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6708200000011

第11章 佛陀(8)

据《中尼迦耶》第74《长爪经》[4]记载,佛陀曾经住在王舍城灵鹫山(Gijjhakūa)豚崛洞(Sukarakhatā)时,游行者长爪(Dīghanakha)来访。长爪说自己的观点是“一切于我皆不可”。佛陀便询问道:“那你对自己的观点‘一切于我皆不可’是否认可?”佛陀指出世上大多数人不抛弃这种见,又执取那种见,很少有人抛弃这种见,又不执取那种见。有些沙门婆罗门认为“一切于我皆可”,有些认为“一切于我皆不可”,有些认为“某些于我可,某些于我不可”。如果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其他两种观点错误,就会产生异议,引起辩论,发生争吵,造成危害。因此,应该抛弃这种见,又不执取那种见。

接着,佛陀向长爪讲解如何看待身和受:

此身有色,四大(地、水、火和风)组成,为父母所生,由饮食养育。此身无常,磨擦,损耗,破碎,解体。此身只能视作无常、苦恼、疾患、脓疮、利箭、灾祸、病痛、异己、衰亡、空和无我。这样,就会摆脱对此身的贪恋、喜爱和依赖。

受有三种:乐、苦和不乐不苦。感受到乐时,感受不到苦和不乐不苦。感受到苦时,感受不到乐和不乐不苦。感受到不乐不苦时,感受不到乐和苦。乐的感受是无常,和合而成,因缘而生,必定衰竭、消退和灭寂。苦的感受和不乐不苦的感受也是如此。受学圣弟子这样看待受,就会厌弃乐、苦和不乐不苦的感受。因厌弃而离欲,因离欲而解脱,因解脱而知解脱。他知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

这样,比丘的心已解脱,他不偏执什么,不争辩什么,他使用世间语言而不执著。[5]

在佛陀为长爪说法时,舍利弗站在后面为佛陀扇扇。他听完佛陀说法,脱尽烦恼,无所执著。长爪听后,也心悦诚服,请求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据律藏《大品》记载,佛陀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日子后,重返故乡迦毗罗卫城,住在尼拘律园(Nigrodhārāma)。这天上午,他手持衣钵,前往净饭王住所。到了那里,罗睺罗的母亲对罗睺罗说道:“那是你的父亲,罗睺罗!去向他要遗产。”罗睺罗站在佛陀面前,说道:“你的影子很温暖,沙门!”佛陀起身离开。罗睺罗跟在后面,说道:“给我遗产,沙门!给我遗产,沙门!”于是,佛陀吩咐舍利弗说:“你给他出家吧。”舍利弗遵照佛陀制定的出家仪规,剃度罗睺罗。

然后,净饭王来见佛陀,诉说当年佛陀出家时,自己承受了不少痛苦。后来,难陀出家,现在又是罗睺罗出家。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深入皮肉骨髓。因此,孩子出家,应该征得父母同意。佛陀接受净饭王的建议,告诫众比丘,以后接收出家者,必须征得出家者父母同意。

难陀(Nanda)是佛陀的姨母的儿子(mātucchāputta),也就是佛陀的表弟。据《杂尼迦耶》第21《比丘集》记载,难陀刚出家时,身穿熨平的上衣,描眼,手持光亮的钵,来见佛陀。佛陀告诫难陀说:“诚心出家的善男子不应该身穿熨平的上衣,描眼,手持光亮的钵。诚心出家的善男子应该是林居者,乞食者,身穿粪扫衣,摒弃欲乐。”[6]于是,难陀遵照佛陀的要求去做。

律藏《小品》记载有释迦族其他青年跟随佛陀出家的情况。那时,佛陀停留在阿奴波村。释迦族里有一对兄弟,名叫摩诃那摩(Mahānāma)和阿楼驮(Anuruddha)。摩诃那摩思忖道:“现在,释迦族有许多王子跟随世尊出家,而我家还没有人出家。是我还是阿楼驮出家?”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阿楼驮。阿楼驮说:“我一直娇生惯养。我不能出家,你出家。”摩诃那摩说:“那么,来吧!我教会你在家生活。先要犁地,然后播种,灌溉,排水,除草,收割,打谷,扬糠,筛分,储藏。今年做完了,明年再做,后年再做。工作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我们的父亲和祖父已经去世,而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完结。因此,你要学会在家生活,我要出家去了。”阿楼驮听后,去见母亲,说道:“我想出家,请母亲准许。”母亲开始不同意,但在阿楼驮再三请求下,说道:“如果释迦王跋提(Bhaddiya)也出家,你就可以出家。”

