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狮子吼品(Sīhanāda、vagga)
11.《狮子吼小经》(Cūa、sīhanāda、sutta)。佛陀讲述沙门与外道的区别。外道也可能认为自己与沙门一样信奉导师、信奉法、戒行圆满、亲近同法者。但是,两者在教义上存在差异。例如,外道不能全面认识四取:爱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论取。而沙门能全面认识四取及其因缘,从而不取而达到涅槃。
12.《狮子吼大经》(Mahāsīhanāda、sutta)。佛陀讲述如来十力、四无畏、四生、五趣和涅槃之道。佛陀还详细讲述自己过去曾修习种种外道苦行,如贪秽苦行、厌离苦行、孤独苦行、住可怖丛林苦行和少食苦行,但都不能导致无上智慧,借以灭苦而解脱。
13.《苦蕴大经》(Mahādukkhakkhandha、sutta)。佛陀讲述欲味、欲患和欲出离,色味、色患和色出离,受味、受患和受出离。欲味是依色、声、香、味和触而生喜乐。在佛陀论列的种种欲患中,提到国王的刑罚,除了鞭抽、棍打、截手、截耳、截鼻外,还有“粥锅”、“贝秃”、“罗睺嘴”和“火环”等惨烈酷刑。
14.《苦蕴小经》(Cūadukkhakkhandha、sutta)。佛陀讲述五欲味少而苦多、患多。佛陀还讲述自己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曾与尼乾子派(耆那教)苦行者对话。尼乾子派崇尚苦行,主张以苦得乐,说道:“如果以乐得乐,那么,尊者瞿昙比不上摩揭陀国频毗沙罗王之乐多。”佛陀以禅定之乐说明自己比频毗沙罗王之乐多。
15.《思量经》(Anumāna、sutta)。大目犍连讲述难于教诲和易于教诲两种人的表现,教导众比丘要善于自我思量,自我观察,做易于教诲之人,而不做难于教诲之人。
16.《心秽经》(Cetokhila、sutta)。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排除五种心之荒秽,斩断五种心之束缚,才能在佛法和戒律上长进和成熟。五种心之荒秽是于师怀疑、于法怀疑、于僧怀疑、于学怀疑和于同行不和。五种心之束缚是贪染、意欲、爱著、渴望和热恼。
17.《林薮经》(Vanapattha、sutta)。佛陀讲述有些比丘无论住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不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念念不忘衣食床座医药资具。而有些比丘无论住在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家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衣食床座医药资具。
18.《蜜丸经》(Madhupindika、sutta)。佛陀告诉释迦族执杖者(Daapāi),他的学说能止息神、魔和婆罗门各界中的争论。执杖者听后,摇头缩舌,拄杖而去。然后,佛陀对众比丘宣讲自己的学说:人间盛行种种妄想,如果不生欢喜,不执著,也就消除贪、瞋、见、疑、骄、有欲和无明,也就消除棍棒刀剑、斗争、论争、恶语和妄语,这样就能灭尽罪恶。大迦旃延(Mahakaccāna)对佛陀所说法作了阐释,得到佛陀认可。
19.《双思经》(Dvedhāvitakka、sutta)。佛陀讲述自己在成佛以前修行时,运用成双思惟,在产生欲念、瞋念和害念时,便思考欲念、瞋念和害念的恶果,由此消除欲念、瞋念和害念。
20.《息思经》(Vitakkasanthāna、sutta)。佛陀讲述比丘追求增上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应该注意五个特征:一、恶念产生时,应该思考善念;二、恶念仍产生时,应该观察这些恶念的危害;三、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忘却思念,不起思念;四、恶念仍产生时,应该止息思念;五、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咬住牙齿,舌抵上颌,以心制心,由此降伏邪心,摒除贪瞋痴,内心安静,凝思入定。
(三)第三品(Tatiya、vagga)
