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9月,巴顿在父母、姨妈和妹妹的陪同下第一次离开了家乡,踏上了东去的列车。
此时巴顿已经年满17岁了,身高1.8米,身材细长,表情严肃,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样子。
小巴顿现在有点紧张,但是他一直在念叨爸爸临行时的话,巴顿家族没有胆小鬼。
同时,小巴顿也从父亲的教导中得到了力量,他深知,无论如何,绝不能辱没自己的血统。
有趣的是,临行前巴顿在到裁缝店做制服时意外地发现:他的制服尺寸无论在高度、肩宽,还是在腰围、胸围上跟祖父、父亲从前的军校制服都惊人的一致。巴顿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有祖辈们保佑,自己必将吉星高照。
几天以后,巴顿来到学校报到。刚下马车他就发现,门廊里几个姑娘不屑一顾地看着他,其中一个还尖叫道:“瞧!来了一个小老鼠。”
老鼠是当时对一年级新生的蔑称,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可以说充满畏惧,所以被非常形象地称为老鼠。
在军校里,各年级学员之间颇有“等级森严”的味道。在平常的训练中,一般是高年级学员指挥低年级学员。
高年级学员常以老资格自居,殴打、辱骂等欺负低年级学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久,父母和妹妹离校返家了,但疼爱他的姨妈安妮却继续留在莱克星顿,帮助他克服思乡病。
实际上,安妮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想方设法给巴顿以家庭温暖,使他不致感到孤独,并激发他的进取心。
入校初期,巴顿的老毛病仍时常作怪。
由于经常误解校方通报上的字意,他不断出错,甚至闹出了笑话。他只好把满腔的烦恼都倾诉在给爸爸的信中。
父亲在回信中告诫他要尝试阅读各种字迹的文稿,要搞懂单词的每个字母直至理解整段文字。
父亲还重提以前对儿子的忠告:“对高年级学员要有礼貌,但只在同年级学员中交朋友,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其次才是学好文化课。”
巴顿严格按照父亲的教诲进行学习生活,果然大有起色,到圣诞节前夕,他的成绩和表现就都非常良好了,还赢得了许多朋友。
巴顿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严格遵守军容风纪和日常生活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一切规章制度,不久就被评为内务整洁、着装规范和军姿优美的标兵,很受教官和同学们喜爱。
课余时间,小巴顿也搞一点恶作剧,借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巴顿还是班上第一个被吸收为秘密的兄弟会会员的人,虽然他从内心并不愿这样做,但不得不顺其自然,因为这意味着他已经被高年级同学同等看待了。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南方特色、同学之间情深意笃和安妮姨妈的体贴照顾,使他在这里从没有感受到孤独的滋味。
尽管如此,他还是念念不忘上西点军校学习的事,每次给父亲写信都提醒他催促那位参议员,他早就下定决心,来这学习,只是为进西点军校做准备。
那个巴特先生最终确定,进行一次考试,时间是1904年1月,地点在洛杉矶。
巴顿的父亲由于担心儿子千里迢迢跑到洛杉矶进行考试,可能会影响成绩,所以希望巴特先生同意让自己儿子在华盛顿巴特参议员的办公室考试。
但是,巴特参议员不同意,巴顿只好匆匆去了洛杉矶。
巴顿在去洛杉矶的途中,丝毫不敢放松,抓紧点滴时间复习功课。他终于按时赶到了考场,参加了考试。
考完试后,巴顿感觉还不错,但是他一天也没有在洛杉矶停留,又匆忙回校上课了。
当时共有12个人参加了考试,不久洛杉矶地方报纸上登出了前三名,巴顿榜上有名。
父亲的朋友纷纷给巴特去信,为巴顿游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巴特最终决定推荐这位民主党人的儿子。
得到这个消息后,小巴顿的父亲激动极了,马上打电报给儿子,向他表示祝贺,全家人都欣喜若狂。
第二天上午,父亲坐下来给儿子写了一封洋洋万言的长信,抒发他对这件事的感受和对巴顿的殷切希望。
父亲对小巴顿说,虽然巴顿即将与家人分开,但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一个人在世界上最强烈渴望做的事,便是最适合于他做的事。
梦寐以求的西点梦终于实现了。巴顿兴奋得不可抑制,同学们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巴顿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一年中也可谓硕果累累,不仅进一步坚定了献身于军队的思想,身体和心理都进一步成熟了,而且还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与同辈人进行竞争,从而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由于顽强锻炼,努力学习,巴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被告知,如果第二学年继续在该校学习的话,他将被提拔为第一下士,这是二年级学生中唯一的最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