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
65063200000002

第2章 推荐序: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尹建莉

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

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

著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我和李跃儿没见过面,也没联系过,但她对于我来说不是陌生人。

早在几年前,我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书,是一位画家谈她如何教孩子们画画,如何和孩子们相处的。那本书图文并茂,开本很独特,内容更独特,充满教育智慧。于是,李跃儿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我对她的理解是“一位对教育有兴趣的画家”。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对那所叫巴学园的小学心仪不已。它作为一个教育样板,给我示范和鼓舞,让我怀揣理想;但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从未有勇气在现实中去实现它。因为我知道,把一个理想从蓝图上搬到现实中,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决心,需要力量,需要智慧,需要魄力……后来,我知道,居然有人就去干这个大活儿了,真的在北京办了一所“巴学园”,改动一个字,叫“芭学园”,这个人就是李跃儿。

其实,办个仅在大门口挂块“芭学园”牌子的幼儿园,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把牌子后面整个学园的气氛一并做成巴学园的味道。

名称有时是个唬人的东西,它经常会让人产生幻觉,以为挂了羊头的地方卖的应该就是羊肉;但事实证明,现在教育上的“狗肉摊”实在是不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办学者的动机,二是办学者的素质。胡萝卜放入锦盒也变不成人参,教育说到底,不是牌子的事,不是围墙的事,也不是教室的事;教育是理念的事,也是信仰的事,没有虔诚之态和感悟之心是不可能做好的。

芭学园,让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李跃儿。

从媒体对她的幼儿园的报道中,从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我看到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她是个真正懂教育和爱教育的人。她的芭学园表里如一,在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下,独树一帜,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风格。

李跃儿作为一名画家,从教孩子绘画开始,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于是开始去做。当她的画布已放不下她的教育理想时,她把画布变成了一座立体乐园,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来,和她一起去实现一种理想教育。她从绘画转行去做幼儿教育,这一转身可谓“华丽”,现在的李跃儿,已变成了一位“懂绘画的教育家”。

李跃儿在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在写书,她用这样的方式,把“李跃儿教育”这个品牌做出影响,这不知会让多少孩子受益。我相信,作为一个良好的范例,她的影响将会更大。

我们年龄相差不远,且对教育有共同的爱好,在教育价值观上有共同的取向。尽管我对她的了解都是从各种媒体上来的,但隔着纸张和电脑屏幕,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份熟悉和知心。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向李跃儿及其所做的事业表达敬意,同时也用这些文字对她的新书出版送上我的祝贺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