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6708200000014

第14章 佛陀(11)

据《杂尼迦耶》第3《憍萨罗集》记载,佛陀住在舍卫城时,阿阇世王集合象、马、车和兵四军,入侵迦尸。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听说后,也集合象、马、车和兵四军,挺进迦尸,与阿阇世王交战。阿阇世王初战得胜,波斯匿王败退,回到首都舍卫城。众比丘在舍卫城乞食时,听到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说道:“众比丘!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有坏朋友、坏盟友、坏同伴,而憍萨罗国波斯匿王有好朋友,好盟友,好同伴。但是,波斯匿王作为战败者,将度过这个痛苦的夜晚。”佛陀念偈颂道:

征服造成仇恨,

败者痛苦难眠;

平静才能安睡,

不必担心胜败。

后来,两位国王再次交战。波斯匿王活捉阿阇世王。波斯匿王思忖道:“虽然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无故伤害我,但他终究是我的外甥。我为什么不没收他的所有象、马、车和兵,而留他一命?”众比丘在舍卫城乞食时,听到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念了这些偈颂:

他可以掠夺别人,

别人可以掠夺他;

掠夺变成被掠夺,

被掠夺变成掠夺。

愚人以为享好运,

只是恶业未成熟;

一旦恶业结恶果,

愚人就要受痛苦。

杀者遭杀胜转败,

骂者遭骂利转害,

业轮转来又复去,

掠夺变成被掠夺。[26]

据《杂尼迦耶》第48《根集》记载,佛陀住在舍卫城东园时,一天黄昏,坐在夕阳下,温暖自己的腰背。阿难前来问候。他在按摩佛陀的肢体时,说道:“真奇怪,世尊!现在世尊的皮肤不再光洁,肢体松弛皱缩,身体前倾,眼、耳、鼻、舌和身都已发生变化。”佛陀回答说:“正是这样,阿难!青春必然会衰老,健康必然会生病,生命必然会死亡。现在我的皮肤不再光洁,肢体松弛皱缩,身体前倾,眼、耳、鼻、舌和身都已发生变化。”随即,佛陀念偈颂道:

呸呸!可悲的衰老!

你是丑陋的制造者!

原本优美的容貌,

如今被衰老毁掉。

即使活上一百岁,

也躲避不掉衰老;

衰老践踏一切人,

对谁都不留情面。[27]

据《中尼迦耶》第104《舍弥村经》[28]记载,佛陀住在释迦族舍弥村(Sāmagāma)时,尼乾陀若提子(Nigaha、Nāth-aputta)[29]在波婆城(Pāvā)逝世不久。尼乾陀若提子的弟子们分成两派,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当时,比丘纯陀(Cunda)在波婆城安度雨季。他把这个情况告诉阿难。于是,阿难和纯陀一起来见佛陀,把这个情况告诉佛陀。阿难说道:“世尊!我希望在世尊逝世后,僧团内部不要发生分歧。分歧会给大家带来危害和痛苦,会给神和人带来不幸。”佛陀问道:“阿难!我凭通慧获得并传给你们的这些教导,诸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你发现哪怕有两个比丘对这些教导存在分歧吗?”阿难回答说:“没有,世尊!可是,现在听从世尊的人们在世尊逝世后,可能会在生活方式或戒律方面,在僧团内部制造分歧。这种分歧会给大家带来危害和痛苦。”佛陀说道:“在生活方式或戒律方面的分歧是琐屑的。而如果在僧团内部对于修行之道产生分歧,那么,这种分歧确实会给大家带来危害和痛苦。”于是,佛陀为阿难讲述六诤根、四诤事、七灭诤和六调停法。[30]

据《中尼迦耶》第89《法庄严经》[31]记载,佛陀住在释迦族弥娄离镇(Medalumpa)时,波斯匿王在统帅长作(Digha-kāryana)陪同下,前来看望佛陀。波斯匿王询问一些比丘:“世尊住在哪儿?”那些比丘指出佛陀的住处,说道:“大王!轻声慢步走过去,咳嗽一下,敲敲门,世尊会开门见你。”波斯匿王取下剑和头巾,交给长作。长作心想:“大王要单独会见,那我就等在这里。”波斯匿王咳嗽一下,敲敲门,世尊开了门。波斯匿王进门拜倒在佛陀脚下,用嘴亲吻佛陀的脚,用手抚摸佛陀的脚,说道:“世尊!我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世尊!我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佛陀问道:“大王!你为何如此尊敬我的这个身体?为何对我这样友好?”

