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6836800000015

第15章 让孩子自己“走路” (1)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会相同,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都终究不能替代他们去走他们的人生之路。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能够独立走他们自己的路。

现在的许多父母,爱孩子爱到盲目的地步,不懂得放手,不舍得放手,唯恐自己一时照顾不到,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不舍得放手,所以几乎承包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上学,接送,生活,全靠父母打理。这些孩子往往适应能力差,离开父母就不会生活,甚至对生活中偶然出现的一点小事情也会束手无策。

而只有成绩优秀却没有综合素质的孩子现在比比皆是,他们患着一个共同的病:现代软骨病。而造成这种病的,就是父母给予孩子太多的溺爱。这些父母用他们的“爱”,遮蔽了孩子的一切自主能力,也造成孩子的严重“缺钙”。

有人进行过调查研究,在家庭氛围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成功的概率反而高得多。因为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孩子广泛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温床。

案例:

在2011年的高考场上,有一个特别的身影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特别的考生,身高只有1.2米。所谓特别,是因别人都是走着进入考场,而他却是跪着进入考场。他就是陕西省汉阴县蒲溪镇的李卫,一个普通但却命运坎坷的90后。三岁时,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他失去双腿,从此,他就永远不能再站立着行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心疼孩子的同时,心想,这孩子的一生也就这样了,能活下去就算是万幸了,重要的是让他从此快乐。因为不对孩子抱过高的希望,也就由着他自由发展。看到别的小朋友跑来跑去地玩,幼小的他自然不甘孤独,于是,他就用膝盖跪着走,追随着小朋友的身影。长到六岁,他看到小朋友们去上学,他也要去。没法走,他也是用膝盖跪着去。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走一路都有别人异样的眼光,小小的他又学会了承受,在各种目光下变得坦然。

上学期间,他迷上了画画,并且给自己定下目标,他要读美术大学,完成自己最喜欢的绘画课程。但是,命运对他不太公平,第一次高考他落榜了。于是,他又参加了2011年高考。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即使今年仍旧落榜,我也不会放弃,我会继续考下去,直到圆了我的梦想。”

乐观而坚强的李卫还对记者说:“我的家庭很清贫,但我并不希望接受太多的来自社会的关爱。我总感觉别人给予得太多的话,就会让我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这些年,虽然自己一直跪走很辛苦,但自己很快乐。除了学习,自己还能帮妈妈做家务,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为父母分担家事。”

在李卫的故事中,他的父母并没有为他安排该如何走如何走,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非常丰富。

案例: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有一双出色的儿女。儿子刘轩,已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了四本书。女儿刘倚帆,14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奖。两个儿女皆成才,刘墉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刘墉说:“想让孩子们成才,唯一一点,让他们自己走路。”

在刘墉看来,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为他包办一切,而是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亲身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在刘轩很小的时候,刘墉就规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衣服脏了,自己动手洗;父母不在家,饭要自己做。因此,刘轩很早就能够自己做饭,甚至烧得一手好菜,这让很多自诩独立的美国孩子都自愧不如。

不仅如此,刘墉还让刘轩利用假期去外面打工挣钱。有一年暑假,本想在家享受的刘轩硬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找了一份擦车的工作。冒着酷暑,穿着宽大的工作服,汗流浃背地清洗车子,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才挣了25美元。攥着薄薄的几张票子,刘轩真切地感觉到挣钱如此艰难,而在平时,这些钱仅仅够他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吃冰淇淋。暑期打工不仅让刘轩彻底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也带给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他开始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刘墉说:“谁也不是救世主,一切都得自己来打拼,作为父母,在女儿的成长中,我尽可能地放开手脚,让她自己管自己,做父母的偶尔指点一二就行。比如夜里两三点了,女儿还在洗澡、听音乐,我提醒了一遍,便不管了。第二天,女儿哈欠连天去上课,自然就会意识到生活有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因为今天我们走过的路,未必是孩子明天要走的路。别害怕孩子们会犯错。错,也是一种收获,而有了这一次的错,他下一回不再会犯同样的错。

说句白话:我们教育孩子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吃苦?为了让自己有点事做?还是为了陪他到11点钟才睡?这些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教育孩子就是想让他快乐一生,成为一个坚强而幸福的人。

父母舍得放开手,就会发现,其实孩子走得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放养的孩子更健康

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健康、自信、向上的孩子?答案是:学会放养你的孩子。

初听这话,许多父母甚至会吓一大跳,孩子放养,那岂不是放任自流?孩子那么小,他们什么都不懂、不会,这不是不负责任?或者等同于“放羊”?

其实,父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也小瞧了孩子的智商和能力。当你放养孩子时,孩子就没了依靠的感觉,他就会学着自己处理问题,这也正是培养孩子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好方法。而很多事例也证明,被放养的孩子,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要比那些被父母呵护在掌心的孩子高得多。

在河南南部的一个村子,这里80%的人都出去打工,村子里留守的几乎都是孩子和老人。当地的学校里,留守学生也占到全部学生的95%。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似乎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爱。于是,有一个记者来到这里进行考察、采访。他惊奇地发现,这里虽然非常贫穷,但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却让人吃惊。记者问一个打扮得清爽、干净的男孩子:是不是他的父母没去打工,所以他看上去比其他小朋友更清爽、干净?男孩不好意思地一笑,他说家中就自己一个人,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自己也没有爷爷、奶奶。

一个孩子,如何照顾自己?如何打理日常生活?这是记者们迫切想知道的。孩子说,因为没有父母早上叫自己起床,也没父母给做饭,所以自己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然后一边煮粥,一边早读;中午饭是在学校里吃的,所以不用自己做了;晚上回家,一边做饭,一边写作业,写完了作业,刚好饭已经做好。吃完了饭,也完成了作业,他就开始收拾家里的卫生,或者洗洗自己的衣服。父母没在家,他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