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村的星空
66971200000185

第185章 动摇

代注恒终于明白了自己遇到了其他朋友几乎一辈子都无法遇到的事情,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可是这个林妹妹也是一个遇上了别人几辈子都未必能够遇上的糟糕命运的女孩。

无论是代注恒这个人,还会代注恒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他都无法不对人家女孩负责,哪怕别人不要他负责,或者他根本负不起这个责。

有时候一个人觉得自己挺惨的,什么怀才不遇啊,什么机遇不来啊,什么倒霉啊,如果想想其他人,其他比自己更惨的人,心里也许就不会那么埋怨和仇恨苍天了。

时代越发展,物质越丰富,精神几乎必然的就会退步,这是不用解释的真理。

吃的好穿的好耍的好,怎么可能具备那种吃不好穿不好耍不好的人们所具备的斗争、抗争、勇敢、无私的精神?

既然有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怎么可能还有人能够坚持走上几百公里去挑盐挑糖?既然有了电梯,怎么可能还有人能够坚持每天从不用电梯,走上楼梯上下20层30层甚至更高?既然有了各种器械,怎么可能不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除非少数时候,绝大多数时候根本就容不得你坚持走路,坚持爬楼梯,坚持不用各种现代工具。

代注恒也仅仅只是从龙山镇走路去风林县三次,也就是几乎每年仅仅能够做到一次,从龙山镇走路去金竹市一次,也就是三年时间勉强坚持了一次。其他时候,他没有那么多走路的时间没有那么多选择。

现代人的选择真的非常多吗?其实当选择从一种增加到三种或者十种,并不见得就增加了选择,也许无论有多少选择,很多人其实真正能够做的只有一种选择。看起来网络交友平台扩大了交友的范围增强了交友的概率,可是真的有变化吗?随着QQ的出现,除了最初时候不少人能够从QQ里认识很多新朋友,慢慢的,QQ就交不了太多的朋友了,里面更多的都是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原来的收音机电台交友或者报纸交友虽然被网络交友替代了,其实能够交的朋友还是少的可怜。未必就比原来交友平台更容易,能够交更多朋友。

代注恒原来用电台交友交笔友的方式就明显比在网络上交上的朋友多很多很多。感觉上,网络好像始终不真实,很虚幻,很薄情。

代注恒实在找不到特别好的说话来安慰荣晓姝,既然上帝给她安排了如此“精彩”的人生,在她眼前展示了如此寒冷的人世间,他也只能用自己的一点点热情去温暖这个遍体鳞伤的女孩。

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都未必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你今生想见的未必能见到,今生不相见的却很可能一定会见到。

代注恒喜欢悲剧,不喜欢喜剧,这和他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有关。他的快乐往往不同于其他人,是那种从悲哀悲惨悲苦中蕴藏着的点点希望之火的快乐。

他的父母都是经历过巨大负担的人,从以前的公子少爷、大家闺秀变成一无所有、受尽白眼的人。犹记得父亲年轻时候给狱中的爷爷送饭,走的是如何的一条路,白眼根本算不得什么,口水菜叶甚至石头才是最大的威胁。犹记得母亲年轻时候被人前人后的谩骂和羞辱,仅仅只是因为外公的特殊身份和不明死因。

DFFHY分子的枷锁从父亲二十岁到近五十岁一直像阴影一样笼罩着这个学富五车的才子,FDP的锁链一直束缚了二十岁到四十岁的母亲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安全感才是父母觉得人生最最重要的需求,只有自己安全了,才是对后代子孙最大的爱。父母像上发条的小玩具一样,需要发条,需要按部就班,需要稳定无变。

恰恰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孕育出极端抗拒极端队里极端个性。代注恒最最厌恶和讨厌的恰好是父母追求一生的最大幸福,代注恒所热衷并为之愿意付出热血汗水乃至生命的创造但不占有突破但不破坏却是父母最大的噩梦。

代注恒的骨子里有一种极端英雄主义,他渴望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于某一种自己的理想梦想,他在所不惜,生命对他绝对不是享乐、金钱和权力的追逐。他不愿意欠任何人,甚至父母。若果因为他的原因造成了别人的困难和痛苦,他死的心都有。一个把学生的命运担在自己肩头的老师,把国家民族的大业寄托在教育教化教养之上的教师,总是时刻忍不住为学生流泪,甚至愿意下跪赎罪。

