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播(发布)四项原则:
1、广告发布以高到达率为指归,要使广告最大限度地覆盖目标消费者。广告传播要多管齐下,善于使用媒体组合。
2、广告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众。
品牌的建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广告密集轰炸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心理逆向反应。
消费者对广告也有不应期。同一时段广告重复率不宜过高。
3、广告发布要善于搭“顺风车”,争取“高瞻目率”。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时刻(如春节晚会、奥运会、世界杯、奥斯卡颁奖礼等)会使受众爱屋及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4、制造“事件性广告”,可使产品成为“善意话题”,造成“满城争说”的效果。通过影响新闻媒介影响消费者。
肥皂剧(Soap Opera)广告插播法则:
在电视剧广告中插播广告时,要安排在紧贴电视剧开播正数第一怎么条或倒数第一条的广告。
早在20世60年代,纽约自来水公司的职员发现每天晚上特定的一些时间,纽约自来水用水量会激增,后经调查,原来这是电视剧插播广告的时间,观众纷纷上洗手间,抽水马桶冲水量大增。
广告统一性法则:
广告必须一致、清晰、持续。一致的广告,清晰的诉求,持续的战略,才能形成品牌积累。
预先占有法则(Preemptive Strategy):
20世纪初,美国广告专家克劳德·霍普金提出了“预先占用权”理论:
“如果是谁提出了一个可能是该行业非常普遍的产品特征或产品质量,半并首先声称拥有它,那么谁就占有了它。”
从商品的生产、特质或消费中找出一个利益基点,然后先行宣布占有,如同自我标榜。这是卖点产生的方法之一,比如乐百氏的“27层过滤”(其他纯净水未尝不是):
农夫山泉“有点甜”(其实所有水喝起来都不会苦,典型的心理暗示);
日本麒麟啤酒找到的卖点是“只萃取最单纯的第一道麦汁酿造而成”。(大概任何啤酒都不会反复使用大麦汗;但麒麟却先占先得。)
麒麟啤酒创意的整体概念是:
“在我们身边,人、事、地、物、最单纯的地方,其实蕴含着无尽的感动,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就如同麒麟一番榨啤酒,只萃取最单纯的第一道麦汗酿造而成,其味无穷。”
霍普金斯为施力滋牌啤酒创意的广告声称:其每滴啤酒都是经过特别的过滤装置过滤过,还有另一个给空瓶消毒程序。其实,这是啤酒业的规范作法。但施力滋啤酒声称在先,如果其他品牌再模仿有拾人牙之嫌,从而失去了这一卖点。
氰胺公司孕妇保健药宝纳多最先打出“一人吃两人补”的标题,其实任何孕妇保健药都有这种功能,可是宝纳多最先打出。那么和它竞争的同类品,就被视为次等商品(Me-too product)。例如市面上所销售的药品、航空公司等,商品功能无大差异时,此法最为重要。本战略最有趣之点,乃某品牌最先打出某一特长,其他品牌则忌讳打出同样的特长。
爱力大奶粉在台湾推销时,打出“不含蔗糖”的旗号,在婴儿奶粉市场里,另辟一片天地。但事实上,许多较大婴儿奶粉均不含蔗糖,只是爱力大先发制人,让消费者相信它不含蔗糖,不会让小宝宝的乳牙蛀掉,而忽略了其他品牌是否含有蔗糖。
某国产啤酒也可以声称自己只使用德国进口啤酒花:实际上中国大部分啤酒花都要进口。中国有句俗语:头汤面,二道茶。说的是泡茶要第二道,茶味才最醇香。如果哪家茶饮料宣称自己只卖二道茶,也会成为独特卖点。
广告切忌幸灾乐祸
西谚有云:“不要往他人的伤口撒盐”。
广告进行情感诉求时,应避免利用他人的悲伤、灾难来做广告。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车祸丧身,人们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气来,在这节骨眼上,瑞典富豪(VOLVO)汽车的澳门分销商却不甘寂寞,乘虚而入,借戴安娜这张王牌打起了广告主意。
富豪(VOLVO)是瑞典名车,造型厚重有余而灵巧不足,其品牌无论积淀还是含金量都无法与奔驰相比。但富豪多年来以车身牢固、防侧撞、安全为广告诉求,在广告中声称“分别赢取欧美各地共七项安全大奖”,“欧洲新车评估最安全系列”。
富豪甚至在广告中提出这样的口号,自从VOLVO问世以来,尚无人因乘坐VOLVO在车祸中丧生。
这一诉求简单直接但也最冒风险——万一有人坐VOLVO给撞死,如何收拾?但也最打动人心——谁都最爱生命。
敢于冒险可能是富豪的性恪。
在戴安娜的死因还没有弄出个子丑寅卯来的时候,VOLVO澳门分销商竟在澳门日报上打出了广告,醒目地刊登了戴安娜微笑的照片,大标题是:“富贵如浮云,生命价更高”。
广告中说:“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具价值和值得珍惜,因为没有生命,一切都会随风而逝……”
广告中也印有“VOLVO富豪汽车向热爱和平及推动人道精神的威尔斯王妃戴安娜致敬”的字句。
VOLVO的分销商想告诉人们的是:假如戴安娜乘坐的是VOLVO,而不是奔驰,或许还有生还的机会,要买就买VOLVO吧。
令人困惑的是,深受牵连的奔驰(BENZ)公司却意外地保持了深默。
奔驰车素以车身坚固著称,S280是奔驰车中的豪华系列房车,与S600的底盘相同,即使高速碰撞,也不会翻转。
然而,全世界的观众看到的却是一堆撞得散了架的废铁,奔驰车的气囊也没有全部弹出。据说,当时车速高达190公里/小时,可被撞的石柱却安然无恙。
全球至少有25亿人通过电视、报纸了解了这次车祸,也知道戴安娜坐的是奔驰车,对于奔驰汽车公司来说,这同样是一场灾难。其严重后果,在今后若干年会逐步渐显示出来,它将大大抵消奔驰车的广告作用,直接影响奔驰车今后在全球的销量。
这一点,奔驰汽车公司不会想不到,也不应该想不到。
更有趣的是,有人要花100万美金欲购买戴安娜奔驰车的残骸,向全世界展览的消息,也令德国人无动于衷。
奔驰汽车公司发言人对戴安娜死于谋杀的新闻不愿置评,只是笼统地说:这是一场灾难性的车祸。
奔驰车此举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还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手足无措了呢?
当空难发生时,用调查结果向人们尽快说明,空难不是由于飞机质量造成的,这在飞机制造公司的《危机管理手册》中都有详细的指引。
然而,奔驰汽车公司却在这场严峻的危机中,对调查戴安娜的死因没有任何积及参与的表示。
难道奔驰车想在沉默中坐以待毙?
一边是富豪乘虚蹈隙,粉墨登场。
一边是奔驰信奉沉默是金,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