波斯匿王回答说:

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世尊!我看到有些沙门婆罗门修习梵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而后我看到他们梳洗打扮,修剪须发,享受五欲,沉溺五欲。但是,我看到这里的比丘纯洁完美,终身修习梵行。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国王与国王纷争,刹帝利与刹帝利纷争,婆罗门与婆罗门纷争,家主与家主纷争,母亲与孩子纷争,父亲与孩子纷争,兄弟与兄弟纷争,兄弟与姐妹纷争,朋友与朋友纷争。但是,我看到这里的比丘和睦相处,水乳交融,互相投以友爱的眼光。确实,世尊!我在别处没有见过这样团结和谐的集体。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我从一个园林漫游到另一个园林,我看到有些沙门婆罗门形容憔悴,肤色黯淡发黄,青筋暴露,不忍目睹。我想这些贤士肯定不愿意修习梵行,或者他们做了恶事,企图隐瞒,才会这样。我问他们怎么会这样?他们回答说:“这是我们的家族病,大王!”但是,我看到这里的比丘和颜悦色,兴高采烈,五根清净,知足少欲,依靠他人施舍生活,思想轻松似野鹿。我想这些贤士肯定由浅入深,领悟了世尊的教导,才会这样。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作为一个刹帝利国王,我可以处决应该处决者,处罚应该处罚者,流放应该流放者。然而,我在议事厅上,他们都会打断我的话。尽管我宣布“在我说完之前,诸位不要打断我”。他们还是打断我。但是,我看到这里有好几百位比丘,在世尊说法时,甚至听不到底下一点儿咳嗽声。有一次,世尊在说法时,有个比丘咳了一声。随即,他的同伴推推他的膝盖,说道:“安静,别出声!世尊在说法。”我想这真奇妙!不用刑杖和武器,听众这样守纪律。确实,世尊!我在别处没有见过这样守纪律的听众。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我看到有些刹帝利智者、婆罗门智者、家主智者和沙门智者,他们擅长辩论,犹如能射穿头发丝的弓箭手。人们认为他们肯定能凭借智力驳倒任何错误观点。他们听说沙门乔答摩将访问某村某镇,便想好问题“如果这样提问,他这样回答,我们就这样驳倒他的理论”。他们到达世尊那里。世尊欢迎他们,鼓励他们,向他们说法。听完世尊说法,他们甚至连问题也不提,更谈不上驳倒他的理论。实际上,他们成了世尊的信徒。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有两位木匠,伊悉达多(Isidatta)和布罗纳(Purāa)。他们吃我的饭,坐我的车。他们依靠我,得以维生和扬名。尽管如此,他们尊敬世尊胜过尊敬我。一次,我和军队一起出征。为了考察这两位木匠,我住在宿营地。这两位木匠夜里大半时间用于谈论佛法。睡下时,他们的头朝向聆听佛陀说法的地方,脚朝向我。我想这真奇妙!他们肯定由浅入深,领悟了世尊的教导。因此,我信服世尊。世尊是正等觉,世尊善于说法,世尊的僧团奉行正道。

还有,世尊!世尊是刹帝利,我也是刹帝利;世尊是憍萨罗人,我也是憍萨罗人;世尊八十岁,我也八十岁。因此,我理应这样向世尊表示尊敬和友好。

波斯匿王说完离去后,佛陀对众比丘说道:“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已经说了《法庄严经》(Dhammacetiyāni,也可译为《法支提经》或《法塔经》)。要学习《法庄严经》,记住《法庄严经》。此经符合梵行本义,有助于达到最终目标。”[32]

注释

[1]预流(Sotāpanna),初入圣者之流。修行证得的四果依次为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