21.《锯喻经》(Kakacūpama、sutta)。佛陀以譬喻说明比丘应当摒弃不善,犹如大娑罗树应该修剪曲干朽枝,才能挺拔高耸。以温顺静淑闻名的女居士韦提希迦禁不住婢女故意激怒,动手殴打婢女。因此,比丘应当于法崇敬,真心顺从。正如铁锨无法铲除大地,虚空无法绘画显像,火炬无法煮沸恒河,比丘应胸怀博大,布满慈悲。即使遇到盗贼,利锯加身,也不改慈悲心,不发恶语。
22.《蛇喻经》(Alagaddūpama、sutta)。比丘阿黎吒(Ari-ha)将佛陀说的障碍法,理解为非障碍法。佛陀据此指出,有些愚痴人学法,不以智慧理解真义,而徒资论辩,逞快口头。他们于法不得要领,容易招致不幸。这犹如捕蛇不抓头而抓尾,反让蛇回首咬伤致死。接着,佛陀又以筏喻法,说明欲求度脱,不应执著。譬如有人编筏渡河,到达彼岸后,不必再扛着筏走,而应将筏抛在岸边。佛陀以此教导众比丘说,法尚可舍,何况非法。
23.《蚁垤经》(Vammīka、sutta)。鸠摩罗迦叶长老(Kum-ārakassapa)向佛陀询问蚁垤之谜。佛陀解答说,蚁垤是四大组成的身体;贤者持剑发掘蚁垤,剑是智慧,发掘是精进努力;发掘过程中,遇见的门闩是无知,蛙是瞋怒,叉道是疑惑,容器是五盖,乌龟是五取蕴,屠宰场是五欲,肉脔是贪染;最后遇见的龙(蛇)是漏尽比丘。
24.《传车经》(Rathavinīta、sutta)。舍利弗与富楼那弥多罗子(Pua、Mantāniputta)互相问答,说明涅槃需要经过不同阶段,不能一蹴而就。戒清净、见清净、心清净、断疑清净、道非道知见清净、道迹知见清净和知见清净,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涅槃的方法,犹如波斯匿王从王舍城至萨甘陀城,要乘坐七驿传车。
25.《撒饵经》(Nivāpa、sutta)。佛陀将沙门婆罗门比作鹿群,摩罗比作猎师,五欲比作猎师撒下的饵食,教导众比丘要摒除五欲,修习四禅,这样就能使摩罗目盲,不陷入摩罗的视界。
26.《圣求经》(Ariyapariyesana、sutta)。佛陀讲述有两种追求:圣求和非圣求。非圣求是追求各种世俗生活之法。圣求是追求无上安稳涅槃。佛陀自述青年时代为圣求而出家,先后从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弗,未能得道。后来,在优楼毗罗的斯那聚落独自修行,获得无上安稳涅槃。然后,经梵天劝请,在鹿野苑初******。
27.《象迹喻小经》(Cūahatthipādopama、sutta)。佛陀以捕象师能凭象迹识别真正的大象为喻,指出如来的足迹是戒、诸根防护、念、知、四禅、忆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
28.《象迹喻大经》(Mahāhatthipadopama、sutta)。舍利弗告知众比丘,正如一切动物足迹可以纳入大象足迹中,一切善法也可以纳入四圣谛中。他着重解释了苦谛中的五取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火、水、风)。
29.《心材喻大经》(Mahāsāropama、sutta)。佛陀讲述有些人出家而得利养、恭敬和名闻,于是心满意足,自赞毁他,骄慢放逸,由此陷入苦境。这些人犹如入林选材,截取枝叶,抛弃树干。
30.《心材喻小经》(Cūasāropama、sutta)。本经内容与前经类同。佛陀讲述出家而得利养、恭敬和名闻,不应以此为满足,而应精进努力,修习戒定慧,达到不动心解脱。
(四)双大品(Mahāyamaka、vagga)
31.《牛角林小经》(Cūagosiga、sutta)。本经佛陀赞美三位长老:阿楼(Anuruddha)、那提耶(Nandiya)和金毗罗(Kimbila)。他们三人结伴住在牛角娑罗林中,友善和睦,精进努力,修习四禅定,皆得漏尽。
32.《牛角林大经》(Mahāgosiga、sutta)。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阿楼、离越多(Revata)和舍利弗一起谈论,在这风光秀丽的牛角娑罗林中,应该居住怎样的比丘才能使它增添光辉。阿难说于一切法多闻多记,离越多说乐于禅定,阿楼说具有天眼通,大迦叶说安于林居,大目犍连说互相问法,舍利弗说能降伏心。佛陀肯定了这些说法,也提出一种比丘:不达漏尽,决不起座。
33.《牧牛者大经》(Malāgopālaka、sutta)。佛陀讲述牧牛十一法;知色、通相、除虫卵、治疮痍、放烟熏蚊、知渡处、知饮处、知道路、知牧处、挤干牛奶、尊敬老牛和带头牛,借以譬喻修行之法。
34.《牧牛者小经》(Cūagopālaka、sutta)。佛陀以牧牛者驱牛过河为譬喻,说明择师的重要性。正如愚蠢的牧牛者驱牛渡河时,不观察此岸彼岸有无渡头,横遭灭顶之灾,任何沙门婆罗门不明此界彼界、魔界非魔界和死亡界非死亡界,也会导致信众不幸。
