都是天命,都不能归之于人为。天然给我生命,要让我用一只脚活着,我就用一只脚活着。因此,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个人的身体形貌都是独立的,各有各的精神。

我们的一生汲汲营营,所以总是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你的手脚,真正难以摆脱的是困于心中的那个瓶颈。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其实,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不要向生命去索取什么,不要为了什么给自己设置障碍。其实,简单而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人生当中,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作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就行了。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石琚考中进士,任邢台县令。当时官场腐败,贪污成风,邢台守吏更是贪婪恶暴,强夺民财。在此环境之下,石琚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仅不贪不占,还多次告诫别人不要贪取不义之财,他常对人说:

“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怎么能利令智昏,干下不仁不义之事呢?人们都知钱财的妙处,却不闻不问不义之财所带来的隐患,这是许多人最后遭祸的根源啊。”

邢台守吏对石琚的劝告置之一笑,还嘲笑他说:

“世事如此,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吗?你的这些高论说来动听,实际上却全无用处,你何苦自守清贫,不识时务呢?要知无财才是大祸,你身在祸中,尚且不知,岂不遭人耻笑?切不可再言此事了。”

石琚又气又怒,他当面对邢台守吏又规劝说:

“一个人到了见利不见害的地步,他就要大祸临头了。你敛财无度,不计利害,你自以为计,在我看来却是愚蠢至极。回头是岸,我实不忍见到你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邢台守吏拒不认错,私下竟反咬一口,向朝廷上书诬陷石琚贪赃枉法。结果,邢台守吏终因贪污受到严惩,其他违法官吏也被一一治罪,石琚因清廉无私,虽多受诬陷却平安无事。

石琚官职屡屡升迁,有人便私下向他讨教升官的秘诀,石琚总是一笑说:

“我不想升迁,凡事凭良心无私,这个人人都能做到,只是他们不屑做罢了。”

来讨教的人不信此说,认为石琚是在敷衍自己,心怀怨气,石琚见此又是一笑道:

“人们过分相信智慧之说,却轻视不用智慧的功效,这就是所谓的偏见吧。”

金世宗任命石琚为参知政事,石琚却百般推辞,金世宗十分惊异,私下对他说:

“如此高位,人人朝思暮想,你却不思谢恩,这是何故?”

石琚以才德不堪作答,金世宗仍不改初衷。石琚的亲朋好友力劝石琚,他们惶急道:

“这是天下的喜事,只有傻瓜才会避之再三。你一生聪明过人,怎会这样愚钝呢?万一惹恼了皇上,我们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天下人更会笑你不识好歹。”

石琚面对责难,一言不发。他见众亲友喋喋不休,最后长叹说:

“俗话说,身不由己,看来我是不能坚持己见了。”

石琚无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私下却对妻子忧虑地说:

“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是担心无妄之灾啊。”

他的妻子不以为然,说道:

“你不贪不占,正义无私,皇上又宠信于你,你还怕什么呢?”

石琚苦笑道:

“身处高位,便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智啊。”

石琚任太子少师之时,曾奏请皇上让太子熟习政事,嫉恨他的人便就此事攻击他别有用心,想借此赢取太子的恩宠。金世宗听了十分生气,后细心观察,才认定石琚不是这样的人。

金世宗把别人诬陷他的话对石琚说了,石琚所受的震撼十分强烈,他趁此坚辞太子少师之位,再不敢轻易进言。

大定十八年,石琚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石琚表面上虚与委蛇,私下却决心辞官归隐。他开导不解的家人故旧说:

“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都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贪心恋栈。”

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却感叹说:

“石琚大智若愚,这样的大才天下再无二人了,凡夫俗子怎知他的心意呢?”

【悟在当下】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老子曾言:“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庄子心中也有“人生宝”,即《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这样一句话: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面对人生的波澜,应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意即:深知进退,而游刃有余。石琚可谓深谙进退之道,能进能退,把握有度,所以才能在官场多年而屹然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