[2]《杂尼迦耶》Ⅳ.19、20。

[3]王舍城是摩揭陀国都城。

[4]与汉译《杂阿含经》第967经相应。此经又名《色取经》(Vedanāpariggah-asutta)。

[5]《中尼迦耶》Ⅰ.497-500。

[6]《杂尼迦耶》Ⅰ.281。

[7]与汉泽《中阿含经》第14《罗云经》相应。

[8]《中尼迦耶》Ⅰ.414、415。

[9]与汉译《中阿含经》第216《爱生经》相应。

[10]《中尼迦耶》Ⅱ.106-112。

[11]这些是佛陀时代著名的“六师外道”。

[12]《杂尼迦耶》Ⅰ.68-70。

[13]与汉译《中阿含经》第116《瞿昙弥经》相应。

[14]《增一尼迦耶》Ⅳ.273-278。

[15]与汉译《增一阿含经》第24品(8)和《中阿含经》第72《长寿王本起经》相应。

[16]《中尼迦耶》Ⅲ.152-157。

[17]《杂尼迦耶》Ⅲ.94、95。

[18]《经集》第1品第4《耕者婆罗豆婆遮经》,《杂尼迦耶》Ⅰ.172、173。

[19]与汉译《增一阿含经》第17《安般品》第1经相应。

[20]《中尼迦耶》Ⅰ.420-426。

[21]与汉译《佛说鸯掘摩经》相应。

[22]《中尼迦耶》Ⅰ.97-102。

[23]东园是虔诚的优婆夷(女居士)毗舍怯(Visākhā)赠送给僧团的。

[24]《增一尼迦耶》Ⅳ.203-206。

[25]据巴利语三藏之后的佛典记载,提婆达多是佛陀的表弟或堂弟。

[26]《杂尼迦耶》Ⅰ.83-85。

[27]同上书,Ⅴ.216、217。

[28]与汉译《中阿含经》第196《周那经》相应。

[29]尼乾陀若提子是耆那教教主。

[30]《中尼迦耶》Ⅱ.243-251。

[31]与汉译《中阿含经》第213《法庄严经》相应。

[32]《中尼迦耶》Ⅱ.118-125。

八、进入涅槃

《长尼迦耶》第16《大般涅槃经》[1]对佛陀最后一年的传教活动和他进入涅槃的情况作了详细记载。

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阿阇世王准备征伐跋祇国。他说道:“我要攻打跋祇人,尽管他们强大有力,我要消灭他们,粉碎他们。”他委派大臣婆罗门雨行(Vassākāra)来到灵鹫山,把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听后,询问站在身后为他扇扇的阿难:“你是否听说跋祇人经常举行公众大会?你是否听说跋祇人齐心协力,恪尽职守?你是否听说跋祇人尊敬、赡养和顺从老人?你是否听说跋祇人不抢夺和强暴本族的妇女和少女?你是否听说跋祇人崇敬城乡塔寺,一如既往,按时供奉?你是否听说跋祇人依法保护阿罗汉,别处的阿罗汉可以前来,已来的阿罗汉可以安住?”阿难一一作了肯定的回答。

于是,佛陀对婆罗门雨行说道:“我住在吠舍离城萨烂陀陀(Sarandada)塔时,曾经教给跋祇人这七不退法。只要跋祇人依旧保持这七不退法,奉行这七不退法,他们就不会衰亡,只会繁荣。”婆罗门雨行听后,说道:“跋祇人只要具备其中一法,就会繁荣,不会衰亡。乔答摩!何况他们具备所有七法。确实,阿阇世无法战胜跋祇人,除非他能收买他们,离间他们。”说完,婆罗门雨行告辞离去。

婆罗门雨行走后,佛陀吩咐阿难召集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比丘。然后,佛陀向众比丘宣讲七不退法:

只要众比丘经常举行集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僧团中各尽其职;遵行既定的学处(Sikhāpada),不违反戒规,随意行事;尊敬、供养和顺从出家已久、经验丰富的年长比丘、师父和导师;不受导致再生的贪欲影响;乐意住在林中;独自守念,别处的具梵行者可以前来,已来的具梵行者可以安住,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

还有一种七不退法。只要众比丘不喜爱作事,不热衷作事,不耽于作事;不喜爱闲聊,不热衷闲聊,不耽于闲聊;不喜爱睡眠,不热衷睡眠,不耽于睡眠;不喜爱结群,不热衷结群,不耽于结群;没有恶念,不受恶念影响;没有坏朋友,不受恶同伴影响;不因小有成就而停止不前,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

还有一种七不退法。只要众比丘有信,谨慎,知耻,多闻,精进,守念,有智,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

还有一种七不退法。只要众比丘修念觉支,修择法觉支,修精进觉支,修喜觉支,修轻安觉支,修定觉支,修舍觉支,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

还有一种七不退法。只要众比丘修无常想,修无我想,修不净想,修过患想,修厌弃想,修离欲想,修灭寂想,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

还有一种六不退法。只要众比丘无论公开或私下,对具梵行者常行仁慈身业;常行仁慈口业;常行仁慈意业;凡是合法获得之物,哪怕只是一钵食物,也要与具梵行者共享,没有偏颇;与具梵行者共住,所守戒律不破不残,不污不染,趋向解脱,为智者赞扬,不求来世,入于三昧;具有正见,趋向解脱,趋向灭苦,那么,众比丘就会繁荣,不会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