于是,阿楼驮去见跋提,请求与他一起出家。跋提开始不同意,后来答应七年后与他一起出家。阿楼驮嫌时间太长。跋提按年按月减时间,直至答应七天后与他一起出家。

七天后,释迦王跋提和阿楼驮、阿难(Ananda)、婆咎(Bhagu)、金毗罗(Kimbila)、提婆达多(Devadatta)以及剃头匠优波离(Upāli)一起去见佛陀。他们走过边界后,打发优波离回去。优波离在回去路上,思忖道:“释迦族人很厉害。他们可能以为是我煽动这些王子出家,而治我死罪。”于是,他又转身返回,向这些释迦族王子说明自己的想法。他们同意他的想法,带着他一起到达佛陀那里。他们对佛陀说:“我们是骄傲的释迦族人。这位剃头匠优波离长期侍候我们。请世尊先接受他出家,以便我们向他顶礼致敬。这样,能抑止我们释迦族人的傲气。”于是,佛陀先接受优波离出家,然后再接受这几位释迦族王子出家。

跋提出家后,无论进入林中、树下或空屋,总会发出感叹:“哦,幸福!哦,幸福!”许多比丘把这情况告诉佛陀,并说:“看来跋提对梵行不满,他留恋过去的王位。”佛陀找来跋提,询问情况。跋提告诉佛陀说:“从前,我在位的时候,宫里宫外,城里城外,都有卫士守护。尽管如此,我仍然害怕、忧虑、怀疑、担心。而现在,无论进入林中、树下或空屋,我都不害怕、不忧虑、不怀疑、不担心。我生活自由,安详,接受别人施舍。”佛陀听后,说道:

身边不再潜伏危机,

他已超越一切存在;

无畏,有福,脱尽烦恼,

连天神也无法相比。

佛陀访问故乡迦毗罗卫城后,又回到王舍城竹园。据《中尼迦耶》第61《教诫罗睺罗菴婆罗林经》[7]记载,佛陀住在竹园迦兰陀林(Kalandakanivāpa)时,罗睺罗住在菴婆罗林(Ambālahikā)。一天傍晚,佛陀到菴婆罗林看望罗睺罗。罗睺罗侍奉佛陀洗足后,向佛陀行礼,坐在一旁。佛陀将一点儿水倒入水罐,说道:“罗睺罗!你看到这水罐里这点儿水吗?”“是的,世尊!”“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没有多少沙门性(Sāmaa)。”接着,佛陀泼掉水罐里的那一点儿水,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泼掉沙门性。”接着,佛陀把水罐倒覆,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倒覆沙门性。”接着,佛陀把水罐翻过来,说道:“那些不知羞愧,故意说谎的人,就像这样,沙门性空无。”

佛陀继续说道:“譬如有一头御象,在战斗中使用前腿、后腿、前身、后身、头、耳、牙和尾,然而缩回鼻子。那么,象夫会想:‘尽管它使用全身,却缩回鼻子,还不能彻底为国王献身。’一旦它使用全身和鼻子,象夫会想:‘它使用全身和鼻子,能彻底为国王献身。不再需要调教了。’这样,罗睺罗!只要有人不知羞愧,故意说谎,我就不能说他们不再需要调教了。因此,罗睺罗!你必须培养自己决不说谎,哪怕只是开玩笑。”

接着,佛陀又问罗睺罗:“镜子有什么用?”“用来观照,世尊!”佛陀说道:“同样道理,身体行动(‘身业’)前,要反复观照;话语说出(‘口业’)前,要反复观照;思想产生(‘意业’)前,要反复观照。”[8]

据律藏《小品》记载,直到那时,比丘们都没有正规的住所。他们住在这儿那儿的树林、树根、悬岩、峡谷、山洞、丛林、空地或草堆。他们早上离开这些地方时,充满自信。无论朝前往后,环顾左右,俯仰伸屈,他们的目光低垂,仪态端庄。

王舍城有位富商,一看见这些比丘,心中就产生信任感。他向他们表示,愿意为他们建造住所。而他们说佛陀不允许有住所。富商请他们再去征询佛陀的意见。佛陀听后,表示同意。于是,富商建造了六十处住所,并约请佛陀和众比丘第二天吃饭。

