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寺巡礼
67130900000006

第6章 废都之路——新药师寺——鹿野苑的幻想

今天早上,Z君夫妇到了。一见到我,他们就提起了昨晚在东京举办的西克拉大提琴演奏会。Z君就是为了听演奏会才推迟了出发的时间。他稍作休息,就急忙跟我讨论起了巡礼的安排。我们准备花十天左右的时间,把值得看的寺院大致逛一遍。“贪心”的巡礼计划就这么成型了。

中午,我们出发前往新药师寺。走到冷清的郊外之后,脚下的路就变得凹凸不平了,不时会踩到石头。道路两旁是破旧的瓦顶泥墙,再加上挂在墙头的繁茂嫩叶,“废都”的气氛就更浓郁了。

我从小看着这样的泥墙长大,更是从望景生情里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哀愁。占用大块墙壁的切妻造屋顶[24],也能唤起同样的情怀。这一带的切妻造屋顶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屋面有着十分微妙的倾斜角,带着一种别样的古典韵味。

这片地区的民宅屋顶上,也还依稀保留着一些三月堂[25]屋顶的感觉。看来古代的优秀建筑,会用自身的“气场”去感染周围的建筑。

我们穿进了一条小路,周围的废都色彩愈发浓重。最后我们在一扇门前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能看到不远处的麦田。可是光站在门口,并不觉得门后的建筑会和之前参观过的寺院有多大不同。一进门,眼前是还能看见修缮痕迹的大殿侧面,我感到一丝惊讶。

当绕到大殿的正面,从远处欣赏整座大殿时,惊讶就转变成了惊愕——为什么如此杰出的建筑,会隐藏在这样一个冷清的地方?这份惊愕,也为因华美大殿而恍惚的心绪,增添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新鲜感。

新药师寺的大殿由光明皇后下令修建,想必已经历过好几次大修,但它依然保持着大方而优美的协调感,当然也不无“天平建筑”的坚实感。只要站在这座大殿前,你就能感觉到天平年间的建筑所特有的稳重。用简朴的结构,打造出能在人心目中留下“伟大”印象的建筑物——这样的例子,在其他时代是很难找到的。

但是这座新药师堂最为显著的特征,却能用“轻快感”来概括,由轻快感所带来的柔和,更是体现在了大殿的每一个细节上。为什么这座大殿能如此轻快?这恐怕是因为它省去了天花板,使房梁等屋顶结构裸露在外,降低整个大殿高度的缘故。不过这座新药师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并不是典雅的大殿,而是供奉在大殿内的主佛药师像,还有另一座佛殿内的香药师像。

大殿中有一座圆形的佛坛,药师像就摆在佛坛的中央,周围环绕着十二神将。佛像略显严肃的脸被香火熏得黝黑,一双眼睛也是分外犀利,这样的大眼睛在佛像中是非常罕见的。从正面看,药师的“面相”因为附着在面部的焦油显得有些异样,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面部轮廓非常精美。绕到佛像的侧面,看其侧脸便可知晓。

佛像的肩膀到手臂壮实得可怕,给人一种力大而强壮的印象,能实现这种效果的木雕作品在别处恐怕很难找到。这尊药师像用一块完整的木材雕刻而成,而且作品的每个部位都呈现出了一种非常紧密的统一感。

我记得关野博士曾在课上说过,这尊药师像是天平佛像,但我们讨论后,还是觉得它更有可能是弘仁佛像。雕刻衣纹的强劲刀法,还有那充满活力的神态,都很符合弘仁佛像的特征。

可惜今天没能看到香药师像。[26]

回酒店时,我们走了春日公园里的冷清小路。这座历史悠久的森林总是那么动人。嫩叶都长全了,仿佛诞生于太古时代的粗壮杉树与柏树在其中分外引人注目。紫藤开得正好,高高的树梢上也挂着紫色的花朵。莫非是有人想要在这里实现鹿野苑的幻想吗?然而,一走上大马路,映入眼帘的便是典型“观光胜地”的光景了。这种氛围也只有在奈良才能品味到,我并非不喜欢,但这和三月堂等名胜给人的古典印象截然不同,而且两种印象能在同一个地方和平共处,互不影响,实在是不可思议。

我们也去了兴福寺的金堂与南圆堂,但因为逛得有点累,所以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南圆堂的壁画倒是不错。

吃晚餐的时候,我们一边听Z君讲他在美国酒店遇到的事,一边欣赏和昨晚差不多的风景。

(五月十九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