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6708200000025

第25章 原始佛教思想(8)

在巴利语三藏中,经常提到佛陀具有“三十二大人相”,1.足安平相,2.千辐轮相,3.手指纤长相,4.手足柔软相,5.手足缦网相,6.足跟满足相,7.足趺高好相,8.踹如鹿王相,9.手过膝相,10.马阴藏相,11.身纵广相,12.毛孔生青色相,13.身毛上靡相,14.身金色相,15.常光一丈相,16.皮肤细滑相,17.七处(两手、两足、两肩、脖颈)平满相,18.两腋满相,19.身如狮子相,20.身端直相,21.肩圆满相,22.四十齿相,23.齿齐密相,24.齿白净相,25.狮子颊相,26.味中得上味相,27.广长舌相,28.梵音深远相,29.眼色如绀青相,30.眼睫如牛王相,31.眉间白毫相,32.顶成肉髻相。“凡具备这些相记的大人物只有两种情况,别无其他。如果他是在家人,则是一位国王,一位转轮王”;“如果他离俗出家,则是一位阿罗汉、三藐三佛陀”。[11]这说明按照佛教的观点,成为转轮王是在家人的最高成就;成为佛陀是出家人的最高成就。但佛教对转轮王的概念作了改造。在佛经中,转轮王是指“依法统治的法王,征服四方,国泰民安,拥有七宝。他的七宝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司库宝、将领宝。他有一千多个儿子。他们是气概非凡的英雄,能击溃外敌。他不是靠权杖,不是靠武器,而是靠正法征服和统治大海围绕的大地”。[12]也就是说,佛教将转动战车的车轮改造成转动****。

据《长尼迦耶》第26《转轮王狮子吼经》[13]记载,佛陀在摩揭陀国摩图罗(Matulā)村说法,讲述古时候有位转轮王,名叫达尔诃奈密(Dahanemi,意译坚辋)。他依法统治天下数千年,而一旦发现轮宝从原来位置开始下沉,便把王位交给长子,自己出家隐居。七天后,轮宝消失。王子忧心忡忡,去找隐居的父王。父王告诉王子说,轮宝不是传承的,只有行使转轮王的神圣职责,轮宝才会出现。王子询问父王,什么是转轮王的神圣职责?父王告诉王子说:“你要依靠法,尊敬法,崇尚法,以法为旗帜,以法为标志,以法为统帅,保持警觉,保护自己的居民、军队、刹帝利、臣僚、婆罗门、家主、城乡百姓、沙门和鸟兽。在你统治的天下,没有非法行为。在你统治的天下,如有穷人,必施与财物。在你统治的天下,沙门婆罗门摒除迷醉放逸,宽容温和,控制自我,调伏自我,灭寂自我。他们会经常来看你,你要向他们请教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不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会带来长久痛苦?什么行为会带来长久幸福?你要听取他们的话,避恶趋善。这便是转轮王的神圣职责。”

于是,王子遵循父王教导,行使转轮王的神圣职责。这样,轮宝又重新出现。王子知道自己也能成为转轮王。他带领四军,按照轮宝转动的方向前进,东西南北的所有国王都归顺他。他告诫各地的国王说:“你们不要杀生,不要不与而取,不要邪淫,不要说谎,不要喝酒。你们只能享有你们应当享有的东西。”此后,一代又一代国王都像他一样,成为转轮王。

第七代转轮王发现轮宝开始下沉时,也照例把王位交给长子,自己出家隐居。同样,七天后,轮宝消失。但这位王子没有请教隐居的父王,而按照自己的想法统治天下。结果,盛世变为乱世,到处是贫困、偷盗、劫掠、谋杀、谎言、恶语、****、谩骂、贪婪、毒心、邪见,不孝顺父母,不敬重耆宿,无沙门性,无婆罗门性,这些人间罪恶一代一代递增,而人寿一代一代由八千岁递减至一百岁。这也就是眼下的世道。

佛陀警告说,这样发展下去,“人寿会减至十岁。那时,少女五岁就到婚龄。人类的各种美味——奶酪、酥油、香油、蜜糖和盐都会消失。稗子(kudrūsaka)成了最好的食物,就像现在的稻米是最好的食物。十善消失,十恶盛行。善名不复存在,善人不复得见。不孝顺父母,不敬重耆宿,无沙门性,无婆罗门性,这样的人反而受到尊敬和赞扬。那时,无所谓母亲、姑妈、姨妈、师母,人就像鸡、羊、猪、狗和豺狼那样****。人与人充满敌意。母亲对孩子,孩子对母亲,父亲对孩子,孩子对父亲,兄弟对兄弟,兄弟对姐妹,姐妹对兄弟,充满恶意、怨恨甚至杀机,犹如猎人见到禽兽。这样,就出现七天的‘刀兵周’,人们互相视为野兽,手持刀剑,互相杀戮”。