这样的男人,遇上荣晓姝这样的女人,不知道上天是如何思考的。没有同情就没有爱情,没有责任就没有爱情,这是代注恒的爱情观的认知,也是他绝对喜欢周芷若而厌恶赵敏的原因。

周芷若值得同情,代注恒原谅他所做的一切,如果不是张三丰不收女弟子,又怎会让周芷若去拜了灭绝为师?如果不是灭绝一定要把掌门大任交给她,她又怎会去偷屠龙刀倚天剑,欺骗张无忌?如果不是张无忌暧昧不清,用情不专,她又怎能去“嫁”宋青书?如果不是赵敏要灭绝六大派抓起了灭绝等六大派人物,周芷若又何须这么年轻当上掌门去欺骗张无忌担起郭女侠创立的峨眉一派重担?

赵敏所谓牺牲了自己郡主的身份,背叛了父亲和家庭,是因为爱上了张无忌。代注恒就无法理解这种爱情,如果他代注恒能够背叛国家民族和家庭,他就不会越来越难以承受难以承担。只要辞个职就什么都搞定了。

而且,和张无忌志同道合的是周芷若,要对抗朝廷对抗残暴的统治者的压迫,赵敏仅仅只是一个投敌分子而已,因为什么呢?不外因为张教主人才武功身份地位,哪里赶得上周芷若和张教主的青梅竹马,那个时候汉水边10岁的张无忌仅仅只是个生病快死的孩子。

随着自己越来越希望辞职,却又越来越不能辞职,代注恒的内心严重撕裂。代注恒一辞职,首先是对不起那些喜欢自己的学生,因为每一年他都是跨年级,无法实现同时让自己的所有学生都毕业离开的局面;其次是对不起自己的家庭,父母就爱他在体制内的所谓稳定安全,年龄渐高的父母根本承受不起他辞职的打击;再次是对不起国家民族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培养,毕竟自己是师范专业出身,不能因为不能融于传统落后已经市场化的教育就做逃兵。

还好毛衣没洗,如果等待毛衣干了才能穿衣服出门,恐怕需要两三天了。楼顶的西北角是个风口,果然衣服干得快。

第二天,也就是12月23日,不理会代注恒留下来一起过了圣诞节才走的要求,荣晓姝让代注恒下午就送她返回金竹去。

代注恒明明感觉到荣晓姝已经有和自己一起过平安夜和圣诞节的意思,可是也许就因为自己说你在家玩,我还要去上四节补课的原因闹着一定要马上回金竹。

22号是周五,代注恒本来有3节课,而且还要坐班。他请了一天的假陪着荣晓姝哭了笑笑了哭,然后他成为荣晓姝第N个男朋友,恐怕也是最没有身份地位金钱权力身高长相的男朋友。

代注恒其实也舍不得离开温暖的床去冰冷的教室里讲些自己没有兴趣学生没有兴趣的废话套话屁话空话。他教书第一年每节课有属于自己教育思想的30分钟左右,慢慢的现在工作快三年,每节课就只剩下了属于自己的不到10分钟。

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大家对政治知识的兴趣,最终却发现两个年级的五个文科班都出现了即使对知识兴趣很大,成绩却很不理想的局面。高05级一个班出现了四五人,他觉得只是实验初期的必然现象;高06级两个班出现了二十多人,他开始咬牙坚持;高07级两个班又出现了十多人的苗头,他终于觉得牙齿碎了。

他的“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教育理念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去知识化和重应试化的现状深层次的与国情结合在一起,代注恒颇为无奈。他发现他的三百多文科班的弟子们,成绩优秀的往往是那种根本不理你政治是什么、经济是什么、哲学是什么,只知道政治题、经济题、哲学题怎么做的一群孩子。他实在无法跳出这种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或者一旦产生知识价值就会影响学生考试价值的绝望之中。

他本答应了周末时陪荣晓姝在龙山镇周边几个小有名气的景观去逛逛,可是周五晚上收到的五六个学生的圣诞节礼物,一下子让他找回了部分的自我和自信。毕竟还是有喜欢我的学生,毕竟还是有信任我的学生。于是决定周六还是要去上那补课表上的四节补课。

当然,代注恒就算周六上午有四节补课,他也可以在周六下午和周日陪荣晓姝玩。荣晓姝一定要在23号下午走,多少跟她接到的电话或者某个人的约会有关,并非完全都是代注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