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懂交际学
6542700000022

第22章 认真倾听,打造良好关系(2)

如果同事给你提了条合理的建议,而这一建议早已有人提过或者你自己早已考虑过,或者你对这类问题考虑得比对方更细、更深,切不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未等同事把话说完就打断对方谈话,或不顾同事的诚意,毫不谦虚地自我发挥一通。那样不仅挫伤了同事的自尊心、积极性,同时也阻塞了你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之路。

对待其他交往的人和事,也都应该注意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让别人把话讲完可以了解其真实想法。

车厢里面非常拥挤,有一对年轻的恋人站在门边,他们面对面拥抱着。男孩让女孩明天自己先到餐厅坐着等他,他要迟一点来。

男孩的话还未说完,女孩已经迫不及待地责问男孩什么意思,明天是他们的相识纪念日啊,说好了下班一起坐车到餐厅庆祝的,现在让她先去,自己却要迟一点到,她认为男孩根本不重视这个纪念日,与其这样,干脆不要庆祝了。女孩说完便一手推开男孩,继而背对着他。

男孩随即对女孩说,发那么大脾气干吗?他的话还未说完呢!他要迟一点来,是因为前几天在饰品店订了一对戒指,因没有他和女孩的尺码,故要特别订购。本来今天可以取货的,但刚才饰品店说要明天才能有,那他唯有明天下班先往饰品店然后才能去餐厅……

此时,女孩再一次中断男孩的话,说他们可以下班一起前往饰品店取戒指。男孩再也按捺不住,大声说,为什么总不让他把话说完呢?他刚才正想说因为饰品店与餐厅距离很远,下班的时间人多拥挤,他不想女孩那么辛苦,所以才叫她坐在餐厅等他而自己一个人去。女孩这才住口了。

实际上,打断别人谈话是不礼貌之举。

如果有人要讲自己的看法,那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作为听众,应该让人家讲完,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诋毁别人,打击别人的心灵。尤其是你自以为什么都清楚,其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时,你要绝对理智,就算讲话人没考虑将后面的话说完,你也要耐心劝解,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

不去打断别人的说话既是一种耐心,也是一种尊重,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不打断别人说话既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一种交际的艺术。在你开口之前,让别人把话说完,体现的是你的风度,能表现出你对别人的理解与宽容。因此,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有一个好人缘,就得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不要轻易打断。

粗鲁地打断别人的谈话毫无疑问会对你了解别人的意思产生影响。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肯定有许多东西是我们个人所无法了解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就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一起分享众人的知识和经验。其实只要避免打断别人的讲话,并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听,把别人的说话看做是自己学习的机会,你都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会从别人的某个闪光点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但要学会去伪存真。让人把话讲完实质上就是一个调查过程。要学会辨别说话人的动机,仔细考虑他说的话是否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而不是看人家的话是否中听。要学会听出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只有让人把话讲完,才有可能了解到真相。

不要粗鲁地打断别人的谈话,但可以用聪明的办法适当引导。学会倾听绝不是说让你双唇紧闭、一言不发,而是要学会善于引导对方的谈话,使他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或者引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能使交谈的气氛更轻松融洽、目的更明确、结果更有效。

你一旦注意到自己时常有打扰他人谈话的行为,你就应意识到自己这种带有潜在危险性的行为习惯只是一种无知的体现。意识到这一点对你来说实际上是一则好消息,因为你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自持——下一次要放任自己的时候及时自律,这也是一种人格的修养。

你的处世方法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做一个谦逊善听的听众,跟你谈话的人就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轻松愉快,因为他看得出你在认真对待他的思想;而你自己也同样会轻松愉悦起来,因为你的聆听丰富了你的思想,你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不再为准备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心理紧张了。随着你心绪的缓和,你会变得更加从容,你的理解力也会明显提高,智慧开始显现。你终于可以享受和他人的交流,而不会再觉得那是一场紧张的赛跑。

协助对方把话说下去

不是所有人都能处理好自己将要表达的意思,作为听者,有时候善意的帮助会使交谈的结果更明确有益。交谈是一种有来有往,双方交流感情的群体活动。谈话的双方既是发言者又是听众。所以,发言的人不仅要善于说,更要善于听,让对方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针对对方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听话者也一样,要耐心听,既不要插嘴,也不要打断,要学会恰当地接话,协助对方把话说下去。

能看出说话的人有没有完全清楚表明自己的观点是件很有用的本领,这会让你了解到别人的真实想法。所以,协助对方把话说下去非常重要,因为当别人说了一段话以后,如果得不到你应有的回应,尽管你很认真地在听,对方仍然会觉得你心不在焉。在对方话语的衔接处,巧妙运用一些很短的评语以表明你自己确实在认真地倾听,诸如“真这样吗”、“太棒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然后呢”这些话语会使对方继续说下去的兴趣倍增。

在美国,有一位叫林克莱特的著名主持人。有一天,他要访问一名小朋友,就问他长大后的梦想是做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说他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他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自己挂上降落伞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说他要去拿燃料,他还要回来!