但佛陀预言,最终会有人醒悟过来,避恶趋善。随着人间善法递增,人寿也递增,直至赡部洲重新繁荣。那时,波罗奈城将称作盖杜摩帝(Ketumatī)城,又会出现一位名叫商佉(Sakha,意译海螺)的转轮王。同时,弥勒(Metteyya)佛出世。像佛陀现在拥有几百弟子一样,弥勒佛会拥有几千弟子。而商佉王最终也会皈依弥勒佛。[14]

佛陀痛感人类在王权社会中普遍遭遇的苦难。他提出的转轮王治国理想实质上是佛法治国的理想。在印度古代王权社会,统治者是刹帝利王族和婆罗门祭司。因此,佛陀不仅企图以佛法改造刹帝利的王法,也企图以佛法改造婆罗门的祭法。《长尼迦耶》第5《究罗檀头经》[15]就体现了这个主旨。

这部经采用佛本生故事的形式,讲述佛陀在摩揭陀国佉努摩多(Khānumata)婆罗门村时,有个名叫究罗檀头(Kūadanta)的婆罗门准备举行大祭,已经把大批牛羊运到祭柱。他前来拜见佛陀,请教“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祀方法”。佛陀便讲了一个前生故事:从前,大胜王(Mahāvijita)准备举行大祭,以求长夜幸福安乐,为此请教王室婆罗门祭司。婆罗门祭司对大胜王说道:“大王的国土多灾多难,盗匪猖獗,劫掠村镇,伤害路人。国土如此,而大王只知征收赋税,实在失职。或许大王会想:‘我会处死、囚禁或放逐这些盗匪。’但这些手段不足以制止盗匪。那些漏网的盗匪还会扰乱国土。彻底制止盗匪的办法是:凡在国土中牧牛和种田的人,大王要给他们食物和种子;凡在国土中经商的人,大王要给他们钱;凡在国土中从政的人,大王要给他们俸禄。这样,他们就会安于自己的行业,不再扰乱国土,大王的收入也会大增。国土安宁,没有劫掠,没有伤害,人人高兴,逗玩儿孙,室不闭户。”

于是,大胜王按照婆罗门祭司的要求去做。国泰民安后,婆罗门祭司同意大胜王举行大祭,为他讲解了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祀方法。三种态度是国王在祭祀前、祭祀中和祭祀后,都不为自己耗费财富而起后悔心。十六种祭法是召集所有四种臣民——刹帝利、臣属、婆罗门和家主;国王具备八种品质——血统纯洁、相貌端庄、财富充盈、武力强大、乐善好施、知识广博、通晓语义、聪明睿智;国王的祭司具备四种品质——血统纯洁,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遵守戒律,聪明睿智。在这位婆罗门祭司的指导下,大胜王举行的这次大祭“没有宰杀牛、羊、鸡、猪或其他各种牲畜,没有砍伐树木用作祭柱,没有刈割达薄草用作祭草。对奴仆和差役没有施以刑罚或威吓,他们也就不会啼哭流泪。谁愿意,谁就做;谁不愿意,就不必做。愿意做的事,他就做;不愿意做的事,就不必做。只是使用奶酪、酥油、香油、牛奶和蜜糖,就完成了这次大祭”。

显然,这是一位佛教化的婆罗门祭司,因为佛陀讲完这个本生故事,向究罗檀头点明“我就是当时这位主祭的婆罗门祭司”。然后,究罗檀头询问佛陀:“还有什么样的祭祀,比这十六种祭法更少麻烦,更少伤害,而有更大果报,更大功德?”佛陀作了肯定的回答,那就是:经常施舍持戒的出家人,为四方僧团建造精舍,皈依佛法僧,信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修习四圣谛。[16]也就是说,佛陀的最终意图是要以佛法取代婆罗门教的祭祀。

佛陀面对列国纷争的苦难现实,提出转轮王治国即佛法治国的理想。但他心里也很明白,这种理想还很难实现。因此,他以预言的方式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他所能做的只是在僧团内部,实行带有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生活方式。按照律藏的规定,僧团内的任何比丘都不能私藏金银钱财。一切财产归僧团公有。即使分配给比丘个人使用,财产的所有权仍属于僧团。包括吸收新比丘在内的各种重要事务,都要由僧团比丘大会集体决定。其程序是,先由主持宣布某项提案,发问三次,如无不同意见,则表示提案通过;如有不同意见,则采用投票方式,并指定监票人,按多数票决定提案是否通过。

