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外企风云
66991200000014

第14章 女人们

王敏比邹平晚进CCA几年,但当我进入CCA时,两个人已经共事五六年。

而我也已忽忽悠悠在CCA五年多。

想来她们二位,人生中的美好年华大部分时间是一起度过的,但他们的关系并不要好。当然,同事间也并没有必须要多好,只是他们似乎对彼此都敬而远之。

邹平曾说对我说过一句话:“王敏不是一般人,你得慢慢了解和总结。”

当时的我还太嫩太善良,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觉得相处得来,就是同事加朋友,相处不来就只是同事而已。直到几年后,我才知道邹平这句话的深切含义,职场上除了同事和朋友外还有敌人。

王敏的工资并不低,年薪也有二十几万。他老妈每个月还有退休工资几千块,贴补家用。但似乎她的生活并不宽裕,穿衣打扮也并不时尚,还经常向同事借钱,这是最让我诧异的。

我一直没有暗中观察人的习惯,但她的大多行为都比较简单直接。最近王敏和魏工部门的人走的很近,并且向玛丽借钱,说是女儿的钢琴班要交三千块钱。王敏在办公室跟玛丽说这事的时候,并没有避讳其他人,她说的理直气壮,大家也听得随心所欲。

我的数学能力也不差,王敏月薪一万多,再加上她老妈的退休工资,每个月近两万的收入,都不够花也还是有些奇特的。

玛丽老公开有一家小公司,效益一直不错,玛丽也不太在乎这几个钱,随手就从包里拿出现金给了王敏。

邹平看到,嘴脸抽了抽,不再理会。我对玛丽的大气很是赞许。同时对王敏的状态也感到疑惑。

我们在一次培训课上,培训老师给每个人做了性格定位测试。我是老虎,邹平是考拉,王敏是考拉,玛丽是猫头鹰,芦华是孔雀。

大家惊讶于测试的结果和人物如此贴切。

玛丽和芦华是魏工团队的两位女销售,玛丽的老公开了一家小公司,生活很是宽裕。话说芦华,她的老公,是国有酒店的工程部经理,只是酒店有些特殊,经常接待国家领导人,所以她老公的地位和普通酒店的工程部经理相比,就天差地别了。我一直不知道芦华是怎么进入的CCA,因为她没有大学毕业文凭,气质和公关能力,都不见得出色,她本身是运动员出身,又是人高马大的体魄。

外企的销售部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HR招人,长相和气质还是要尚佳的。而芦华离这个还有些距离。

芦华四十多岁,嗓门比较大,说话的时候喜欢做手势,所以关于她老公以及她儿子的故事,就以她的手势和嗓门,传遍了办公室的各个角落,以及波及到的朋友圈。

我时常看到她津津乐道的分享她的幸福生活,且有那么点指点江山,激情澎湃,唾沫横飞的气势,我相信她定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起码她自己觉得幸福。

再一次感叹性格测试的准确性。

芦华和王敏差不多同期进入CCA,但两人很少说话,芦华对王敏的穿衣风格时常是嗤之以鼻。我从不参与她们的任何讨论,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酒过三巡,邹平始终说我是淡漠的性格,我想我真的不是淡漠,只是不喜欢他们的话题。

王敏对芦华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大嘴巴。我深以为是,但我不能说,笑笑就好。

而芦华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跟我叙述了她和王敏间的纠葛。

话说王敏当年在医院待产,芦华作为公司领导派去的同事代表,到医院看望。王敏正好想下床去洗手间,顺势的娇弱感涌上心头,就让芦华帮忙拿一下拖鞋。芦华一直自诩是官太太,而且不是一般的官太太,是能接触到大领导的官的太太。拿拖鞋这种事她认为也只有老公和儿子才佩让她弯腰去做。王敏居然也敢来指使她,很是气愤。但毕竟是官太太,面不改色还是可以做到的。心里万般不愿,终究孕妇为大,也就弯腰做了。不成想王敏还有点得寸进尺,指责芦华拿的鞋子太小,脚穿不进。

尽管如此小事,芦华耿耿于怀,甚至愤恨。她问我,觉得王敏这个人怎么样,我笑笑,我说我真没给她拿过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