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
6705000000009

第9章 民主联合战线——打倒列强除军阀(6)

处于如此紧急关头的陈独秀,在3月下旬致信****上海区委,提出“要缓和反蒋”。4月5日,陈独秀和已与******在反共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的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工人纠察队”的真实计划,说成是“不审自何而起”的“谣言”,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要求大家“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要信任谣言,相互尊敬,事事开诚协商进行”。“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4]。陈独秀此举原想通过国民党领袖的反革命行为“辟谣”,以缓和国共两党的紧张关系,但实际上却掩盖了******的反共企图,解除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使之处于无准备、无力反抗的危险境地。

4月12日凌晨,被******雇用收买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上海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工人纠察队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强行缴械,杀伤300多人。13日,上海总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声讨******的反革命罪行。会后,工人群众到宝山路国民党二十六军周风歧部请愿。当请愿群众走到宝山路时,早已埋伏等候的二十六军士兵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接着,******下令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的反革命活动在上海的得手,更助长了其他地方反动派的反革命气焰,他们妄图在全国范围内把革命者斩尽杀绝。这样,4月15日,广州的反动势力解除了黄埔军校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武装,解散革命组织,屠杀革命群众。在北京,张作霖于4月28日残酷地杀害了李大钊等20名共产党人。在厦门、福州、宁波、南京、杭州等地,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也惨遭杀害。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东南各省。在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血泊中,******的国民政府于4月18日在南京成立,******集团成了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四一二政变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第一次重大分裂,它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的转折点。

******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共同国民党****联合对******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讨蒋运动。4月20日,****中央发表宣言,指出:“******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号召人民群众为“推翻新军阀”、“打倒军事****”而奋斗。4月22日,宋庆龄、邓演达、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林祖涵、******等39人,以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候补执监委员名义联名通电讨蒋,号召全国民众及革命同志,起来推翻******这个“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5]。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严重失败。此后,全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17日至5月9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陈独秀代表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报告既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反而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一些错误主张。

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罗易作了题为《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的讲话。代表们对陈独秀的错误进行了批评。会前,瞿秋白针对陈独秀、彭述之等的机会主义理论和政策,写成了《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一书,着重论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会上他把该书发给大家,并作了系统发言。针对陈独秀报告关于统一战线上的错误,蔡和森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小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过去之弱点及现在动摇,说明能领导革命到底并取得胜利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应以坚决的无产阶级的领导去制胜小资产阶级的动摇与犹疑。当******提出应迅速开展土地革命大力武装农民、建立村民主政权,以挽救革命的提案后,主持会议的陈独秀,以其固有的家长制作风,对这个正确建议不仅不采纳,而且排斥******于大会之外,剥夺了******的表决权。

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

******叛变后,与其所投靠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地主买办阶级联合起来,从军事上对武汉形成包围之势,在经济上制造困难,使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此时,惯于见风使舵的汪精卫的政治立场日趋****。这个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还大唱革命高调,表示“恪守总理遗训,为党国效劳”,并高喊“讨伐******”、“革命的站到左边来”口号,俨然以“****”领袖自居的人。转为大讲“纠正农民运动过火”,派人查办湘、鄂、赣各省的“过激”言行,解散了湖北两个最大县黄冈、黄陂的农民协会。5月17日,武汉国民政府所管辖的4个军的指挥官在武昌召开了反共秘密会议,驻在宜昌的独立师师长夏斗寅叛变,攻打武汉。21日,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健所属之许克祥部在长沙叛变,封闭湖南革命团体,解除工农武装,屠杀革命者。因这日的代号是“马”,所以,又称之为“马日事变”。这是汪精卫为首的反动集团公开叛变革命的信号,从此反动势力日益嚣张。值此中国革命危急时刻,共产国际于5月召开了第八次执委会,并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指示:必须揭露******,孤立国民党****,改造国民党机关,组织军队,改进工作。6月1日,****中央接到共产国际发来的指示,如果照此执行,党就有可能同汪精卫集团进行有力的斗争,使革命损失大大减少。但受共产国际派遣担任国民政府顾问的鲍罗廷,认为这个指示“荒唐可笑”,采取“暂缓执行”;陈独秀不仅不向****中央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反而为了讨好汪精卫,表示对汪的信任,把指示给他看了。汪如获至宝,便以此为借口,开始全面策动反共活动。6月5日,他解除了鲍罗廷所任的国民政府最高顾问之职务。6日,朱培德按汪的旨意在江西驱逐共产党。10日,汪精卫、孙科、唐生智、冯玉祥等在郑州开会商定,由冯玉祥坐镇北方,调北伐军唐生智部回师镇压湘鄂两省工农运动。6月20日,******、冯玉祥等在徐州开会,确定了“宁汉合作”、“国共分家”的大计。21日,冯玉祥依会议之决定,电促汪精卫、谭延凯“速决大计”,宁汉双方“既异地而同心”,“就应当通力合作”[6],立即“分共”。此时,汪精卫已堕落到反革命方面去了。

1927年6月25日,蔡和森给中央的信中提出“唐(生智)回湘后,反动态度既已如此明白,我们坐此静等人家来处理,直无异鱼游釜底”,建议中央和军部“立即检查自己的势力,做一军事计划,以备万一”。正当陈独秀坚持****投降主义路线,不惜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忍让、妥协来维持与汪清卫集团的继续合作时,6月29日,何键在汪精卫的授意下,宣布与共产党分裂,并以武力控制了汉口和汉阳。唐生智也在长沙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6月30日,在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中央扩大会上,强行通过了《国共合作十一条》,仍然认为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为了“减少政局之纠纷”,提出共产党员以“请假”的名义离开政府,“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7]做出了全面的让步。7月9日,武汉国民党中央举行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决定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活动,取缔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宣传共产主义。14日,宋庆龄发表严正声明,宣布退出武汉政府,公开与汪精卫决裂。15日,汪精卫举行“分共”会议,正式宣布和共产党公开决裂。他们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反动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联合战线彻底破裂。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一方面是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另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投降主义错误,放弃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缺乏对军事工作的重视。

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破裂了,但是它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必须建立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前提。中国革命只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决定了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否则,革命就会夭折。对资产阶级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特别是要警惕资产阶级右翼的叛变活动,一经发现就坚决斗争,决不能妥协退让。

(2)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统一战线的最基本力量,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工人阶级只要团结了农民阶级,获得农民的支持,就基本实现了自己的领导权。如果工人阶级失去农民阶级的拥护,统一战线就不能巩固,自己的领导权就没有保障,资产阶级一旦叛变,自己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3)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武装

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组织统一战线,也必须有革命武装。当资产阶级破坏、分裂统一战线,用暴力镇压工农群众时,无产阶级应用革命的武装予以反击。如果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军队,在统一战线中就没有地位,就失去了领导权,就无力制止资产阶级的叛卖,自然也就无力巩固统一战线。

(4)共产党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路线和策略原则。只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团结全党领导工农劳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只有正确的策略原则,才能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正确的方针,团结国民党****,揭露、孤立和打击国民党****,使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只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策略原则,才能使党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否则,当一种错误倾向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时,全党就会处于毫无办法的境地,最后导致革命的失败。

[1]陈独秀:《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前锋》第2期,1923年12月1日。

[2]《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02-430页。

[3]《******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第9页。

[4]《****中央文献选集》第3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5]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为******屠杀革命民众宣言》,1927年4月20日。

[6]《冯玉祥致武汉汪、谭等电》,《清党实录》,转引自宋春、李青等编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7]《****中央文献选集》第3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255-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