还有一段故事: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几岁的儿子陪她父亲一同去游玩。儿子口渴了,妈妈就从背包里拿出了两个苹果,让儿子也给自己的外公一个。没想到,儿子将苹果拿到手后,在两个苹果上面分别咬了一口。看见孩子这样的举动,母亲很不好意思,她担心父亲责怪自己没有将孩子教育好。

“妈妈!”儿子有话要说,可是当他看到妈妈狠狠地瞪着自己,没敢将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外公知道外孙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便坐下来握住孩子的手,微笑地问孩子为什么要将两个苹果都咬上一口。孩子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满脸童真地说,因为他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外公。外公开心地笑了。母亲又高兴又悔恨,她既为有这样懂事的儿子而自豪,又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惭愧。

很多时候,有些真相隐藏在你没听到的部分。

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布莱德雷接到了任务,这是个危险而紧急的军事行动,于是他立刻召集自己的军官和士兵排成一个长列。布莱德雷扫视了大家一圈,说有愿意冒险承担这次任务的,请向前走两步。就在这时,恰巧进来一位报信员递给他一项最新的战报,于是布莱德雷和这位报信员谈论了片刻。等到他处理完战报,再面对行列中的众将士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仍然是一条直线,好像并没有一个人向前多走出两步。他有点生气了,两眼放出愤怒的光茫。

“报告长官!”只见最前排的一个士兵要向他报告什么。

布莱德雷威严地一挥手,阻止了他,接着以十分愤慨的口气大声呵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情况紧急,竟然一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这项任务,还说士兵太让他失望了!

“报告司令!”还是站在最前排的那个人,他说他们刚才每一个人都向前跨了两步,所以现在仍然是一条直线!

“如果你不想误解别人,就让别人把话说完”,这句话反映了让对方把话说完的重要性。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往往因信息的不对称及信息收集的途径不一样,会对一些人或一些事产生误解甚至曲解。当这些错误信息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比如,不信任、埋怨等,到最后甚至会造成“较坏”的影响和结果。有些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自以为是,会在这种错误的“感觉”里边转来转去,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沟通方式。尤其是领导或者长辈,一旦对下级或晚辈产生了误解或者不满情绪,甚至会用自己的权力和威力让这些人受到委屈甚至伤害。

只有让人把话讲完,才有可能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意思,使你成为别人心目中最体贴的听众。

善听对方的言外之意

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善于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到说话人的真实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能会包含几层意思。相信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理解。

有一天,有个人搭出租车到某地。由于大路上发生事故,所以司机改走小路。但小路蜿蜒曲折,司机不太熟,越走越觉得没有把握,便停下来向路旁一位老先生问路。

老先生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有路就可以走,多问几次就会到。”

这两句话叫人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同时又觉得摸不着头脑。可司机表示了感谢,就很有信心地向前驶去。

这个人觉得很纳闷,他就问司机如何知道怎么走了。

司机说,如果他已经走错了,老先生就会把手一扬,然后指向正确的方向。现在他走对了,所以老先生说有路就可以走,告诉他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多问几次就会到,意思是后面会有几个比较复杂的岔路口,那时候一定要问路,不要乱闯。

要做到会听弦外之音,善听言外之意,你需要有足够的敏感与悟性。有些话在不同的人面前影响不同,不便直说,这就要求你要有悟性和智慧,善于从别人的话中听出隐含的真实意思。还要学会从对方的话中听出他所夹杂的情绪,或听出有用的信息,或听出事情的利弊,或听出进退,或听出隐衷,或听出轻重缓急,或听出门道,或听出成功的机会,或听出失败的原因等。

一般情况下除了说话以外,一个眼色、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明确的意思。即使同一句话,也可以听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学会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运用此点可窥测别人的机智和心思。那种恶毒、草率、充满嫉妒之情的弦外之音能令人于无意间身败名裂;有利的言外之意则会使人声望日增。

在办公室中,人多嘴杂,诸多事情直说不便,“弦外之音”就大行其道了。话语的“弦外之音”在表面上是听不到的,但它传达的信息却极为微妙,需要精心捕捉。准确、细心地辨别各种言外之意,体察言者的真正用心,就可以使自己避免言语行为的盲目性。

会听“弦外之音”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也要慎重措辞,避免别人听出不必要的“弦外之音”。如一位年轻的员工在非正式场合向领导说起工作量多、任务重。这位领导误认为下属在叫苦,于是找了个机会把他调到一个轻闲的部门。其实那位下属只是随便反映一下情况,让领导知道他工作辛苦,肯定和承认他在单位里的地位和作用而已。结果不合适的表达让领导误听“弦外之音”,使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俗话说“听话听音”,如果能掌握这个道理,体察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调整好自己的心境,尽可能进入对方的角色,设身处地替对方想想,那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自己在交际中变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