正当富商忙于准备之时,他的姐夫给孤独(Anāthapiika)长者来访。给孤独长者询问富商:“是不是在准备婚庆,或者祭典,或者宴请频毗沙罗王?”富商告诉他说:“明天请佛陀和众比丘吃饭。”给孤独长者连问三声:“你是说佛陀?”得到富商三次肯定的回答后,他说道:“在这世上,佛陀难遇。我能不能现在就去见佛陀?”富商劝说道:“你明天早上就能见到他。”

给孤独长者一心想见佛陀,这天夜里起床三次,盼着天亮。他不等天亮,就前往佛陀居住的尸陀林(Sītavana,意译寒林)。拂晓时分,佛陀已经起身,在空地踱步。他看见给孤独长者来到,便停步坐下,说道:“来吧,须达(Sudatta,或译须达多,意译善授)!”给孤独长者听见佛陀叫他的名字,感到惊喜。他向佛陀行触足礼,问候道:“世尊睡得可好?”佛陀回答说:

婆罗门涅槃,永远睡得香,

不沾染欲乐,无余而清凉,

执著已断除,心中无忧惧,

内心已安定,安定睡得香。

然后,佛陀为给孤独长者说法。给孤独长者听后,领悟到万法有生必有灭,请求终身皈依佛陀。他约请佛陀和众比丘第二天吃饭。第二天,他亲手侍奉佛陀和众比丘吃饭。饭后,他表示要在舍卫城(Sāratthi,憍萨罗国的都城)建造一座供佛陀和众比丘雨季安居的住所。

给孤独长者回到舍卫城后,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点,最后看中祇陀(Jeta,或译逝多)太子的园林。他请求祇陀太子把这座祇园(Jetavana,或译逝多林)转让给他使用。祇陀太子的要价是“用十万金币铺满这座园林”。给孤独长者用车拉来十万金币,铺满祇园,但还差门边一块地方。他正要派人再去取金币,祇陀太子说道:“行了!那块地方算是我的布施。”这样,给孤独长者在祇园建成一座设备完善的精舍。

佛陀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日子后,前往舍卫城,住在祇园。给孤独长者来见佛陀,约请他第二天吃饭。第二天饭后,给孤独长者询问佛陀:“世尊!我应该怎样使用这座祇园?”佛陀回答说:“长者!你可以供给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四方比丘使用。”

据《中尼迦耶》第87《爱生经》[9]记载,佛陀住在祇园时,舍卫城有位家主(gahapati)失去心爱的独生子后,无心工作,不思饮食,总是去火葬场哭喊着:“我的独生子啊!你去哪儿了?”后来,他去见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因爱而生忧愁、悲哀、痛苦、伤心和烦恼。”他大惑不解,说道:“谁会这样想?世尊!应该是因爱而生快乐和喜悦。”他不同意佛陀的说法,起身离去。

这事传到王宫。波斯匿王(Pasenadi)询问王后末利(Mallikā)对佛陀这种说法的看法。末利夫人说道:“如果世尊这么说,那就是这样。”但波斯匿王不满意,认为末利夫人对待佛陀,像学生对待老师一样,唯命是从。

然后,末利夫人派遣婆罗门那利鸯伽(Nālījangha)去见佛陀。佛陀向那利鸯伽举例说明因爱而生忧愁、悲哀、痛苦、伤心和烦恼:在舍卫城有个妇女失去母亲,精神失常,从这条街跑到那条街,从这个路口跑到那个路口,询问别人有没有见到她的母亲。其他失去父母、子女或配偶的妇女和男子也是如此。还有一个妇女已经结婚,而娘家亲属想要拆散她的婚姻,把她嫁给另外一个她不喜欢的人。她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丈夫。丈夫便劈死她,然后自杀,心想:“这样,我俩就死不分离了。”

那利鸯伽回来后,把佛陀所作的说明禀告末利夫人。于是,末利夫人去见波斯匿王,问道:“你爱女儿婆夷利(Vajirī)吗?”波斯匿王回答说:“爱的。”末利夫人又问:“如果女儿婆夷利发生变故,会给你带来忧愁、悲哀、痛苦、伤心和烦恼吗?”波斯匿王回答说:“会的。”末利夫人说道:“这正是佛陀所说。”接着,末利夫人以同样方式,依次询问波斯匿王。如果王后婆萨跋(Vāsabbā)、儿子鞞流罗(Viūdabha)、她本人以及迦尸和憍萨罗国发生变故,他会怎样?波斯匿王心悦诚服,赞叹佛陀智慧深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