35.《萨遮迦小经》(Cūasaccaka、sutta)。尼乾子(耆那教徒)、萨遮迦(Saccaka)能言善辩,闻听佛陀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率众与佛陀辩论。萨遮迦提出“色是我之我,受是我之我,想是我之我,行是我之我,识是我之我”。佛陀作出答辩:一、我对色、受、想、行、识并无支配力;二、色、受、想、行、识无常;三、无常者为苦。因此,它们都不能说成是我之我。萨遮迦听后,只得表示认同。
36.《萨遮迦大经》(Mahāsaccaka、sutta)。佛陀与萨遮迦谈论身修习和心修习。佛陀讲述自己的修行经历:先后从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弗,未能得道。然后,独自前往优楼毗罗的斯那聚落修习止息禅(appānaka、jhāna),又实行绝食,以致身体瘦弱,仅剩皮骨。后放弃绝食,修习四禅,得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37.《爱尽小经》(Cūatahāsamkhaya、sutta)。帝释天下凡询问佛陀爱尽解脱法,佛陀为他说法。然后,目犍连升入三十三天观察帝释天是否理解此法。帝释天向目犍连夸示最胜殿。目犍连为挫其傲气,运用神通,以脚拇指力震撼最胜殿。帝释天惊恐不已,遵从目犍连的旨意,复述佛陀所说爱尽解脱法。
38.《爱尽大经》(Mahātahāsamkhaya、sutta)。渔夫之子比丘嗏帝认为识虽然流转轮回,但始终保持同一性。佛陀批驳嗏帝的这种错误见解,指出识依缘而生:缘眼于色而生眼识,缘耳于声而生耳识,缘鼻于香而生鼻识,缘舌于味而生舌识,缘身于触而生身识,缘意于法而生意识。已生者由四食(抟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所成。而四食也是依缘而生。佛陀详细讲述了十二因缘说,指出嗏帝身陷爱(贪)之大网中。
39.《马邑大经》(Mahā-assapura、sutta)。佛陀讲述名副其实的沙门婆罗门应该有惭愧心,身口意清净,守护诸根,饮食适度,保持警觉,具备正智,结跏趺坐,排除五盖,进入四禅,得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40.《马邑小经》(Cūa-assapura、sutta)。佛陀讲述作为沙门婆罗门,不在于穿袈裟、裸形或涂泥,住于露天或树下,诵咒或束发,而在于摒弃贪欲、愤怒、恼恨、妒忌、欺诳等一切恶欲和邪见,住于慈悲喜舍,漏尽而得解脱。
(五)双小品(Cūayamaka、vagga)
41.《萨罗村婆罗门经》(Sāleyyaka、sutta)。佛陀讲述行非正道非正法者堕入地狱,行正道正法者升入天国。佛陀按照身口意列举了各种非正道非正法行为和正道正法行为。
42.《鞞兰若村婆罗门经》(Verajaka、sutta)。本经内容与前经相同,只是听众对象不同。
43.《有明大经》(Mahāvedalla、sutta)。本经说大拘罗(Mahākotthita)和舍利弗问答,论题涉及慧、识、受、想、清净意识、慧眼、正见、有、再生、五根和心解脱等。
44.《有明小经》(Cūavedalla、sutta)。本经说优婆塞毗舍佉(Visākha)和比丘尼法授(Dhamma、dinnā)问答,论题涉及有身(sakkāya)即五取蕴、有身见和非有身见、八正道、三行、受想灭、三受和涅槃等。
45.《得法小经》(Cūadhamma、samādāna、sutta)。佛陀讲述四种获取之法:一、现在乐得未来苦,如陷于****者;二、现在苦得未来苦,如裸形苦行者;三、现在苦得未来乐,如常受苦忧而修习梵行者;四、现在乐得未来乐,如不受苦忧而修习四禅者。
46.《得法大经》(Mahādhamma、samādāna、sutta)。佛陀讲述四种获取之法,论旨与前经基本相同。
47.《思察经》(Vimamsaka、sutta)。佛陀讲述观察如来是否正等觉的方法:观察如来依眼依耳可识之法是否纯净,是否无畏而寂静,断灭贪欲,无所执著。只有依据这样的观察,才会坚信如来和如来之法。
48.《憍赏弥经》(Kosambi、sutta)。憍赏弥众比丘发生争论,互相攻击。佛陀劝导他们要互相尊重,和合一致,教给他们六法:作慈身业、作慈口业、作慈意业、共食、共戒和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