在佛陀所处的现实社会中,存在两种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和君主集权政体。在《长尼迦耶》第16《大般涅槃经》中,佛陀为跋祇国总结了“七不退法”,表明佛陀赞赏和拥护民主共和政体。但是,历史的发展却是无情的,当时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或部落恰恰处于劣势,命运岌岌可危,迟早会被实行君主集权政体的大国吞灭。这就决定了佛陀提出的治国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空想。尽管如此,佛陀的理想是为拯救人类苦难而提出的,包含许多合理成分,必将永远受到后人珍惜。

注释

[1]与汉译《长阿含经》第5《小缘经》、《中阿含经》第154《婆罗婆堂经》以及《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相应。

[2]《长尼迦耶》Ⅲ.81-98。

[3]与汉泽《长阿含经》第20《阿摩昼经》相应。

[4]《经集》第594-656。

[5]《经集》第284-315。

[6]与汉译《中阿含经》第151《阿摄和经》相应。

[7]《中尼迦耶》Ⅱ.147-157。

[8]与汉译《杂阿含经》第548经相应。

[9]《中尼迦耶》Ⅱ.83-90。

[10]律藏《小品》第9章。

[11]《经集》第3品《大品》第7章《塞罗经》。

[12]《经集》第3品《大品》第7章《塞罗经》。

[13]与汉译《长阿含经》第6《转轮王修行经》和《中阿含经》第70《转轮王经》相应。

[14]《长尼迦耶》Ⅲ.58-77。

[15]与汉泽《长阿含经》第23《究罗檀头经》相应。

[16]《长尼迦耶》Ⅰ.127-148。

四、神话观

在古代社会,宗教和神话密不可分,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在佛教产生之前,婆罗门教神话早已存在。婆罗门教神话按照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吠陀神话和史诗往世书神话。吠陀神话反映多神崇拜。史诗往世书虽然也是多神崇拜,但已经确立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佛陀时代的婆罗门教神话仍处在吠陀神话阶段,所以,在巴利语三藏中,很少提及毗湿奴和湿婆。

婆罗门教的立足点是信仰诸神创造和主宰世界,他们既能赐予人类健康、财富和幸福,也能带给人类疾病、穷困和灾难。人们只有通过祭祀,款待诸神,取悦诸神,才能赢得诸神的恩惠。于是,婆罗门祭司垄断祭祀,宰杀牲畜,耗费财物,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神仪式,为刹帝利王族祈求战争胜利、谷物丰收、财富增长、子孙繁衍和健康长寿,等等。而每次祭祀,刹帝利王族都要回报婆罗门祭司丰厚的酬金。

但是,佛教作为一种新兴的宗教,否认吠陀经典的权威,否认诸神创造和主宰世界,否认祭祀的效力。佛教主张自我修行,通过戒定慧,成为阿罗汉,达到涅槃。在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中,诸神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在佛教研究界流行一种说法,称佛教为“无神论”。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取决于对“无神论”的界定。如果认为“无神论”是指否定上帝(神)为宇宙第一原因的学说,那么,佛教在这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无神论”。但我们必须看到,佛教否认天神创造和主宰世界的作用,并不否认天神的存在。如果认为只要承认天神的存在,便属于“有神论”,那么,佛教也可以称为“有神论”。所以,对于佛教,最好不要简单地贴上“无神论”或“有神论”的标签,而应该就它对神的态度,进行具体分析。

在佛陀所处的时代,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认识还不能完全摆脱原始神话思维。吠陀神话是印度上古初民的思维产物。佛陀着眼于社会和人生的苦难,努力寻求解脱之路。他肯定意识到天神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但他也无意否认天神的存在。他顺应当时盛行的神话思维方式,而用佛教义理改造现成的神话传说,形成原始佛教的神话观。

在巴利语三藏中,“世界”(loka,或译“世”、“世间”)一词泛指神和人的世界。有一句常用的习语是:“这个世界连同诸天、摩罗、梵天、沙门、婆罗门以及神和人。”它既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也可以理解为更广大的世界即宇宙。宇宙中有无数世界(lokadhātu)。每个世界中含有月亮、太阳、须弥山、四大洲、四大洋、四大天王和七重天。一千个这样的世界构成一小千世界(Sahassī、cūlanikā、lokadhātu)。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二千中世界(Dvisahassī、majjhimikā、lokadhātu)。一千个二千中世界构成一大千世界,统称三千大千世界(Tisahassī、mahāsaha-ssī、lokadhāt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